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的盛圩子村,本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小山村,村裡的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充實而平靜。但是某一天,村裡像有了那麼一件大喜事一樣,幾十號村民聚集在村口,目不轉睛地盯著過往的車輛。
這樣「浩大」的場景還沒在這個小山村裡發生過,原來是聽聞今天要來的是一個大領導,所有人才在門口翹首以盼。這個大領導就是張震,是我國一位著名的開國將軍。
任務出色,一路升職
張震出生於1914年的湖南省平江縣,從小生於亂世的孩子,見多了戰火連天、硝煙瀰漫的場景,也見過國家如浮萍飄零、搖搖欲墜的日子,所以比任何人都希望能夠早日迎來和平年代。
小時候的張震也渴望改變這種生活,在紅色宣傳的影響下,16歲參加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過去5個月後,就轉為了中國共產黨員。
在轉為黨員的那一天,他心中難掩激動,立志要為中華民族做出貢獻,要為中國的人民謀福利。於是,在幾次作戰中,他都勇猛異常,很快因出色的表現,在一年後,被任命為紅三軍團第五軍第一師第一團四連政治指導員,後又升任營長。
每次任務,他都懷著對中華民族的熱愛衝鋒在前,很快他因出色的戰績在1936年被任命為紅一軍團第四師十二團參謀長。上級的任務,他每一次都出色的完成。新中國成立後,先後被授予中將軍銜、上將軍銜。在職位上,他做到中央軍委原副主席。
張震自參加中國共產黨以來,參加過的大大小小的戰鬥不計其數,如直羅鎮戰役、抗美援朝戰爭等等,也先後負過兩次傷,尤其是在1938年的一次戰役中,被敵軍打中過右肩,因當時的醫療條件有限,戰情緊急,就沒有取出,知道新中國成立後才將子彈取出。
回顧他的一生,什麼事情都經歷過,但是有一件事一直深記在他的心中。那就是1941年寒冷的冬天時的一次救命之恩。
行軍疲憊,借宿孔秀英家
在這年冬天的11月份,迎面吹來的風已經有有些刺骨了。第四軍第四師參謀長張震剛剛穿過了安徽的一則大草原,抵達了豫皖蘇抗日根據地。一行人經過幾天的勞累奔走,又時刻在路上提防著日軍,所以疲憊不堪。
張震看著累得不行的戰士們,只能宣布原地整軍休息。這麼冷的天,他不忍戰士們就這樣在冰天雪地里休息,他上前用望遠鏡查看了一下,發現前面有一個村莊,人數不是很多,如果要進村休息的話也不會引起轟動。
張震一行人人數雖說不是很多,但也不能都分布在一戶里。他們商議後,軍隊分成四隊,分別在村裡東南西北的四個方向。
張震在東邊尋找了一戶高牆砌成的人家,帶著戰士們前去敲了敲門,大門緊閉,門口還有倆紅燈籠,估摸著是夫妻倆剛完婚。
屋內的新婚夫婦盛維凡和孔秀英剛準備熄滅蠟燭入睡,就聽到了敲門聲。夫婦倆打開門一看,是一群身穿八路軍服裝的軍人,但是大半夜冷不丁來了一群人,也把這對夫婦給嚇著了。
在前的張震看著夫妻倆的神情,連忙說,「大哥嫂子,我們是新四軍,今天剛走到這兒,戰士們實在太累了,能不能借宿一宿?」
孔秀英回過神來,聽到是幫助老百姓打鬼子的戰士,連忙請他們進去了。張震說,只要給我們個避風的地方就行,我們在院子中打個地鋪睡一晚。
孔秀英看著面黃肌瘦的戰士們,心裡不免感到心酸,便迅速地收拾好了家裡西屋的三間房,並鋪上稻草,整理了一番,請他們到裡屋睡覺。夫婦倆還將自己布置過的新房讓給了張震,他推脫不了這對夫婦的熱情,於是在孔秀英的房間睡下了。
戰士們一沾地立馬就睡著了,想來確實是太辛苦,這幾天沒有睡過一次好覺。
沒過多久,天際微露出蛋白,薄霧冥冥。孔秀英惦記著戰士們的安全和肚子,於是起來給他們準備食物。她瞄了一眼各個房間,除了一些鼾聲,非常安靜。
日軍襲擊張震在掩護下逃出
孔秀英前去門口的大槐樹下取柴火,剛站起身來,先是聽到一些車嗡嗡的聲音,後抬頭一看,前方黃色的燈光照了過來,她心中感到不妙,扔下柴火急忙回去鎖住門,跑到屋裡叫醒了在前院睡覺的戰士們。
這時候站崗的戰士們也發現的情況的不對,屋內還在睡夢中的戰士惺忪的眼神被一句「鬼子來了」睜得又圓又大,馬上反應過來,拿起放在身旁的槍枝,迅速集結在院子裡等待命令。
隊長組織戰士們分隊戰鬥,見張震沒有過來,馬上回到屋內叫醒他。一向防範意識特彆強的張震居然沒有被外面的戰火聲音鬧醒,還躺在床上睡覺。隊長推了他幾把,無奈又返回戰鬥中。
最後還是被衝進屋子的孔秀英喊醒的。張震習慣似的拿起放在床邊的槍枝沖了出去。但無奈日軍人數眾多,武器先進,無論多麼勇猛的戰士們在時間問題上招架不住起來。張震看這麼下去不是辦法,但是門外有成群的日軍,他們到了進退兩難的地步。
張震想到孔秀英對這裡的地勢比較熟悉,急忙問她,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逃出去?孔秀英一拍腦袋:「哎呀,我怎麼給忘了,後門可以出去。」
她帶著張震及戰士們到後門,打開門指著前面說:「你們順著這條小路一直往前走,到盡頭的時候有河溝,翻過去,就到了一條沒有水的河邊,可以利用大霧掩護你們。」
張震率領部隊們繼續向前,藉助天氣和地形躲過了幾次追擊。雖然這次張震還有一部分戰士逃了出來,但是犧牲的也不在少數,尤其是保護領導的警衛連全員犧牲。
戰鬥過後,戰士們的屍體被村民們埋在了村裡,而張震也因為孔秀英和其他戰士的掩護下順利逃了出來。
憑記憶找尋恩人
時隔四十年,張震終於有機會來尋找他的救命恩人孔秀英了。雖然他已是滿頭銀髮,但是身體卻還硬朗。張震在秘書的驅車下,來到了曾經的村子裡,他剛下車,就在人群中看了一眼,發現沒有他所熟悉的那個人,又憑藉著記憶來到了孔秀英的家裡。
雖然房子已經有些破敗,但是還保留著熟悉的味道。而同樣以為滿頭銀髮的老太太此刻正在樹下曬太陽。他眼睛一亮,急忙來到老太太身邊問道,「大姐,您還記得我嗎?」
老太太看了張震一會兒,雖是已到老眼昏花的年紀,但是記憶一下子涌了上來,她激動地說:「你是當年借住在我家的那個人?」
兩人都眼含熱淚,在樹下緊握雙手寒暄著。在之後的日子中,張震經常邀請孔秀英一家去北京遊玩,若他工作忙,便叫自己的家人陪同。「今皆感恩戴義,懷欲報之心」。說的就是張震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