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十周年,細數這些年小米發布的數字系列手機

2020-08-03     專門網

原標題:小米十周年,細數這些年小米發布的數字系列手機

2010年4月6日,一群人喝下了碗小米粥,於是一家叫「小米」的公司在銀谷大廈悄然開張。不經意間,小米已經走過十年了。在這十年中有得意也有失落,但最終還是在當今的智慧型手機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作為手機廠商,當我們要回顧小米的歷史時,最直觀、最容易產生共鳴的無疑是小米歷年發布的手機。而這些年中,小米經歷了幾次產品線的擴增,形成了多個不同的系列或品牌。但追本溯源,小米以數字系列開始,一直有延續下來,並且脈絡清晰,十分具有代表性。於是我們對小米的數字系列進行了盤點,以簡單回顧小米的這幾年。

小米手機—小米手機就是快

今年是小米的十周年,但並不是小米手機的十周年。小米最初是推出基於安卓的MIUI定製系統,然後在第二年才開始發布硬體產品。2011年8月6日,小米手機橫空出世。這裡用「橫空出世」一詞並不誇張,不管是站在現在的角度還是當年的角度來看,小米手機一代的發布都具有重要的意義。首先,小米手機作為小米發布的第一款手機,其在小米系列乃至整個小米手機的輩分中都是始祖的存在。其次,在當年的那個背景下,小米手機的出現改變了一些東西。

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多多少少都知道,那個時候中國的手機市場並不像今天這樣百家齊放。那時,高端智慧型手機市場大都被國外的一些手機品牌所把持,如三星、摩托羅拉、LG等,而且它們在國內售價都非常高昂,以現在的角度來看似乎不可思議。而中端智慧型手機市場則由「中華酷聯」掌握,當時比較流行的做法是與運營商合作推出合約機,擁有一大堆的內置應用。低端智慧型手機市場則混亂不堪,主要是山寨手機橫行。

而我們可以看到小米手機發布時,將其配置與價格與當初的高端手機做了一個對比,如HTC、三星、摩托羅拉等當年發布的手機價格都到了3500以上,相當於今天一部旗艦手機的價格。而小米手機最後的定價是1999元,而在配置上並不輸於當時的國際大廠。而也正是這樣的高配低價組合衝擊了國內的「中華酷聯」及山寨機市場,最後的結果是「中華酷聯」要麼出局,要麼自我改革獲得新生,而山寨機則在一兩年後完全銷聲匿跡。

除此之外,小米手機還開創了網際網路手機模式,即網際網路企業造手機、利用網際網路進行營銷和銷售以及具有較高的性價比。而這種模式在現在已經很常見。

小米手機2—為發燒而生

小米手機2於2012年8月16日發布,其當時的宣傳語是「為發燒而生」。我們來看看它的配置:高通APQ 8064四核1.5GHz處理器、2GB運行內存和16GB存儲空間、4.3英寸的1280x720解析度LCD螢幕以及800萬像素後置攝像頭。這樣的配置在現在看來似乎連「垃機」都不如,但我們應該站在那個年代來看,小米2在當時被媒體稱為「性能之王」、「性能怪獸」。而且它維持了1999元的售價,因此迎來又一波的搶購熱潮。

小米手機3—就是快

小米手機3在追求性能的路上依然沒有停歇,而在2013年9月5日發布的小米手機3上,我們可以看到一些不同的東西。首先從外觀來說,它突破了前兩代圓弧線設計,改為整體方正形,而在邊角處做弧形處理,顏值相對來說有些提升。並將解析度提升到了現在常見的1920x1080。但為人詬病的是,移動版的小米手機3採用的是英偉達Tegra 4處理器,在軟體兼容性及手機發熱方面都不如人意,導致不少人戲謔它是真正的「為發燒而生」。

