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社會的過渡時期,民國產生了無數中西合璧的大師。而在這些人之中,就有著名的文學家郭沫若。在當時的舊時代,父母做主結婚屬於常事,郭沫若自然也是不能免俗。郭沫若年紀輕輕,就被父母安排跟張瓊華結婚。
沒有想到的是,這位妻子屬於相當純粹的封建女子,不僅相貌平平,還裹著郭沫若難以接受的小腳。在這種極度的失望下,郭沫若新婚之夜就沒有跟她睡在一起,而是選擇了在門口坐著。
結婚五天之後,郭沫若就逃出了自己的家門前往日本。郭沫若算是輕鬆了,抵達日本四年之後就在日本娶妻生子,雖然說事實上,他跟張瓊華事實上並沒有離婚。
雖然說跟郭沫若沒有夫妻之實,而結婚五天之後郭沫若就一走了之。但是張瓊華仍然把郭沫若當作自己的丈夫,仍然選擇留在了郭家,做郭沫若有名無實的妻子。
在日本生活二十多年之後,抗日戰爭爆發。郭沫若馬上就放棄了自己在日本的妻子女兒回國,並且在回國的第二年就另外跟於立群結婚。
於立群出身於當地的名門。她不僅年輕漂亮,而且出身於上海電影學校。早年還是上海有名的電影明星,不論是氣質還是容貌都相當的上乘。最重要的是於立群的文化素養相當高,寫得一手好字,各方面都跟郭沫若比較般配。
但是,其實最開始郭沫若喜歡的其實是她的姐姐。可是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於立群姐姐去世的比較早。在這種情況下,郭沫若最終把自己的感情轉移到了於立群的身上。郭沫若回國的第二年,就跟於立群走到了一起。
在兩個人結婚之後,於立群成為了所有人心目之中貨真價實的郭夫人。兩個人的婚姻生活相當幸福美滿,看上就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兒,後來更是由周恩來總理親自補辦了婚禮。
郭沫若過的春風得意,但是張瓊華卻在郭沫若的老家過著活寡的生活。在當時的封建女子看來,既然自己已經跟郭沫若結婚,自然要恪守所謂的婦道。在郭沫若離開家的時間之中,張瓊華不光沒有想過離開郭家,甚至在郭家盡職盡責的操持著,希望有朝一日郭沫若可以回來。
張瓊華在後面的確等到了回來的郭沫若,可惜回來的時候郭沫若已經成為了於立群的丈夫。郭沫若回家之後,發現自己的家庭被張瓊華操持的井井有條,房間甚至跟自己走的時候幾乎是一模一樣。
張瓊華對郭家的付出感動了郭沫若,但是她的情況並沒有發生任何的變化。郭沫若僅僅對張瓊華鞠躬表示了一下自己的愧疚而已。在隨後的日子之中,郭沫若回家的日子仍然是屈指可數。
到最後,就連郭沫若的日本妻子得到了來自於國家的關照。可是,為了郭沫若幾乎付出一生張瓊華卻是一無所得。在這種情況吸收,張瓊華為郭沫若奉獻了自己的一生,到最後卻只是為了所謂的忠貞,足足守活寡了68年,最後只是得到了來自於郭沫若的一個道歉。
害了張瓊華一生的,其實並不是郭沫若,更不是她自己,而是當時的社會。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張瓊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去維護自己的權力,只知道盲目的順從著那錯誤的封建思想,最終在一個她不可能得到的男人身上浪費了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