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小楊哥:粉絲近1個億,卻稱直播不為賺錢,他憑啥這麼牛?!

2022-10-11   熱點烽火台

原標題:瘋狂小楊哥:粉絲近1個億,卻稱直播不為賺錢,他憑啥這麼牛?!

都說商人無利不起早,沒有人賣東西是為了利潤。

大數據時代,短視頻平台上的爭鬥風起雲湧,

眾多短視頻作者爭相拍攝高質量內容,只是為了贏得粉絲的青睞,

然後就可以打廣告,做直播,一下子變現。

然而,作為當今最受歡迎的主播之一,瘋狂小楊哥聲稱自己的直播並不盈利。

這樣的言論實在令人咋舌。畢竟小楊哥現在被稱為,

網絡名人主播,維婭和李佳琪之後,誰的載貨能力最強。

但到目前為止,瘋狂小楊的帳號還沒有短視頻廣告。

看來客戶經理小楊哥一家真是「為愛發電」。

即便如此,小楊的生活看起來還是很滋潤。

也有很多人質疑他是否以網絡名人為職業。

即便如此,狂哥小楊的粉絲也在不斷增長。

直播間的觀眾更是躍躍欲試。

那麼狂哥小楊是做什麼的呢?他真的只是網絡名人嗎?

他為什麼說直播不盈利?為什麼他能吸引很多粉絲?