小米手機4—一塊鋼板的藝術之旅

小米的營銷開始走下坡路應該是從小米手機4開始的,2014年7月22日,小米手機發布時的宣傳語是「一塊鋼板的藝術之旅」。在介紹的時候聲稱小米手機4的邊框使用了奧氏體304,這在當時不少學渣看來,似乎一下子烘托出小米手機4的高大上。而在查閱後發現,所謂的奧氏體304不過是不到10元一斤的不鏽鋼材料,生活中隨處可見。但小米4依然延續了強悍的性能和祖傳的1999元售價。

從各種數據來看,2011年至2014年期間是小米爆髮式增長時期,小米的第一款手機累計銷量達到了352萬台,2012年底,小米全年售出手機719萬台,而到了2013年底,小米全年售出手機已達到1870萬台。而從小米手機4開始,小米在保持性能的同時將提升重點放在外觀工藝上,但價格維持不變,於是長期的低價銷售對小米的影響逐漸顯現。

小米手機5—為想像而來又超越想像

小米手機5於2016年2月24日發布,與小米手機4時隔近18個月,而在此期間,小米擴充了產品線,發布了小米Note及紅米Note系列新品等。小米手機5搭載的是高通驍龍820晶片,但並沒有明顯改善高通驍龍810發熱降頻問題小米手機數字系列的市場反響首次遭到重挫。有媒體批評小米5的升級「誠意不足」,且在發布後的3個月後即開始降價促銷。值得一提的是,小米數字系列從小米手機5開始支持指紋識別,並放棄了小米手機4上的不鏽鋼邊框,改用鋁合金邊框以及玻璃後蓋,也是從這代開始不能愉快的扣換後面的電池了。

小米手機6—執著的釘子戶

「小米手機6釘子戶」是對小米手機6最大的肯定,這部在2017年4月19日發布的手機各方面都很均衡,表現近乎完美。小米也是從小米手機6開始對手機相機有所追求,是數字系列中首款採用後置雙攝的手機。而祖傳的1999元起售價也是從小米手機6開始改變,為2499元。

小米手機8—8周年旗艦手機

繼小米手機6之後並沒有小米手機7,是小米為了紀念成立8周年,而跳過了7,直接命名為小米手機8,於2018年5月31日發布。有小米手機6珠玉在前,小米手機8並沒有太多可稱道的地方,只是發布的探索版讓人看起來還比較經驗。除此之外,還用上了當時比較先進的屏下指紋以及跟風劉海屏。

2015年至2018年可以看作是小米手機產品線的調整和探索時期,在這期間,小米有過很多嘗試,比如在手機上開始使用自研的松果澎湃S1,機型發布也比較頻繁。同時也導致大家對小米定位的模糊,品牌形象也受到了影響。

小米手機9—戰鬥天使

有人說2019年2月20日發布的小米手機9系列是小米最短命的旗艦,事實上,它確實像是小米混亂未止時的產物,整體的配置和性價比都一般,並沒有受到多少好評。雖然小米9宣稱要決心進軍高端市場,但市場和用戶顯然是不同意的,畢竟沒有太多讓人看起來高端的地方。所以小米9並不能像戰鬥天使一樣充滿戰鬥力,最後只能遺憾收場。

小米10—科技突破極限

2020年2月13日發布的小米10系列被稱作是「小米十周年的夢幻之作」,而在之前「小米七周年的夢幻之作」是小米6。由此可以看出小米內部對小米10系列的肯定,而小米也終於鼓起勇氣宣布小米10系列正式衝擊高端市場。從用戶的反饋及同行的襯托來看,小米10系列確實無愧於「夢幻之作」的稱號,但衝擊高端之路似乎有些曲折。

回顧小米這些年發布的數字系列手機,我們除了可以摸清小米手機的脈絡外,還可以看到期間小米經歷過輝煌,也到達過低谷,而現在它也正在轉變。十年時間對一家網際網路公司來說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十年的時間足以發生很多,改變很多。也希望小米的下個十年能給用戶帶來更多的驚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uJAtXMBd8y1i3sJOmL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