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中的每一次低頭,都是對自己的一次肯定。
斷斷續續的花了一個多禮拜的時間,才把這本劉同著寫的《誰的青春不迷茫》看完,感慨良多。
曾經自己以為的可以念念不忘一輩子的東西,也許就在自己某個不注意的瞬間忘記了,然後再也想不起來了。
時間只是一個偉大的魔術師,它抹平了傷口的同時卻也會留下了疤痕。
人類的最擅長的也恰恰就是對於無能為力的妥協,因為在長達幾十年的時光里,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從計劃好的人生中一步步的偏離,需要非常大的勇氣和時間。
對於沒心沒肺的我來說,大約要用到六年的時光。
家裡強制安排了出國的計劃。但是從下定決心否決掉出國計劃到現在,過去了六年了,終於為自己人生做出了一次選擇。
自從上了大學之後開始有了自己的獨立的想法:
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對於她是否還是念念不忘;杭州的天氣是暖是寒;颱風天裡她有沒有安靜的呆在宿舍;如果離開中國以後,她會不會想我,甚至是每個夜晚看到的月亮,是否也是和她一樣的皎潔明亮。
我從一個極端走到了另一個極端:偏激到中庸。
經常性地迷茫自己的未來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情況,是否也能和她走到同一座城市,同一座婚姻殿堂,共同一生,只能是走一步是一步吧。
突然發覺自己和這本書的作者有一點很相似:
迷茫的青春裡面間接性的躊躇滿志,經常性的混吃等死,然後又悔過,像打了雞血一樣開始了奮鬥,以她為名,以愛情為名。
一開始的選擇到後來的分手和別離,改變了很多,也成長了很多:愛情裡面的每一次低頭,都會縮短這次感情的一段壽命。
人們常說:情深不壽。
其實並非是用情最深,這個人就會因為愛情而不長壽,而是在一段感情中,如果付出的感情太深,這段愛情並不會長壽。
但是骨子裡天生流淌的叛逆卻覺得情深且壽。
承認自己是一個容易被感情沖昏腦子的人並不難。
因為只有深深的愛過,才會有那種為了她不顧一切的衝動。如果沒有這種衝動,那麼這段感情一定不會純粹。
二十來歲的視野終究不如四十多歲的眼光長遠。
長久的愛情一定是人間煙火的,不僅包含了柴米油鹽,也包含了爭吵和磨合。
在青春里每一次的低頭都是對自己的肯定,但是在愛情里,每一次的低頭,都是為了這段愛情的肯定。
人的一生要跟很多人,說很多話,做很多事,但是一生之中,唯有第一次遇見的那個人,能夠讓你驚心動魄,而剩下的其他人,不過是對於那個人的補充。
可惜發現這個道理的時候,已經錯過了那個註定的人。
青梅枯萎,竹馬老去,從此我愛過的人都很像你。
我到過很多地方,卻也是身體到達了而已,靈魂尚未跟上。
一場完整的旅行應該是身體和靈魂一起到了,感受那種閒適而又愜意的感覺。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過去的旅行步伐匆匆,充其量只是路過。
所以要準備開始讓靈魂出發,開始一場拷問心靈的旅程。
我們都需要一見鍾情很多人,兩情相悅一些人,然後白首到老一個人。
每一步都是過程,每個人都是回憶,每一次戀情都是命中注定。
遠方的旅人,請善待每個愛你至深的女孩,因為你途徑了她的盛放,見過了她的美麗,也應該肩負起她的一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