1 雙胞胎的草根童年

眾所周知,瘋哥小楊的帳號視頻是由他的家人共同主演的。

除了父母和小楊哥的媳婦,還有小楊哥的雙胞胎哥哥大楊哥。

雙胞胎在這個世界上畢竟是少數,所以當父母歡迎大大小小的白楊時,

他們非常興奮和高興,但隨之而來的經濟問題讓他們擔心。

土生土長的農村人,母親是普通農民,父親是鄉村醫生。

微薄的收入逼得楊兄弟「窮」不起來。

其實楊並不姓楊,而是因為他們名字里的最後一個字是楊。

在張慶洋和張凱陽給他們的兄弟起好名字後,他們的父母開始外出工作。

大小楊兄弟只能留在農村,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

直到2001年,兄弟倆要上小學了,父母才把兩個兒子接到身邊。

這個時候,小楊家裡的情況依然沒有明顯的改變。

一家人住在小房子裡,最大的收入就是父親的診所。

然而,在工作日,為了幫助也是農民的工人,

父親經常減免會診費用,偶爾還會為他們墊付一些藥費。

一兩個,家裡的生活還是很拮据的,以至於到了中學,

早自習為了省一元飯錢,楊和楊起得比同學都早。

我在家做了飯吃了早飯,然後騎著二手自行車趕去學校。

上高中花了三年時間,

小楊哥哥和弟弟開始利用業餘時間在外面打零工貼補家用。

那段時間,因為離家遠,兄弟倆不得不留在學校。

到了大學,家裡的情況終於好了很多。

但兩兄弟還是努力賺錢,希望能讓父母不再那麼辛苦。

小楊哥哥在大學的時候教過他女朋友。據說是他女朋友的室友做的短視頻。

而且粉絲很多,通過賣貨和廣告賺了不少錢。

小楊哥聽到這裡非常激動,於是註冊了自己的Aauto Quicker帳號,開始做視頻博主。

起初,小楊哥和大多數普通人一樣,

很少關注內容,效果一般,但小楊哥堅持下來了。

一開始小楊的電影內容有點亂,

用專業術語來說,內容的垂直度太低。

而且當時小楊哥也沒有找到合適的人,所以內容很難抓住觀眾。

直到有一天,小楊哥要拍一個惡搞室友的視頻。

墨水瓶里放小鞭炮,準備炸對方墨水,

沒想到,我被室友鎖在了陽台。結果我被墨水炸了。

這段視頻發出後,由於內容搞笑,立刻吸引了眾多網友。

點贊量飆升,平台也是推廣第一,播放量高峰時達到5億。

小楊哥就是通過這個視頻出名的,後來學校校長也知道了。

我還特意讓小楊哥把陽台上的墨跡清理乾淨。

小楊哥乘勝追擊,把打掃陽台的內容錄製成短視頻。

這個後續還是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

小楊哥哥「委屈」的樣子讓很多觀眾笑了。

小楊哥也發現自己適合這條搞笑路線。

有些「不幸」但有些可愛,

既能引起觀眾對一些「不幸」事件的共鳴,又能讓大家開懷大笑。

從此小楊哥在搞笑視頻的道路上一發不可收拾,

有了女朋友,有了楊格,有了父母,楊格的視頻內容越來越豐富。

2 創業路的艱辛啟程

以小楊哥哥為中心,家人對他的惡作劇進行了反饋。

最後,小楊哥得到了「教訓」,這種模式逐漸成型。

所以觀眾經常可以看到小楊哥哥被哥哥訓話。

他由他的母親和他的女朋友培養,在這個過程中,他的粉絲越來越多。

到了2018年,Aauto更快已經滿足不了小楊哥了。

他還利用入駐Tik Tok平台的機會,迅速獲得了大批粉絲。

帳號的知名度和人氣也成倍增長,飆升過千萬。

小楊哥哥的《網癮》系列視頻是他的代表作。

在這個系列中,家人竭盡全力讓他戒掉網癮。

為了躲避家人的手段,小楊的哥哥也做出了很多奇怪的舉動。

兩黨的較量讓人忍俊不禁。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有網友提出了疑問,

小楊哥哥都大學畢業了,但是好像每個視頻拍攝的背景都在家裡。

他們不是都有工作嗎?那他們靠什麼生活?

