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裡的新質生產力,你知道多少?

2024-10-11     東方網

作為大眾感知生活「便利度」最高的城市,「便利店」是上海街頭的一張特殊「城市微名片」。在上海無論是便利店總數、24小時營業的門店數還是24小時營業的門店占比均位列全國首位。

普陀區企業上海福滿家便利有限公司所經營的便利店品牌「全家 Family Mart」就是其中之一,在上海,其門店數已經超過了1500家,除了部分位於地鐵站內、寫字樓內的門店,沿街店鋪基本都已實現24小時營業「不打烊」,為市民提供隨時隨地的便利與休憩溫情。

門店的增多、服務的延時,讓便利店走上了「全場景、差異化」的經營策略,也對便利店的持續經營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全家便利店,用全方位的「數字化」新質生產力來為服務提質增效,是企業最近耕耘的新道路,一起去看看。

王雨涵是全家便利店(梅川路四店)的店長,訂貨是他每天必做,也是對門店經營來說最為重要的一件事。在數字化管理系統推廣之前,他的每日訂貨需要通過一個個商品依次掃碼、再對應輸入數量來完成,耗時且費力。「如今,我只需要拿出iPad,在全家內部的數字訂貨平台上,像網購一樣選商品即可。」王雨涵告訴記者,省時省力了,節約下來的時間自己可以花更多心思在門店的特色服務創新上。

記者了解到,全家推出了「全家管家」數字化管理平台,訂貨庫存管理、銷量分析、門店管理、區域管理、數據分析等多項業務功能都實現了「一網集成」,提升了員工的「生產力」。比如,原先一位經營指導員全靠線下走訪,一人只能管理8家門店,現在通過數字化技術,線上數據的聯動高效,一位經營指導員有望增能,管理12家門店以上。

除了在員工內部管理上,全家在針對消費者的服務創新上也不斷拓展「新質生產力」。上海福滿家便利有限公司助理總裁童偉國介紹:「目前正在通過AI技術實現精準營銷,在全家的自有APP上為會員提供個性化的精準選品、產品推介。一方面可以提升消費者的服務體驗,另一方面也可以減輕各門店的訂貨難度,減少庫存,從而多方面實現降本增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fb5afec64036a9c28d5d28c0a656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