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老年客戶多買股票,這些美國理財師怎麼想的?

2019-12-11   華人家族財富


jungwoo-hong-cYUMaCqMYvI-unsplash


1.


一般認為,年紀大了的投資者,投資風格應該日趨保守,沒必要超配股票。

可近來有一些理財師建議,對於部分退休人員,征戰股票市場並接受它的風險和潛在回報,才是最有意義的事情。

這部分退休人員的特徵是,擁有養老金收入、社會保障福利,以及其他年金收入,他們是退休後不愁沒有保障的有錢老年人。

「如果你擁有豐厚的養老金和社會保障福利,也許你有能力承擔比想像中更大的風險。」北極星資產管理公司特許金融分析師兼投資組合經理Alex Brusda說。

「是的,短期內存在風險,但是隨著時間跨度的增加,市場的波動性將會下降。」他說。

「如果你正在進行長期儲蓄,意識到這點後,可能會更願意持有股票並增加配置。」


2.


通過對多位理財師的訪問,可以發現,他們有很多理由建議退休人員提高股票配置。

例如,如果低利率繼續拖累固定收益投資且跟不上通貨膨脹,那麼明智地提高股票配置,就很值得考慮。

Richard C. Young&Co. Ltd.總裁兼執行長Matthew A. Young表示:「我們今天的情況還算不錯,但在未來,需要更加關注收益和風險(而非穩健)。」

「相比從25%的股票配比提高到65%,我們更傾向於微調。」 Young說。

還有一些財富顧問說,如果客戶計劃在死後留下遺產,而非只為確保自己的晚年生活,往往可以考慮增加股票配置。

「如果你想在去世後(把財產)捐贈給慈善機構或留給孩子,那麼股票的形式可能產生更大的影響。」Brusda說,「(股票)能讓你獲得更多的增長,這對當打之年的一輩更有用。」

在實際的理財規劃中,顧問們紛紛表示,僅僅因為一個投資者有足夠的收入來消化風險,並不一定意味著他或她願意配置股票。

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市Gamble Jones投資顧問公司的註冊理財規劃師Aram Schotts說:「投資者可能理解所謂的高回報,但他們可能不喜歡波動。」

「其他投資者可能願意忍受波動,但他們又承受不起20%甚至更糟的跌幅。」他說。

所以,在當前經濟環境下,加強對富裕老年投資者的遊說,是不少財富顧問關心的話題。

Photo by Daria Shevtsova on Unsplash


3.


美國金融服務學院財富管理教授麥可·芬克(Michael Finke)說,財富顧問不應將社會保障和養老金收入視為客戶投資組合的獨立組成部分,而應將其視為固定收益配置的一部分。

因為這部分收入是穩定且可預期的,作為固定收益配置的一部分,可以擠占其他固定收益產品的額度,從而為權益類配置騰出更多空間。

今年早些時候,他發布了一項研究,表明擁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如何幫助老年投資者「攻擊而非防禦」。

芬克模擬了三名假定的投資者,每名投資者擁有100萬美元的投資組合。

客戶A僅擁有100萬美元的投資組合,而客戶B擁有100萬美元的投資組合,以及來自社會保障福利的2萬美元年收入流。

而客戶C擁有100萬美元的投資組合,同時擁有每年2萬美元的社保收入,以及每年3萬美元的養老金收入。

結果,既有退休金又有社保收入的客戶C,是最有意願承擔更大風險並增加其股票敞口的投資者。

芬克說:「保障性收入每年都將維持穩定,因此市場波動的後果對他們來說不會那麼嚴重。」

Photo by David Clarke on Unsplash


4.


當面臨增加股票配置的選擇時,財富顧問必須「超越」資產負債表,對客戶的情況和他們的風險偏好進行誠實的評估。

業內人士一般認為,如果老年客戶的退休準備欠佳,或者有不良的消費習慣,那就不應該用股票配置的高回報率吸引他們。

Gamble Jones投資顧問公司的財務長和客戶關係經理Robert Souza說,對於那些並未做好退休準備的人,理財師不能肆意抬高他們的期望,不然可能會讓事態失控。

那些建議老年客戶多買股票的理財師,一定是充分衡量過客戶的現金流情況,如若不然,他們就是不稱職的。

那些隨意拿著老年投資者的錢冒險的人,一定是財富管理圈的不齒之徒。


- The End -


撰文 ACE

ID:cnfamilywealth 非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