如果他們靠短視頻盈利,卻從來不接廣告。

很快瘋哥小楊就被質疑了很多,同時也有人發現,

他們住的房子像別墅,也坐落在一排排別墅里。

兩兄弟也發過坐豪車的照片。他們很可能是隱形富豪。

為了澄清各種謠言,小楊哥不得不用他誇張的表情,

幽默地解釋他們生活在新農村,

不是別墅區,他們也沒簽經紀公司。

所有的短視頻都是楊大哥寫的,

小楊哥拍攝編輯發布,也就是說他們的帳號,

完全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所有的內容都是大小白楊做出來的。

這一澄清又幫小楊哥圈了一波粉,事業也越來越好。

製作短視頻讓小楊哥名聲大噪,迅速成為網絡網絡名人的掌門人。

雖然小楊哥從來沒有在他的短視頻里打過廣告,

但是他還是需要賺錢養家,所以在2019年,

小楊哥在家鄉成立了大小楊哥電子商務公司,

我打算自己創業,但是兩兄弟都沒有開公司的經驗。

不久,公司出現了經營問題,不得不關閉。

畢竟開公司不同於做短視頻,你不可能通過試錯快速改變商業模式。

不過小楊哥並沒有氣餒,而是把精力放回了老本行,做短視頻。

隨著時間的推移,小楊哥哥的帳戶已經成熟。

而他的劇本剪輯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另外,他選擇了一首非常受歡迎的搞笑歌曲,

粉絲數量自然是水漲船高,短短几年,在Tik Tok排名第一。

7000萬粉絲,個人商業價值與日俱增。

隨著帳號越來越好,小楊哥也開始學別人做直播。

但是很多人發現小楊哥的直播和其他主播很不一樣。

大部分帶貨的主播都是以帶貨為主,所以播出的時候簡單問候一下。

然後你會很快的介紹你要賣的商品,然後上架銷售。

但是小楊哥經常會花將近一半的直播時間和粉絲聊天,

然後你就開始帶貨,帶貨的過程中不忘搞笑。

對於許多小楊的粉絲來說,看他直播更多的是放鬆和娛樂。

而不是購買商品,當然如果你能遇到合適的商品,

能便宜買到就更享受了,小楊哥的直播間收穫了不少觀眾。

此外,小楊的載貨方式也大相逕庭,也就是常說的「反向載貨」。

眾所周知,如果你想讓一個人買一件商品,

只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讓人覺得自己需要這種商品,

一種是展示這個產品的優點來吸引顧客。

但在直播中,小楊哥經常會暴露一些商品的缺點。

比如賣水果的時候,小楊哥拿了一個蘋果,結果是爛的。

看了一眼他的哥哥大楊,他們心照不宣地拿了一個新蘋果。

結果咬的還是爛,導致他們崩潰。

比如賣螺螄粉的時候,因為螺螄粉的味道很臭,

小楊哥哥在直播間忍不住乾嘔了幾下,被哥哥指責太誇張。

結果大陽哥靠近後,兩兄弟就開啟了同步乾嘔模式。

評論區的觀眾很好奇,甚至下了很多單。

這種適得其反的方法引起了觀眾的好奇心,

也促使小楊哥的直播間銷量穩步攀升。

早期小楊哥直播間的商品都是當地的農產品。

還有幾件生活用品,價格也比較低。

但是小楊哥總是親自挑選產品,認真測試,不願意讓粉絲吃虧。

同樣引以為豪的是,小楊哥的送外賣模式幫助了很多老鄉。

就是讓你的直播間越來越紅火。據保守統計,

小楊哥哥直播的時候,平均在線人數往往能達到20-30萬之間。

可見他的人氣之高,可以毫不誇張的說,

在維婭和李佳琪之後,瘋狂小楊是頭號有貨主播。

不過這麼受歡迎,小楊哥說自己直播不是為了帶貨。

3 直播間的一股清流

小楊哥在直播的時候說了一件事。當他第一次出名時,

一些小遊戲公司找過他,希望他能直播比賽。

為了吸引客戶,小楊哥拒絕了,儘管有好幾家公司,

給出的懸賞達到了幾千萬,也沒有撼動小楊哥。

用小楊自己的話說,他不想賺快錢。

因為一旦接到這種廣告,就意味著會失去一部分不喜歡遊戲的粉絲。

同時,小楊哥也不想引導未成年粉絲玩遊戲。

這件事被小楊哥說出來後,吸引了很多粉絲的青睞。

也讓他成功晉升為直播界的「一股清流」。

狂哥小楊的直播一直和其他主播不一樣。

楊和楊經常花一半以上的時間和粉絲聊天,

剩下的時間用來帶貨和賣貨。

直播時,小楊哥不止一次要求粉絲不要刷禮物。

很多人都知道,主播的主要收入除了帶貨就是打賞。

而拒絕粉絲刷禮物就相當於少賺了很多錢。

小楊的做法讓很多人不解,但他的解釋是:「我直播不是為了賺錢」。

有時候粉絲還是會給小楊打賞,

無奈之下,弟弟小只能指導其他粉絲,

稍微關注一下「榜中大佬」,讓「大佬」上去。

很多人也質疑小楊的做法,

因為他還開著收禮物的功能。

之後小楊哥也回應了,說沒辦法關閉打賞功能。

但至於為什麼關不上,誰也不知道。

不過,小楊哥哥的這一操作還是引起了不少粉絲,甚至路人觀眾的好感。

另外,隨著小楊哥名氣越來越大,他也開始在直播間邀請一些名人。

所以小楊哥的粉絲數量也在上升。

還邀請了李晨、張繼科等人在直播間幫小楊哥帶貨直播。

據說這些名人嘉賓的出場費很貴,

不知道天天哭窮的小楊哥怎麼買得起。

小楊哥哥自己說,他直播不是為了賺錢,是為了給粉絲帶來快樂。

聽起來很理想化,但是想想,他希望粉絲不要打賞他。

而我直播的時候一半時間都在和粉絲聊天,而不是帶貨,

也許他真的沒有把賺錢放在第一位。

小楊哥一直在做短視頻,沒有接廣告。

因此,它並不依賴於視頻內容的輸出來實現。

好像他短視頻帳號的收入都是來自直播。

但小楊哥透露,自己的商品銷量還不如一千萬粉絲的主播。

不得不說,如果小楊哥說的是真的,

他和他的粉絲真的是雙向的,「用愛發電」,不是為了利益,是為了感情。

但無論是否涉及盈利,都不難看出小楊哥是真的喜歡做搞笑視頻。

或許從評論和贊中,他也收穫了一份成就感。

到目前為止,小楊的粉絲已經達到了9814萬,

遠超劉德華7695萬帳號,單個粉絲數排名第一。

毫不誇張地說,瘋哥小楊的帳戶將是Tik Tok粉絲的第一個擁有數十億美元的個人帳戶。

很多人來到這裡都會好奇。小楊哥直播顯示無利潤。

做短視頻不打廣告,那他靠什麼謀生?

