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角蕨養護和繁殖指南,適合新手的耐陰觀葉植物

2023-04-15     養花交流

原標題:鹿角蕨養護和繁殖指南,適合新手的耐陰觀葉植物

鹿角蕨是一種熱帶植物,它可以養成室內盆栽,也可以用吊盆養護,甚至可以直接固定在樹上,養成附生植物,它的葉子比較像鹿角,這個也是它名字的由來。

一、鹿角蕨的營養葉和孢子葉

鹿角蕨的結構也是非常簡單的,它有兩種完全不同類型的葉子,垂下來的那些較長的就是它的孢子葉,葉子背面會產生孢子,鹿角蕨就是靠這些孢子來繁殖的(少部分品種會長一些側株)。

鹿角蕨植株底部的就是它的營養葉,一般是圓形或盾形的,它的作用就是獲取養分和水分,可以捕獲落葉或乾枯的樹枝等的養分,也能避免根部積水。

二、養護介紹

1.光照和溫度

大部分的鹿角蕨是可以忍受略微充足的陽光,但它們更喜歡養在有散射光的位置,特別是在夏天高溫的時候。每天有3~5小時以上的散射光,就可以長得很好了。

它們的最佳生長溫度是在18~25度,如果溫度低於7度以下,部分品種可以凍傷。而生長比較健壯的品種,可以忍受4度左右的低溫。想讓盆栽鹿角蕨每年能安全度過冬季,最好是保持10度以上的溫度。

2.水分和濕度

鹿角蕨是典型的附生植物,它們的根原本是長在木質的表面的,這也是為什麼將鹿角蕨固定在木板上,養它們也能長得很好,它們是通過葉子來吸收水分的,它們的根基本就只有固定植株的作用。

給鹿角蕨澆水的時候,主要是要根據環境來決定,就比如光照和溫度。如果通風比較好,就可以經常給它噴水。

如果通風太差,葉子還經常濕潤就很容易爛掉。栽種鹿角蕨的土壤,如果太經常太潮濕,就容易爛根。這個一定要把握好,栽種的基質比較乾了,就可以給它澆水。在比較炎熱乾燥的季節,就可以經常給它澆水,主要是澆到營養葉上。

3.土壤

上面已經說到了,鹿角蕨是喜歡附生在木質的表面的,所以平常都是用一些水苔,或者特別透氣的粗椰殼、水苔之類的基質栽種。

比較保險的土壤搭配方案,就是用一半粗椰殼,一半水苔,那基本就是沒問題的了,就是怕它的根盤底部裹起來,可以固定在木板上,也可以種在透氣性比較好的容器中,甚至可以直接固定在樹幹上。

4.施肥

給鹿角蕨施肥一定要小心,它的耐肥能力比較差,一般是在天氣暖和的季節,比如溫度在18~27度,可以每隔一兩個月補充一次肥料,施肥的濃度要降到平常的1/4~1/5,就用通用型的肥料就可以了,比如常見的花多多1號,就可以兌水5000倍~7000倍。

到了秋末和冬季,溫度比較低的時候,溫度低於16度以下,要停止施肥,而且在低溫的時候,還要注意適當控水。如果你的鹿角蕨得植株特別小,還要注意控制施肥,每隔半年到一年補充一次,濃度低一點的肥料就可以了。

如果你是將鹿角蕨養在樹蔭下面,鹿角蕨的營養葉可以獲取樹上掉落的落葉等有機物,它基本不用施肥,也可以長得很好。

三、繁殖

1.孢子繁殖

棕色部分為鹿角蕨的孢子

鹿角蕨還是要依靠孢子來繁殖的,可以定期檢查鹿角蕨的葉子,它的孢子都是長在健康的老葉背面的,要找那些變老的孢子葉,如果發現葉子開始變色,葉色變得暗淡,那就可以檢查葉子背面是否有孢子,可以把這些帶孢子的葉片切下來。

帶孢子的葉片剪成多段,放在乾淨的紙袋子裡,或其它乾淨的容器里,之後放在乾燥的地方,讓葉片完全乾枯,葉子背面的孢子就會掉落下來(也可以直接用刀子把孢子從孢子葉上刮下來),後續就可以把乾枯的葉子丟掉。

之後就可以準備水苔,可以選擇常見的智利水苔,泡水半小時後捏干水分,將鹿角蕨的孢子撒在水苔上,之後定期噴霧狀水,保持濕潤,濕度要保持在80%~85%,還要注意保持溫暖的環境,溫度在20~25度之間。

如果濕度達不到要求,就要蓋上蓋子,將它養在通風透光的地方,等孢子慢慢萌發。等小芽長出來之後,就可以掀開蓋子慢慢見光。

2.分株繁殖

最簡單便捷的繁殖方法,還是得靠分株繁殖,等鹿角蕨長出健壯飽滿的側株,就將側株連帶根系切下來(要用鋒利無菌的刀子或刀片切割),得到的側株重新用新的水苔栽種,澆透水養在半陰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32ce608f0b9b0aff5f24ba0b108ce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