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小方法,或能培養孩子的「財商」,讓他擁有金錢意識

2023-09-16     老張育兒

原標題:三個小方法,或能培養孩子的「財商」,讓他擁有金錢意識

「我家孩子,真的對錢一點概念都沒有,幾百塊的玩具隨便要。」

「你們還好,我家孩子直接把錢給別人,而且是主動給的。」

「現在孩子不知道怎麼了,買東西的時候眼睛都不眨,居然來了一句才一百多塊啊?」

很想問問父母們,你們家孩子,也有這樣的情況嗎?

對於金錢,他們沒有任何的概念,而且「大言不慚」,總覺得自己很有錢。幾百塊的東西,在他們眼裡可以隨便買。

真的不敢想,若是這些孩子長大了,他們真正體驗社會的疾苦,會不會還是這樣的心理呢?當然,最怕的是他們養成錯誤的金錢觀念,沒有機會體驗不同的人生。

縱觀現在的00後,大家的金錢意識,好像都很薄弱。說到底,還是因為他們從小被家人寵溺慣了,壓根不知道賺錢有多辛苦,更沒有好的理財觀念。

繼智商、情商之後,又出來一個新的詞,叫做「財商」。單聽名字就知道,它跟金錢有關係。

財商,到底是什麼呢?

簡單理解,財商就是金融智商。

在這個經濟能力決定上層建築的時代,財商對於孩子來說,至關重要。

善於理財的孩子,將來才能被「財」理,才能擁有幸福的生活。

而不善於理財的孩子,他們可能早早就過著入不敷出、拆東牆補西牆的生活。

確實,想讓孩子將來過得好,就得對金錢有明確的概念。只有早早培養他們的財商,才能讓孩子學會創造和管理財富,實現真正的自由。

在要不要從小培養孩子財商的問題上,父母的意見有分歧:

贊成派:跟其他的能力一樣,財商也需要從小培養,把金錢概念印刻在腦子裡。這樣的話,才能從小養成好的花錢習慣,不至於大手大腳,更不會鋪張浪費或超前消費。

反對派:真的沒必要,孩子現在又小,他們又不賺錢,沒必要從小就這麼「市儈」。等到長大了,自然就知道賺錢的重要性,等到被社會毒打之後,也就學會了如何理財。

父母的出發點不同,所以在想法方面有分歧,也是正常的。只不過,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還是想告訴大家:財商的培養,真的趕早不趕晚。

從孩子有自己的喜好,可以獨自選擇商品,或者開口要零花錢時,就意味著他們對物品和金錢,有了一定的概念。

這個時候,若是父母不主動引導和培養的話,就會讓孩子變成「幾百元玩具也不貴」的人,這一定不是父母想看到的吧?

所以說,趁著他們對金錢的意識還不夠明確,早一點開始培養。其實,孩子的財商很容易培養,重點就是看父母願不願意給他們機會。

三個方法,輕鬆培養孩子的財商

1、認識金錢,並且了解賺錢的過程

第一步,當然要從認識金錢開始。帶著孩子一起,拿著不同面值的紙幣,去商場選購不同的物品。這個過程,會讓孩子知道金錢可以帶來什麼。

當然,為了避免孩子大手大腳,一定要讓他們知道賺錢的過程。最好的辦法,就是趁機讓孩子參與勞動,然後賺錢,憑自己的能力去消費。

父母要記住一點:跟學習有關的事情,不能給孩子支付金錢報酬,因為學習本來就是他們分內的事情。

2、定期給零花錢,讓他們自行支配

直到現在,還有一些父母覺得:孩子「不配」有零花錢。

在這些父母看來,孩子喜歡的玩具、零食、文具,都會幫助他們購買,所以孩子壓根沒有用錢的地方。

可實際上,父母忘了一件事:所謂零花錢,就是平常零花用的,而不是買零食、玩具,更不是買文具。

定期給孩子零花錢,讓他們自由去支配,父母不用告訴他們怎麼花。相信花錢的過程,會讓孩子更加認識金錢。

3、學會記帳,明確金錢流向

當孩子有了零花錢之後,他們一定會迫不及待去消費,買各種自己喜歡的東西。

這個時候,引導孩子養成記帳的習慣,讓他們把每一筆支出都詳細的記錄下來。

說真的,這個習慣特別好,後期查看帳單的時候,會清楚每一筆錢去了哪裡,也能讓孩子再回顧一下自己的消費記錄。

慢慢的,他會在這些帳單里,區分什麼東西是必買品,什麼東西不用買。時間久了,孩子就能學會合理花錢的習慣。

不想讓孩子成為啃老族,不想讓他成為月光族,更不想讓他成為超前消費族。

這個時候,就需要著重培養他們的情商,父母趕緊行動起來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568d47190dfa4b962e746697f6d21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