據外網 2022 年 12 月報道,世界首富已由美國人轉變為法國人,而這也是全球富豪榜上第一位來自歐洲的世界首富。他就是以近 1909 億美元的身家超過埃隆·馬斯克的新任首富貝爾納·阿爾諾(BernardArnault)。
那麼今天我們不妨來聊一聊這位低調內斂的法國男人是如何一步步成為世界首富的。
提及貝爾納·阿爾諾,大多數人都會覺得陌生,但是提到他的商業帝國你肯定有所了解,他就是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公司 LVMH 的執行長兼董事長,同時他也被譽為「時尚界的教皇」、「穿著 cashmere(羊毛衫)的狼」。
「 成長之路 」
1949 年,阿爾諾在法國魯貝出生,年少時期的阿爾諾生活優越,衣食無憂。他的父親經營著一家建築公司,在大學畢業後阿爾諾就順利進入了家族公司工作,可以稱得上是一名富二代。
阿爾諾的商業頭腦也在這時慢慢顯現,進入家族企業後他很快就意識到當時的法國建築業利潤低,且都是賺得一些辛苦錢,於是阿爾諾說服他的父親將家族企業轉向房地產,而這一正確的戰略也使他在家族企業中擁有一定地位。在阿爾諾 28歲時,他就已經成功繼承了家族企業成為了 CEO。
那麼本該繼續在家族企業深耕的阿爾諾又怎麼會搖身一變成為奢侈品帝國的掌門人呢?這就要從一次偶然的契機說起。
阿爾諾在美國開拓家族業務時,與一位計程車司機閒聊中提及了法國總統,那位司機對阿爾諾說道:我不認識法國總統,但我知道克里斯汀·迪奧(ChristianDior)。就是這一句話,使他意識到品牌與時尚的力量,也徹底點醒了阿爾諾的野心——打造一個奢侈品帝國。
ChristianDior 先生
讓我們回到1984年,此時Dior的母公司布薩克紡織品集團(Boussac)由於效益低下,正在出售。阿爾諾看準時機,在投行和法國政府的資金幫助下,傾注了自己幾乎所有的資產將布薩克收入囊中,得到了Dior的服裝業務,並以此開啟他奢侈品帝國的第一塊版圖。
DiorNewLook
當然,阿爾諾是位聰明的商人,他知道布薩克集團對他最有利的只有Dior,在收購了布薩克後,他賣掉了這個落魄集團,留下了有38年歷史的Dior和樂蓬馬歇百貨。經此一役後,阿爾諾對收購品牌的熱情持續高漲,野心勃勃的等待時機繼續擴大他的奢侈品帝國。
「 鳩占鵲巢 」
1987年,法國著名皮具品牌路易·威登(LouisVuitton)和法國葡萄酒品牌酩悅·軒尼詩(Moët Hennessy)為了防止被惡意收購,兩家企業商計合併,促成了LVMH集團,全名LouisVuitton MoëtHennessy(法國酩悅·軒尼詩-路易·威登集團)。
剛剛成立的 LVMH 集團由於兩家企業都勢均力敵,他們仍然保持自己的獨立運作,僅僅只是將兩家企業的名字相結合,以至於他們內部之間存在著諸多矛盾。此時 LV 擁有 21%的股權,MH 則擁有 14%的股權。
為了保持住自己在集團中的決定權,當時MH(酩悅·軒尼詩)拉攏了另一個酒廠吉尼斯集團入股,讓其收購20%多的LVMH股份;而LV則找到Dior聯姻,想讓阿爾諾去收購LVMH25%的股份,以此增大自己在LVMH集團中的話事權,而這恰恰給手握Dior的阿爾諾提供了又一個契機。
前面提到1984年阿爾諾收購了Dior,但這並不是Dior的全部業務,而僅僅只是服裝板塊。此時Dior的香水業務正是在LVMH旗下,阿爾諾這位老謀深算的商人豈會放過此次機會。但是出人意料的是,阿爾諾深思熟慮後,竟然拋棄 LV,轉身投向了 MH 的陣營成為MH 和吉尼斯的合伙人。
隨後,在當時兩方陣營之爭,法國股票市場崩盤的背景下,LVMH 集團股價暴跌,阿爾諾持續收購股份,就此一躍成為 LVMH 集團的最大股東,直接占股 44%。
最終,在阿爾諾 40多歲時,他就以其高超的商業天賦和精於低價收購之道鳩占鵲巢,從老牌望族手中奪走了 LVMH,也是在這個時候,LV 和 MH才真正的合併在一起,阿爾諾也成為了 LVMH集團的掌門人。
「 瘋狂收購 」
在此之後,阿爾諾在奢侈品界大規模收購兼并,網羅了大量的奢侈品品牌,已經成為令人聞風喪膽的「貪吃蛇」,也使得LVMH成為全球奢侈品巨頭。
他沿襲了收購布薩克集團時的收購手法,即在經濟陷入低谷或公司處於困境時將其收入囊中。他將品牌低價買入後又適度以高價賣出,保持其高收益率,並且重新更換品牌的設計師,使得品牌煥發生機。
近幾年,LVMH將目光瞄準年輕市場,著力提升其硬奢的競爭力。2011 年,LVMH斥資近50億美元收購義大利珠寶商BVLGARI(寶格麗)。2021年1月,LVMH以158億美元收購TIFFANY&CO.珠寶品牌,在此之前,珠寶腕錶領域一直是LVMH較為薄弱的一環,LVMH併購完Tiffany後,已然超過以硬奢著稱的歷峰集團成為全球第一大「珠寶」集團。並且在被LVMH收購後,TIFFANY&CO.業績創下高級珠寶收入翻番的巨大成功。
TIFFANY&CO.
