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會議時:毛主席為什麼戴小盔帽,這頂帽子從何而來

2024-07-09   歷史兩張臉

一身新衣,端的是尊重;一句囑託,顯的是關心;一頂小帽,透的是真情。眾所周知,在這個世界上,除了親情,愛情之外,還有一種最重要的就是友情,而在友情之中,最濃厚的就是革命戰友情。他除了有友情的真摯之外,其中更含著經過生命洗禮而結下的生死之交的情誼,這是一種不言而喻的默契,是一種生死相通的情誼,而如今存在南京江寧博物館裡面的一頂小盔帽正是一份革命戰友情的見證。這頂小盔帽,代表著周總理與毛主席之間深厚的情誼,也代表著領導人為了建設新中國追求和平的決心。

在經歷了十四年抗戰以後,經過艱苦卓絕的戰爭,四萬萬中國人民的浴血奮戰頑強抵抗,作為戰敗國的日軍在各方勢力的重壓之下,終於在1945年8月15日向全世界宣告無條件投降,這一振奮人心的消息出來,舉國歡慶。但是隨之而來的問題也著實令人頭疼,作為當時國內領導者的兩個黨派,以毛澤東為領導中國共產黨和以蔣介石為代表的中國國民黨雖然不久前才一起攜手抗日,但是二者的關係其實大家心知肚明,可謂是水火不容,蔣介石集團妄想統治全中國,消滅共產黨,因此早在簽訂投降協議的時候就開始要求日本人只能向中國國民黨投降,狼子野心由此可見一般。但是作為人民的領導者的中國共產黨缺一心想恢復和平,實現新中國真正的發展。為了避免內戰,爭取兩黨之間的和平,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政府在1945年的八月底開始了為期43天的和平談判,這場談判被稱為重慶談判。

中國共產黨一心為了人民,不希望再有戰爭,不希望生活在苦難中的百姓,再因為戰亂而受苦,也不希望同胞們之間自相殘殺,這是對國家利益的維護,這是對全國人民安全的維護,因此,中共中央要在作出決議之後決定接受國民黨政府的邀請答應蔣介石的請求,與國民黨政府進行和平談判。1945年八月底,中國共產黨內部選擇毛主席,周恩來,王若飛等人前往重慶與國民党進行重慶談判,協商新的協議,為避免內戰爭取和平而做出努力。在當時的情況之下,這一決議無異於在一個平靜的湖面投入了一塊巨大的石頭,眾所周知國民黨政府狼子野心,心懷不軌,對於中國共產黨一心想要滅滅亡,獨自統治中國,但是中國共產黨,政府為了維護國家的發展,人民的安全與幸福,毅然決然的答應了這一請求。這一決定在中外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沒有人不知道這個協議,其實更像是一場鴻門宴,專門為毛主席的人所開,中國共產黨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只不過是為了尋求和平以毛主席為核心的談判團隊,更是為了這次重慶談判做了十分充足的準備,即使覺得談判可能會失敗,但是為了全中國人民的幸福,他們還是準備爭取這一絲的可能,決定與國民黨政府進行談判,以換取全中國的和平,結束內戰。在這樣的背景下,周恩來與毛澤東做了很多的準備,為了向國民政府表達中國共產黨的誠意,一向不修邊幅的毛主席還特地準備好好收拾整頓一番,希望以一個最好的姿態去面對這場談判。

毛主席一向是一個不修邊幅的人,在延安的時候,他經常穿著破破爛爛的襯衫,帶著補丁的外套處理工作,對於他來說,衣服這些事情不過是身外之事,全中國人民的幸福才是大事,為了改造毛澤東的形象,這個艱巨的任務就交給了一直以來和毛主席形影不離的戰友周恩來總理的頭上,周恩來總理和毛主席的關係是從很多年以前就已經深刻結下的幾十年的戰爭以來,兩個人並肩作戰,歷經風雨,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兩人更像是親兄弟一般,這種如同兄弟般的革命友誼,也決定了兩個人之間惺惺相惜,互相照顧。