其實做短視頻和直播的方法有很多。

小楊名氣打響後,會先有一些邀約。

參加一些節目,或者去別人的工作室,都會給他一定的收入。

另外,雖然小楊哥的直播看似短暫,

但是每次的銷量還是很可觀的,更何況他直播之後,

他還能靠直播賺錢。

這句話聽起來比較繞,也就是說,小楊哥關閉直播後,

他還可以通過自己已經做完的直播來盈利。

而這是直播投放的另一種實現方式:3354「分發」。

小楊哥授權自己的品牌使用自己直播時錄製的視頻。

編輯後生成一個短視頻,然後由品牌的帳號發布。

直播中介紹的產品也會附在短視頻下方。

結果品牌方通過小楊的明星效應把貨賣出去了。

而小楊哥也因為授權拿到了提成。

當然,這種直播縮短視頻的分發模式並不局限於品牌方,

也有很多普通人想分一杯羹,只要申請分配,

而小楊哥也同意了授權。這些普通帳號也可以發送剪輯過的視頻。

並出售商品,讓普通人也能獲得一定的收入,

能賣出去的佣金大部分還是會歸小楊哥所有。

據小楊的合伙人介紹,通過分銷,小楊的提成一個月可以高達千萬。

也就是說,即使小楊哥什麼都不做,也只是讓工作人員審核授權。

可以在家裡收錢,現在因為想分發的人數飽和了,

小楊哥只好放慢審核速度,降低審核通過率。

在視頻分發的過程中,會有一些不認識小楊哥的人看到視頻直播。

我也會關注小楊哥的帳號,因為我對他有興趣。

這樣就形成了良性循環。小楊哥不僅收入不菲,

他也得到了源源不斷的粉絲,所以他說直播的時候,

不以盈利為目的可以理解。

4 小楊哥的未來可期

2020年,小楊哥作為六安市的「知名人物」,開始為土特產帶貨。

他和六安市長一起直播,幫家鄉茶廠賣了很多產品。

之後,小楊哥的公益直播越來越頻繁,他也成為了助農的一線主播。

疫情期間,為了照顧那些貧困的村民和地區,

小楊哥哥也捐了很多物資。他變得富有後,總是記得回報社會。

去年,小楊哥再次創業,成立了三隻羊網絡科技公司。

這一次,他吸取了以往的教訓,終於設法讓公司經營得有聲有色。

今年3月,小楊哥哥的粉絲數量猛增,達到上億。

這時,他的直播間迎來了網絡名人邵雨軒。

兩人都是搞笑短視頻專家,他們在直播中的碰撞吸引了眾多粉絲。

這場直播讓小楊哥的帳戶增加了22萬元,也讓他決定進入「冷靜期」。

可能小楊哥覺得他的粉絲增長太快了,

也許他害怕自己會迷路,於是開始了不確定的轉移。

然而,僅僅過了兩個月,小楊哥哥就回來了。

這一次,像往常一樣,他仍然在開著有趣的玩笑,播放著一場不同尋常的直播。

只是他的更新頻率和直播頻率更低。

雖然出鏡率降低了,但小楊哥一家更忙了。

他的新公司簽了幾個短視頻專家,雖然和他自己的帳號比起來,

離流行還遠,但足以建立一個流量矩陣來增加他的收入。

另外,今年央視中秋晚會,還邀請了小楊哥兩兄弟。

而且晚會上還有商品直播,可見其人氣非同一般。

四川瀘定地震時,小楊師兄帶領員工前往災區支援。

還捐了物資,而且這條新聞還被央視帳號點名轉發。

小楊哥的成名史可以說是一個勵志故事。

出身草根,偶然開始做短視頻。經過長時間的反覆試驗,

終於找到了自己的視頻風格和運營方向。

在家人的陪伴下,小楊哥的帳越算越好,錢也越賺越多。

在搬運活貨的過程中,他還找到了另一條路。

用「倒貨」殺出一條不同的路。

小楊哥一直說要給大家帶去快樂,直播不是為了盈利。

然而實際上他還是通過直播想辦法搞定了背後的產業鏈。

並從中獲得了財富,但他並沒有在自己的直播間割韭菜。

小楊哥其實很聰明,深得人心和口碑。

也保證了自己的收入,實現了各方面的共贏。

在成名致富的同時,小楊哥哥也注重公益,幫助身邊的人。

也許他從未忘記自己的出身,

畢竟他被雨淋了,所以現在他也要給別人撐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