同年7月,LVMH收購了成立於2013年的年輕潮牌Off-White60%的股權,擴大了集團在年輕階層的影響力,Off-White品牌的多元化發展也為LVMH注入了新的活力。
Off-White
但是阿爾諾的收購之路也並非是一帆風順的。1999年,阿爾諾想以最小的代價控制GUCCI,他斥資14億收購了GUCCI34.4%的股份,成為GUCCI最大股東,以期從中獲得可觀的利潤。但是處處受限的GUCCI不樂意了,他想讓LVMH直接將其全盤收購,精明的阿爾諾秉持著商人一貫的狡猾拒絕了GUCCI的要求。
阿爾諾的拒絕收購觸發了Gucci的反惡意收購機制——毒丸計劃。一番操作下,阿爾諾手中的股份就被稀釋成20%。這回「偷雞不成蝕把米」,GUCCI最終落入到LVMH的主要競爭對手、奢侈品集團開雲的手中,阿爾諾發現收購不成,也將自己所擁有的20%股份一併賣給了開雲集團。此次GUCCI收購案的失敗也是阿爾諾擴大其商業帝國過程中的第一次「滑鐵盧」。
GUCCI2023 秋季男裝系列
時間來到 2009 年,阿爾諾在這時迎來了更大的失敗。這年他試圖收購愛馬仕(HERMES),悄悄在市場中買下了HERMES 4.92%的股份,隨後在2010年又再次收穫了17%的股份,成為了除愛馬仕家族以外的最大股東。
HERMES 是一個老牌家族企業,雖然家族股權占比高,但是每個成員手中的股權都不超過5%。為了抵禦外敵,各家族成員組成了HERMES家族整合了他們的股份,總體占有50.2%的股份,並且這些股份在 20 年內都無法交易,以絕對力量控制 HERMES 來壓制阿爾諾的進攻。至此,阿爾諾企圖收購 HERMES 也以失敗告終,這對他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HERMES2023 冬季男裝
「 商業帝國 」
阿爾諾從來不做虧本買賣,據LVMH集團2022年財報顯示,LVMH去年銷售額同比增長23%,達到了791.8億歐元,創歷史新高,其凈利潤也增長了17%至141億歐元,LVMH集團還蟬聯了2022年最具實力的奢侈品集團。其中,LouisVuitton 品牌營收首次突破200億歐元。
現如今,LVMH 集團成為歐洲最大的上市公司,市值將近四千億。當然,阿爾諾並非盲目收購,對於集團核心領域的品牌,他必定竭盡所能拿下,並且對於處在集團涉獵範圍邊緣的品牌,LVMH 也會不斷向外延伸。正因如此,LVMH 的多元化戰略使得其具有抗擊市場波動風險的能力。
截至目前,LVMH 旗下已有75 個品牌矩陣,主要業務包括六個領域:
葡萄酒與烈酒(Hennessy、CapeMentelle、Belvedere等)
時裝與皮革製品(LOUISVUITTON、DIOR、LOEWE、CELINE、FENDI、GIVENCHY等)
香水與化妝品(MAKEUPFOREVER、FENTYBEAUTYBYRIHANNA等)
腕錶與珠寶(BVLGARI、REPOSSI、TIFFANY&CO.等)
精品零售(SEPHORA、GALLERIA等)
藝術與生活方式(《藝術知識》、《巴黎人報》等)
DIOR、LOEWE、CELINE、FENDI 選擇新生代偶像代言
像LOUISVUITTON(成立於1854年)、DIOR(成立於1947年)、LOEWE(成立於1846年)、CELINE(成立於1945年)、FENDI(成立於1925年)、BVLGARI(成立於1884年)等,這些奢侈品品牌歷史底蘊深厚,本就具有各自獨特的品牌故事、精湛工藝,被LVMH收購後更加大放光彩,並且 LVMH 善於利用新生代偶像代言,成功俘獲大批粉絲,使這些品牌愈發年輕化。
