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樓市又出重磅組合拳 「白名單」信貸增至4萬億

2024-10-18     第一財經

房地產市場迎來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

10月17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發布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財政部、自然資源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負責人介紹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有關情況。

自9月底中央定調「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以來,樓市利好政策頻出,各項配套措施也在不斷完善。發布會繼續透露稱,將通過貨幣化安置等方式,新增實施100萬套城中村改造和危舊房改造;將「白名單」項目的信貸規模增加到4萬億元;支持地方政府使用專項債券回收存量土地等。

業內普遍認為,這些舉措將有助於盤活存量,更好地保交樓,推動房地產市場築底。不過,隨著利好兌現,A股房地產板塊在前日大漲5.56%後當日轉跌6.31%,萬科A跌7.90%,港股內房股也大幅回落,龍湖集團跌近14%。

100萬套城中村改造拉動需求

上述五部門指導各地迅速行動,抓存量政策落實,抓增量政策出台,打出一套「組合拳」,推動市場止跌回穩。住建部部長倪虹表示,這套「組合拳」概括起來,就是四個取消、四個降低、兩個增加。

四個取消,就是充分賦予城市政府調控自主權,城市政府要因城施策,調整或取消各類購房的限制性措施。主要包括取消限購、取消限售、取消限價、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標準。

四個降低,就是降低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降了0.25個百分點;降低住房貸款的首付比例,統一一套、二套房貸最低首付比例到15%;降低存量貸款利率;降低「賣舊買新」換購住房的稅費負擔。通過落實這些已出台的政策,降低居民購房成本,減輕還貸壓力,支持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兩個增加」之一是,新增城中村改造和危舊房改造。倪虹公布,將通過貨幣化安置等方式,新增實施100萬套城中村住房改造和危舊房改造。

據有關調查,僅在全國35個大中城市,需要改造的城中村住房就有170萬套,加上其他城市,量還會更大。同時,全國城市需要改造的危舊房有50萬套。這次提出新增實施100萬套,主要是對條件比較成熟、通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可以提前乾的項目,同時採取貨幣化安置的方式,有利於群眾根據自己的意願和需要來選擇合適的房子。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認為,這是繼此前提出房地產三大工程(保障性住房規劃建設、城中村改造以及「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後,對「城中村」賦予的新使命。同時此次明確提及了貨幣化安置的方式,與2014年棚改模式有很大的相似性,預計「城中村」改造工作將成為消化住房庫存的重要動力。

同策研究院研究總監宋紅衛也認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政策對於核心城市影響較大,本次提及的改造規模較大,並明確採用貨幣化安置,這將會直接帶動核心城市樓市成交量的上升,量的上升會加快價格止跌回穩。

嚴躍進預計,此次貨幣化安置將以發放現金和房票的方式推進,按照目前各地推進的情況,房票的可能性更大,這也和近期「消化存量優化增量」的工作思路完全對接。

廣東省城鄉規劃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此次100萬套貨幣化安置,預計是拆遷戶拿著貨幣或房票到市場上選房,既有利於推進「城中村」改造,也有利於消化庫存。預計後續將全面盤活存量,直至庫存壓力消解,從而引導市場預期。

100萬套並不是最終改造規模。宋紅衛預計,這次政策將採取分步實施的方式,目前公布的量都是可實施的。當前的100萬套是35個城市的指標,後面還有299個地級市。

「白名單」信貸規模將超4萬億

房地產市場要止跌回穩,處理好「保交房」工作很關鍵。而房地產融資「白名單」機制,則在其中扮演著非常關鍵的「資金活水」角色。

野村證券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陸挺分析,房地產最關鍵的問題是「出清」。我國跟其他國家不同的地方在於,存在大量保交房問題,所以出清變得尤為重要。處理好保交房問題,不僅是政府和開發商履行責任的問題,還是重建市場對開發商和監管信心的重要一步。

「兩個增加」的另一個即是,年底前,將「白名單」項目的信貸規模增加到4萬億元。

金融監管總局副局長肖遠企在發布會上表示,今年年初,金融監管總局與住建部指導建立了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把合規房地產項目都納入「白名單」,推動金融機構增強對房地產項目白名單項目的融資的支持力度。下一步,要將商品住房項目貸款全部納入「白名單」,做到應進盡進、應貸盡貸,滿足項目合理融資需求。

與此同時,要優化貸款資金的撥付方式,做到「應早儘早」。今後,商業銀行和房地產項目公司在協商一致的情況下,可以將全部貸款提前發放給房地產公司開立的項目資金監管帳戶。

肖遠企介紹,截至10月16日,商業銀行已審批通過的房地產「白名單」項目貸款金額達到2.23萬億元,預計2024年底,「白名單」項目貸款審批通過金額將翻倍,超過4萬億元。

「白名單制度是當前房地產保交房工作中的重要抓手。對於房企而言,白名單制度和解決資金壓力有直接關係。此次白名單制度擴容,確保房地產保交房工作全面推進,將為後續購房信心增加動力,也可持續推進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止跌回穩。」嚴躍進表示。

李宇嘉稱,融資對接機制已經落地近兩年,此前存在的問題是,進入白名單的項目授信額度比較大,但審批和融資落地的規模小。此次新發布的規模翻了不止一倍,這意味著,不僅要擴大「白名單」覆蓋範圍,還要徹底打通從「白名單」到「融資落地」的堵點,加大問題項目修復力度,確保合規項目「應進盡進」「應貸盡貸」,為保交房提供堅實基礎,從而徹底修復居民信心。

專項債聚焦房地產堵點問題

當前,我國房地產市場面臨高庫存問題,盤活存量土地作為其中的關鍵,在現實中卻面臨開發難、轉讓難、政府回收難等問題,存量資產盤活易陷入僵局。

此前,財政部稱,支持地方政府使用專項債券回收符合條件的閒置存量土地,確有需要的地區也可以用於新增的土地儲備項目。央行提出,支持收購房企存量土地,在將部分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用於土地儲備基礎上,研究允許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貸款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市場化收購房企土地,必要時可以由人民銀行提供再貸款支持。

財政部部長助理宋其超在發布會上表示,財政部擬會同相關部門實施利用專項債收儲土地和收購存量商品房政策。這兩項政策聚焦房地產市場的堵點問題,既是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的重要舉措,也是擴大專項債支持範圍和用作項目資本金領域的重要內容,有利於促進土地市場的供需平衡,緩解地方政府和房地產企業的流動性和債務壓力,也有利於增加保障性住房來源,增進民生福祉。

在具體操作上,關於專項債用於土地儲備,主要是支持各地結合實際情況,與存量土地的業主企業合理確定收購價格,妥善處理回收存量土地涉及的債權債務關係,合理確定專項債券項目內容和地塊範圍,及時安排債券發行和支出,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和債券資金的使用效益。

支持專項債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這項政策主要是由地方自主決策、自願實施,遵循法治化原則,按照市場化運作,在確保項目融資收益平衡的基礎上,地方可安排專項債券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據天風證券測算,通過供給側收儲主動去庫存使廣義庫存去化周期回落至20個月以內,收儲面積需達5.5億平方米左右,所需資金體量約在2.7萬億元。天風證券認為,也不可高估土儲專項債的作用,土地出讓金或者政府基金預算收入的改善,還是需要地產本身止跌回穩,關鍵一環在於需求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4af9320f69a78808bd000903f3f0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