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特邀回國的大師,首位圖靈獎的華人獲得者,70歲入中國國籍

2023-12-07     歷史兩張臉

原標題:楊振寧特邀回國的大師,首位圖靈獎的華人獲得者,70歲入中國國籍

楊振寧的成就可謂家喻戶曉,他是繼費米和愛因斯坦之後的物理天才,如今在物理界地位崇高,13項世界級學術貢獻給他披上了無數榮耀。他回國後,為我國物理學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培養了許多傑出人才,提升了我國物理學術地位。除此之外,他還邀請了計算機領域的大師姚期智回國。這位姚期智又是何許人也?

1946年,姚期智出生於上海,然而當時正值戰亂,父母只得帶著他去了台灣。他從小就展現出非凡才智,學習上勤奮努力,每次考試都名列前茅。11歲時,他已經聽聞了楊振寧的故事,父親常向他講述,期望他在物理學上取得更大成就。他考入了台灣大學物理系,1967年畢業後前往哈佛攻讀,導師是諾貝爾獎得主格拉肖。在5年間,他榮獲碩士和博士學位,並得到了導師的認可。1970年,他在一個中國同學會的聚餐上遇見了未來的妻子儲楓。儲楓是麻省理工的計算機系學生,兩人一見鍾情,不久後便結為夫婦,於1971年舉行了簡單的婚禮。

儲楓專攻計算機專業,洞察到未來將是計算機的時代,因此建議丈夫也學習計算機。這一建議讓他的成就達到了巔峰。1973年,26歲的姚期智決定進入計算機行業,在伊利諾大學攻讀計算機博士學位。他熱愛這個學科,在與妻子的交流中,兩人合作發表了很多論文,展現出甜蜜夫妻間的默契。他專注於計算機理論研究,深入探索密碼學領域,被譽為現代密碼學奠基人,將密碼學運用於實際生活,比如利用密碼學判斷合同真偽。他的研究還關注商業領域中的信息安全問題,譬如涉及機密的電子郵件泄露可能帶來巨大損失。儘管這項研究看似枯燥,但在他的興趣驅動下變得生動有趣。

多年來,他發表了大量學術論文,貢獻主要集中在三大領域。首先是密碼學的拓展,致力於信息安全研究;其次是偽隨機數和通訊複雜性理論研究;最後是在量子計算和線路複雜性等領域建立標準。1993年,他在量子計算領域做了基礎理論研究,而在1995年提出了分布式模式探索。他在計算機前沿領域是最傑出的研究者之一,為世界計算機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1998年,他因貢獻突出成為美國科學院院士,2000年獲得了堪比諾貝爾獎的圖靈獎,成為亞洲唯一獲得該獎項的人。

2002年,他來到北京、上海和南京等地,與國內優秀計算機專家進行交流。當時國內的計算機領域發展不甚理想,缺乏頂尖人才。本以為只是簡單的交流,然而在2004年,楊振寧邀請他回清華任教。姚期智得知楊老的邀請後非常興奮,告訴自己的學生即將回國。他毅然辭去普林斯頓大學的教授職務,賣掉房產,全面投身中國,在清華大學開展教學。他的到來填補了我國計算機空白領域,除了學術貢獻外,還開拓了沒有其他中國專家涉足的研究領域。

面對國內外計算機教育的差距,他在2005年創建了著名的「姚班」——計算機科學實驗班。他非常重視基礎教育,最初希望培養博士生,但發現本科生基礎薄弱,於是轉而專注於本科教育。他的教學風格讓學生受益匪淺,思維跨越式的提升。目前他培養出了眾多優秀學生,尤其在人工智慧領域表現出色,贏得了多項國際大獎。2017年,他成功取得中國國籍,70歲的他為此感到自豪驕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72474c4d59bd165e13f2bedad95808c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