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家鄉的樣子,還記得嗎?當時的村莊並不美,但村民很幸福

2020-03-17   鄉村漫步中

漫步鄉村路,暢談三農事,歡迎大家與我一同走進鄉村,共同探索農家故事。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與事,可以點擊關注鄉村漫步欄目!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二十年前家鄉的樣子,還記得嗎?當時的村莊並不美,但村民很幸福。

提起家鄉的變化,人們可能都有很多話要說,近些年來,農村的變化可謂是翻天覆地。無論是村民的生活,還是農業生產,現在都已今非昔比。

二十年前的農村胡同

回想起二十年前家鄉的樣子,對此筆者也是感慨萬千!

1,記得那時候村裡面剛剛鋪上柏油路,雖然與現在相比,當時的路有點窄,兩邊的綠化也沒有現在漂亮,但當時村民們都非常的高興。「要想富,先修路」,修通了道路,大家不僅可以致富,而且也可以告別一下雨就無法外出的日子。當時村裡僅主幹道鋪上了石子、瀝青,而現在村裡的每一條街道都硬化了,而且田間的生產路也是四通八達。

農村的老公路

2,剛進入2000年的時候,當時大家基本上還是半人工收割小麥,用收割機把小麥割倒,然後再把小麥拉到一起進行脫粒。這樣雖然比之前(一鐮刀一鐮刀地割麥子)省了不少體力,但比起現在仍是很辛苦的。

3,二十年前,人們吃得最多的就是饅頭、白菜、蘿蔔和腌制的老鹹菜。偶爾也會吃頓肉,但每次吃肉的時候,看著碗里為數不多的肉片,基本上直到最後一口,才捨得把肉全部吞下。那個時候,人們早已經吃喝不愁了,雖然當時的飯菜並不豐盛,但從長輩的言語中也可以感覺到,他們對此已經很知足了。

以前在街上吃飯的孩子

4,在二十年前,我們家剛剛蓋了新房子,是用紅磚砌的牆,裡面用水泥粉刷了一遍,地面也是水泥地面。雖然沒有如今的房子漂亮,但是與之前的土坯房相比,這已經十分「高大上」了。

以前農民打場


與現在相比,當時的村莊並不美,但是村民們卻很幸福:

首先,當時農村的商業化程度不高,農民朋友在經濟上的壓力也比較小。農民朋友種幾畝地,平時再外出干點活,這完全可以讓整個家庭衣食無憂。與現在相比,當時的房屋、街道、家具等並不是太漂亮,但是農民需要用錢的地方也比現在少。那個時候村裡的攀比比較少,農民朋友的生活壓力也比較小,所以大家都感覺到很幸福。

辛苦卻幸福的農民

其次,當時正處於農村物質文明建設,快速發展的時期,對農民朋友來說,很多東西都是新鮮的、先進的,同時也是幸福的。比如大家從吃玉米面窩窩頭,發展到了可以經常吃白面饅頭;從全部需要人工收割莊稼,發展到了可以用機器代替部分體力勞動;泥濘的街道,也變成了當時的柏油路……這一切都讓當時的人們感到滿足和幸福。因此,大家對於體力勞動的解放、物質生活的豐富……這每一點點的進步,都會讓當時的農民感覺到非常幸福。


農村的老房子


總之,近幾十年來,很多人的家鄉都發生了大的變化,村民的生活也變得越來越好,這些成就都是農民雙手創造的。未來的幸福生活,將由我們來創造,因此大家要繼續發揚長輩那種吃苦耐勞的精神。在你的記憶中,自己的家鄉有何變化呢?對於家鄉的變化,你有什麼樣的感想呢?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分享自己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