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經濟思想研究中心研究一部主任顧嚴:消費呈現「豐」「衣」「足」「實」新趨勢和新亮點

2024-05-14     中國經濟時報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郭錦輝

去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今年3月召開的全國兩會、4月底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都對消費發展作出了重要部署。習近平經濟思想研究中心研究一部主任顧嚴認為,在今年經濟實現良好開局、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中,消費彰顯了基礎性力量,發揮了基礎性作用。今年一季度,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3.7%,呈現出「豐」「衣」「足」「實」的新趨勢和新亮點。

「豐」,即消費場景更加豐富,這體現了消費供給側的加快恢復。2022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創新消費場景」,今年4月底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進一步強調「要創造更多消費場景」,這抓住了消費場景率先恢復和豐富發展的趨勢特徵。從歲末年初的「爾濱冰雪游」到3月以來的「天水麻辣燙」,「淄博燒烤」式的以「吃」引「游」場景在疊代。在這類場景中,消費品本身價值量並不高,但產生了數倍至十數倍的「乘數效應」,特別是對服務消費的帶動。消費場景的豐富為服務消費的釋放提供了平台,也為消費在結構轉換中持續發展提供了新的動能。一季度,全國服務零售額增長率達到10%,比商品零售高出6個百分點;居民服務性消費支出占比達到43.3%,同比提高了1.6個百分點。

「衣」,即新型衣裝消費十分亮眼,這體現了消費需求的升級趨勢。去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積極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相關部署中,特別提到了國貨「潮品」。得益於文化的賦能,服裝類的國貨「潮品」網絡零售額成倍增長,國風IP的服裝和穿戴類產品走俏「消博會」。同時,智能化的可穿戴裝備受到青睞。傳統服裝消費在向文化與科技雙重賦能的新型衣裝消費升級中,孕育了新的動能。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衣著消費支出同比增長12.4%,比人均消費支出快4.1個百分點;穿類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2.1%,比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快0.5個百分點。

圖片來源/攝圖網授權

「足」,即始於足下的消費進一步釋放,這體現了消費者對休閒和健康的更高追求。在去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的新的消費增長點中,還包括文娛旅遊和體育賽事。這類消費順應了美好生活需要的新變化,正在形成消費新動力。今年一季度,國內旅遊人數和遊客總花費同比增長都在20%左右,旅遊業復甦正在從客流恢復到消費恢復,還呈現出從大城市向中小城市擴散的特徵,有力帶動了餐飲、住宿、購物、娛樂等消費。同期,平均每周舉辦三場馬拉松賽事,體育消費保持了較快增長。此類消費對相關製造行業也有較強的促進作用。一季度,消費品製造業利潤同比增長10.9%,有利於行業投資信心的恢復,進而形成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的「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實」,即消費恢復較為堅實,這體現了消費發展的穩健性和可持續性。去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推動消費從疫後恢復轉向持續擴大」。這一重要判斷和部署,在今年一季度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從消費自身來看,與疫後初期相比,消費的「報復性增長」轉為更加穩健的理性增長,各方面恢復相對均衡,消費者信心指數今年1—3月逐月提高。從影響消費的因素來看,居民收入增長「跑」贏GDP增長、就業總體穩定、3—4月製造業PMI連續處於50%以上的擴張區間,表明經營預期有好轉、市場信心在回升。消費正在從疫情造成的「疤痕效應」中走出來,越來越多的居民有意願、有信心、有能力也有潛力消費。

顧嚴認為,展望全年,消費將呈現出繼續恢復向好的發展趨勢。一方面是政策給力。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積極擴大國內需求,落實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通過汽車換「能」、家電換「智」、家裝廚衛「煥新」等,總規模約1萬億元的需求將加快釋放。另一方面是基本面蓄力。我國經濟回升向好、持續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一季度呈現出來的發展韌性將延續到更長時期,將為消費發展築牢堅實根基、提供不竭動力。

總 監製丨王 輝車海剛

監製丨李丕光王彧 劉衛民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谷 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efee23abbc8f67498a9d1c2e865eed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