如果說這些奢侈品品牌還是離我們有一定距離,那麼 SEPHORA(絲芙蘭)、DFS(全球免稅店)這些零售商店就涉及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了。2022年,絲芙蘭以創紀錄的銷售額和利潤實現了「有史以來最強勁的一年」,DFS則贏得了中國重慶江北國際機場國內航站樓的時裝、珠寶和手錶特許經營權。
阿爾諾之所以能夠將 LVMH打造成世界奢侈品霸主,還得歸功於他敏銳的藝術細胞。他不僅幫助 LVMH旗下的奢侈品品牌塑造形象,還善於大膽發掘年輕又有想法的設計師。
1987年,阿爾諾任命義大利設計師奇安弗蘭科·弗雷(GianfrancoFerre)接任Dior的設計工作,弗雷將義大利的熱情奔放與法國的優雅浪漫融為一體,為Dior帶來別樣奢華又不失優雅的魅力。
隨後1996年10月,LVMH宣布約翰·加利亞諾(JohnGalliano)執掌Dior,在「海盜爺」Galliano的創造下,Dior秀中的每一位女性形象都帶著致命的誘惑,他帶領著Dior隨著時代一起走向了千禧年的新紀元,我個人也是非常喜歡海盜爺時期的Dior。
2012年拉夫·西蒙(RafSimons)正式擔任Dior創意總監,在他手下的Dior走向了一個更年輕、更簡潔的時代,他以極簡的手法使奢華不落俗套。
在我看來,LVMH 的成功,離不開阿爾諾的獨具慧眼。在他的任命下,LVMH 旗下的品牌與設計師都迎來了他們全新的發展機遇,他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這些頂級設計師得以實現其自身價值並載入史冊。
「勤奮幾乎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產婆」,雖然阿爾諾的五個孩子都已在LVMH集團旗下品牌中擔任高管,但是 1949 年出生的阿爾諾似乎並沒有退休計劃。從 LVMH2022 年發布的一份文件上看,集團執行長的年齡限制從 75 歲調整到 80 歲,此舉將允許阿爾諾繼續掌舵這家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集團。
阿爾諾的五個子女
可以說,阿爾諾成就了 LVMH的奢侈品霸主地位,而 LVMH也使得阿爾諾成為了全球奢侈品掌門人。《財富》雜誌曾經評價阿爾諾為:「時尚圈最會投資的商人,投資圈最懂時尚的潮人。「在深不可測的資本市場中,阿爾諾仍然保有著法國人對待藝術的追求,他的歐洲血統讓他在財富管理上別具優勢,他促使時尚與商業的有機結合,可謂名副其實的奢侈品之王。
我們今天回顧阿爾諾的收購、併購,好像就是他不斷地以資本逐利的手段在「弱肉強食」,但是究其本質,其實是阿爾諾抓住了奢侈品的內涵以及人性的本質。我們購買奢侈品,真正需要的並不僅僅是它的物質層面,或者說實用價值,而更多的是一種精神、情緒的滿足。
資本正是通過商業化的手段讓消費者為品牌背後精神層面的追求買單,我們花費高昂的價格看似買下了一個奢侈品,其實我們買到的不過是品牌向我們輸出的優越感。
在消費主義盛行的時代下,奢侈品作為符號價值上最為」貴重「的那部分消費品,常常會操控人的慾望、追求和人際關係。如果人的自我價值只有在消費中得到滿足,這將使得我們活在被限制的「自由」中,而失去了真正的自由。奢侈終歸是表象,人的成長與自由才應該畢生追求。那麼你對於奢侈品的定義又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