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藝薦榜之「書」:波伏瓦記錄下薩特的最後十年

2019-10-02     北青藝評

1

日本色氣

作者: [日] 九鬼周造、阿部次郎

出版社: 一頁folio |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19-9-6

「意氣」「色氣」與「粹」,日本文化中獨有的審美理論和身體話語,其初見於江戶時代,誕生於町人階層,脫胎於女性身體美學。本書收錄九鬼周造《「意氣」的構造》與阿部次郎《德川時代的文藝與色道》,兩位日本哲學家以橫跨美學、語言學、心理學、社會學和文學的跨界研究角度,從江戶時代的風俗、衣裝、文學,到身體話語與情愛關係,解讀日本文化中極具獨創性與先鋒性的美學觀、身體觀與情愛論。

2

告別的儀式

作者: [法]西蒙娜·德·波伏瓦

出版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

出版年: 2019-9

《告別的儀式》是法國思想家西蒙娜?德?波伏瓦記錄下的讓-保羅?薩特生命中的最後十年,以白描的手法近距離地刻畫了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薩特晚年的日常生活,他為之奮鬥到最後一刻的事業,以及他面對疾病和死亡的態度。

3

何為真正生活

作者: [法] 阿蘭·巴迪歐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 2019-8

阿蘭•巴迪歐,法國當代著名哲學家,歐洲研究院教授,曾任巴黎高等師範學院哲學主席。《何為真正生活》收錄了阿蘭·巴迪歐面向年輕人的三個講座,探討了當代青年與真正的生活之間的關係。《我如此了解你們……》很大程度上是《何為真正生活》的延續,巴迪歐在其中探討了年輕人如何去認識和理解我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

4

那些憂傷的年輕人

作者: 許知遠

出版社: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出版年: 2019-9

本書是許知遠早年的代表作,長銷近二十年。書里的篇章是作者在星巴克咖啡館、北大校園的男生宿舍等地方寫下的讀書隨想和讀書筆記,充滿了年輕人對人類文明的嚮往,憧憬著融入偉大靈魂散發出的光輝,與此同時,他面對既豐富又單調的社會,一次次剖析自己的內心,確定理想和現實之間的距離,尋找自己的歷史坐標。書中表現出對個人獨特性的堅持,對封閉、自溺的小世界的警惕,對年輕一代頗有啟發。

5

大夢無疆

作者: [以]西蒙·佩雷斯

出版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

出版年: 2019-9

該書是二十世紀傑出的政治家、以色列前任總理、總統及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西蒙?佩雷斯的自傳,也是他的遺作,就在完成這部作品的幾周後,他與世長辭。在《大夢無疆》中,佩雷斯從親歷者、決策者和見證人的角度,記錄了以色列的建國曆程,完整再現以色列國家歷史上幾乎所有的決定性時刻,以及中東和全球的重大事件。他的第一手材料,各種幕後不為人所知的信息、決策和指令,是對這些重大歷史事件的最好註解。

6

我的奮鬥3

作者: [挪威]卡爾·奧韋·克瑙斯高

出版社: 理想國丨上海三聯書店

出版年: 2019-8

「充滿意義,毫無意義,充滿意義,毫無意義,這就是貫穿在我們生活當中的波浪,構築了生命基音的刺激和興奮。」本書是自傳小說《我的奮鬥》系列的第三部,講述了主角卡爾?奧韋在已然失落的童年生活中所經歷的恐懼、挫敗、喜悅和成長。不同於前兩部作品相對複雜的結構,在回溯童年時,作者選擇遵循時間的脈絡,儘可能忠實地重現了記憶中的那個「極其敏銳的耳朵」所聽到的一切。

7

到婚禮去

作者: [英] 約翰·伯格

出版社: 理想國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 2019-10

約翰·伯格也是會寫小說的!分隔兩地多年的父親和母親,同時穿越整個歐洲,前往女兒的婚禮。美麗又活潑的妮農,愛上了年輕的義大利人吉諾。她二十三歲,將死於愛滋病。隨著婚期的行近,妮農和吉諾的故事鋪陳開來。在婚禮的那天,妮農會脫下鞋與吉諾共舞:他們會一直跳舞,仿佛他們永不會疲憊,仿佛他們的幸福是永恆的,仿佛死亡永遠無法觸碰到他們。《到婚禮去》是這樣的一部小說,它關於巨大的心碎,升騰的希望,而在一切之上,是愛戰勝了死亡。

8

遊藝黑白

作者: 焦元溥

出版社: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 2019-10

本書以訪談的形式書寫音樂史,梳理二十世紀至今的鋼琴演奏史、學派與風格變化。全書共四冊,計107萬字,收錄106篇訪問,是焦元溥耗時20年,追蹤世界108位鋼琴家、109位音樂家的訪問實錄,聚焦的鋼琴家來自各學派、文化、地域、種族、年代,代表了當今鋼琴演奏領域的最高水準,為了儘可能呈現多元面貌,作者還訪問了數位古鋼琴名家。

本文系獨家原創內容,編輯:羅皓菱。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iRmj20BMH2_cNUgigl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