而在毛主席去重慶談判時的著裝打扮上,周恩來總理也很是下了一番心思,他讓毛主席換掉在延安窯洞時穿的破舊的襯衫,取而代之的是一件嶄新的白綢襯衫,脫下了那些帶有補丁的外套,穿上了一條嶄新的灰藍色中山裝,脫掉了手工的布鞋,穿上了一雙蹭亮的黑皮鞋,而這時他覺得毛主席所戴的俄式禮帽有一些小,不太符合他的身份,於是他從自己的家裡拿來了一頂巴拿馬盔式帽給毛主席戴上,這樣的著裝打扮,深刻的體現了中央政府對於國民黨政府提出的重慶談判的看重,隨後,一行人乘坐飛機來到了重慶飛機場,正式前往重慶參加重慶談判。這頂小盔帽後來出現在了1945年的報紙上,當時周恩來總理與毛主席一同在重慶機場下飛機,毛主席正是帶著這點就來所贈送的小盔帽向大家揮手致意,並且做了一個簡單的書面談話,表達了黨中央對於此次談判的一個決心和誠意。

其實在毛澤東決定前往重慶之後遭到了許多阻礙,但是周恩來卻十分支持他的決定並且堅持要一起陪同,其實兩個人心裡都十分清楚,這次前往重慶的談判,恐怕是凶多吉少,十有八九就會遭到敵人的暗算,因此,毛澤東在去之前更是交代,如果說自己重慶發生什麼不測,就讓劉少奇同志來代替他在黨中央的位置。作為陪同的周恩來總理,為了能夠保護毛主席的安全,在很多方面下了很多工作,在8月25晚上,黨中央作出前往重慶的決定之後,周恩來總理在會議結束後立即給重慶八路軍辦事處發電報告訴他們,要在毛主席在重慶談判期間做好一切準備工作,時刻保護毛主席的衣食住行以及生命安全。當毛主席住進桂園之後,周恩來總理仍舊擔心安全問題,在毛主席所住房子的所有角落中一一仔細排查,絲毫不敢懈怠,並且親自安排警衛人員保衛,為了保護毛主席的生命安全,做出了非常精細的布置。並且更是增加了額外的警衛員來保護毛主席的安全,安排幹部們輪流在室外的高地上放哨,並且特別交代警衛人員,無論任何情況下都要以保護毛主席的安全為第一命令。

在重慶談判的40多天內,周恩來與毛澤東形影不離朝夕相處,除了必要的時候,絕不離開他半步,就算是參加活動,也是永遠走在毛主席的前面,充當他的貼身警衛。在吃飯宴席的時候,為了防止有人在菜里下毒,周恩來總理總是先親自以身試毒,覺得食物沒有問題之後才會讓毛主席去食用。而且周恩來總理深知毛主席酒量不行,因此,在重慶談判期間,所有宴會之間的酒水大多都由周恩來為毛澤東擋酒,經常喝了一杯又一杯。這一舉一動無不體現著周恩來總理對於毛主席生命安全的看重,以及兩人之間的情深義重。

在經歷一輪又一輪的談判之後,國共雙方終於擬定協議,在基本方面已經達成了共識。為了能夠安全無誤的回到延安,周恩來總理更是從中多次斡旋,做了萬全的準備。當1945年10月11日,毛澤東乘坐飛機順利抵達延安之後,忙碌了幾天幾夜的周恩來才終於安心下來,忙碌了幾天幾夜的他才肯去休息。他的所作所為不僅僅是對於一個領導人的關注,更多的是對於毛主席他們倆之間的革命友誼,兩人之間,並肩作戰,友誼深厚,一直以來把毛主席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來做,時時刻刻不敢放鬆。

有小盔帽在場的重慶談判終於結束,雖然在重慶談判簽訂的雙十協定不久之後就被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黨政府所撕毀,並且開始了長達4年的內戰,但是毛澤東等人當時前往重慶談判,這一舉動無一在當時極大的振奮了人心,向中國展示了共產黨的擔當與責任,贏得了更多的民心。而作為參與者的小盔帽,更是見證了這一偉大的歷史事件,它不僅標誌著中國共產黨建立新中國的不易,更標誌著周恩來總理與毛主席之間深切的革命友誼,濃濃的戰友情懷,蘊含著兩人之間的感情,而這頂帽子在周恩來總理送給毛主席之後,後來又再一次出現在了南京談判的談判桌上,周恩來總理在南京進行南京的談判,也同樣的帶了這頂具有歷史見證意義的帽子,這頂帽子可謂是歷經風雨,是一代歷史的見證者。

勝利來之不易,如今的我們更要格外珍惜,現在這頂靜靜的躺在南京江寧博物館裡的小盔帽,是歷史的見證者,也告訴了我們要珍惜和平來之不易,也體現了毛主席與周恩來總理之間無可取代的戰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