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過門石(也叫門檻石),大家一貫持有深深的怨念。
裝修就是為了房子好看,為什麼非要多這麼一塊丑爆了的石頭?
不想要吧?裝修公司極力推薦,而且別家也都裝了,作為吃瓜群眾的你,也害怕不裝真帶來什麼嚴重的後果。
所以,為什麼要有過門石?
你要問裝修公司這個問題,除了防水,恐怕他們只會給你一個什麼區分空間的理由。
確實,這算是它的一個作用。可是這個理由實在太沒有說服力了,因為很多人追求的恰恰是不要區分空間,而是要看起來像一個整體。
這樣區分空間,確定真的很好看嗎?
沒告訴你的其他理由,其實是關於工藝的問題。
一般地面裝修,廚衛都是貼地磚的,而客廳、臥室等房間可能是全貼地磚,也可能全鋪木地板,還可能是木地板+地磚。
不管是哪種搭配,通鋪都具有一定的工藝難度,需要用過門石(或者扣條)來過渡。
大體有這三種搭配的形式:
木地板+地磚
木地板和地磚之間用過門石,主要有兩個作用:
一是解決高度差問題。一般地磚是在裝修前期瓦工鋪貼的,而木地板是裝修最後由商家鋪設的。如果地面找平不好,或者前期沒有確定好地板的厚度,很容易出現兩邊高度不一樣的情況。
而我們又不可能為了這幾毫米的落差大費周章,去重新補平,這時候用過門石銜接再合適不過了。過門石磨一下做個坡度或者倒角,就能很好地解決這個高低差問題。
二是解決收口問題。就算兩邊高度一致,因為地磚和地板的材料性質不同,施工工藝不同,所以兩種材料的交界處會有縫隙,收口不太容易,這時候用過門石可讓收口變得簡單一點。
當然如果師傅手藝好,裁切非常精準的話,也可以不用過門石,讓地磚和地板直接拼出一道筆直的線條。
全地磚
屋子裡全地磚,不想用過門石,那就要通鋪了。
通鋪確實好看啊,尤其小房子選擇通鋪,會給人一種很大的感覺。
可是工人師傅都不樂意通鋪,因為施工起來太麻煩了。另外你也可能不太樂意,因為人工費和材料費都要增加。
為了好看,採用通鋪,不同空間的瓷磚是需要完全對縫的。
可要真正實現對縫,又談何容易呢。首先前期需要很精確的圖紙規劃,而圖紙說明也只是理論工程,實際中縫隙只要稍微錯了幾毫米,對縫就不可能實現。而且就算對縫了,可能房間兩邊靠牆的地磚都需要裁切,損耗太大了。
如果加一塊過門石,就不用考慮對縫的問題,各自房間鋪自己的,施工就方便許多。
全地板
鋪瓷磚需要留縫,木地板則不同。現在木地板大都採用了鎖扣,可以實現無縫銜接,不存在對縫問題。
雖說地板比地磚更容易實現通鋪,但也很考驗工藝,而且遇牆也要裁切地板。
地板通鋪
地板通鋪
有個討巧的辦法是:不通鋪,可以一個房間橫鋪,另一個房間豎鋪,這樣就好鋪多了,可以少裁一些地板,還能區分空間。
當地板之間有縫,不會用過門石來銜接,而是用扣條來遮蓋,也稱之為壓條。
除了過渡門口,用過門石還有個最重要的理由:
「防水」
沒做乾濕分離的衛生間,不管衛生間外的地面是什麼材質,都要用過門石。
因為衛生間地面是經常有水的地方,為了防止水流到其他空間,衛生間的地面高度都比其他空間低。
這也導致了,衛生間地面水多的時候,水容易從側面滲透到客廳的地板或地磚底部。所以要在衛生間門口做過門石,並且比衛生間地面高出一些,以保持衛生間防水的完整性。
衛生間門口的,最好再做一個止水墩,可以起到雙保險的作用,防止水從過門石下邊滲過去。
要先做止水墩,再做過門石。止水墩用水泥砂漿或防水砂漿砌築都行。高於地面1~2cm即可,過高的話,上面再加過門石,高差就會很大,不好看。
過門石有兩種,一字型和倒U型。倒U型的過門石和止水墩是絕配,能起到絕好的防水效果。過門石的下面和側面,建議多刷一層防水。
門套和過門石的安裝順序是,先過門石再門套。門套是安置在過門石上,而不是直接接觸地面,這樣才能保證水不會從門套處滲出。
而且,過門石的左右兩端,和牆之間要堵嚴實,確保不從門口位置漏水。
過門石兩端未堵嚴實
止水墩、門檻石、門套全部完工後,所有銜接處的縫隙要封上玻璃膠。
實在不想用過門石怎麼辦?
僅僅是過渡空間的話,不用也可以!
如果房間不存在高低差,師傅手藝也好,能實現通鋪或者無縫拼接再好不過了。
或者,用別的東西來代替過門石。
木地板與木地板之間本來就不用過門石,而是用扣條的,這個我們都知道了。
其實木地板與地磚之間也可以扣條來遮縫。差不多是現在的主流做法,最好選擇同地板顏色一樣或者接近的實木扣條或者銅扣條,會美觀很多。
扣條和地板顏色接近
扣條和瓷磚顏色接近
不過扣條也有一個小小的缺點,對於習慣走路踩扣條的人來說,扣條著實有些礙事,還可能被踩壞。
關於衛生間,如果做了乾濕分離(比如淋浴房),且地漏位置靠里,水很難流到衛生間門口處,那麼也可以用扣條代替過門石。
如果衛生間沒做乾濕分離,水容易到門口,最好還是用過門石。扣條不具備過門石那樣好的防水效果。
除了扣條,能夠替代過門石的還有:
木地板直接橫過來,很好看。
瓷磚,家裡裝修一般都有剩下的瓷磚,可以裁出與門洞大小一致的瓷磚充當過門石。
或者用花磚、馬賽克磚。
在衛生間門口,有人會把瓷磚切割一下,代替過門石來防水(因為瓷磚釉面是防水的):
嗯,這樣確實可以防水,但是不建議。
一方面因為瓷磚太薄,不太好施工;另一方面瓷磚容易做得高了,會絆人,而且瓷磚無法像石頭一樣磨邊做斜坡或倒角(那樣會磨掉釉面)。
過門石、扣條怎麼挑選?
過門石
如果決定裝過門石,首先當然要挑選好看且適合的了。
常見的石材有大理石和花崗石兩種。
大理石質地細膩、比較好看。缺點是比較脆,易損傷,一般都要在後面加鋼條和絲網,這也導致了它的成本比較高。
花崗石顏值比大理石稍低一些,但更堅硬、耐磨,適合實用主義者。
過門石標準尺寸800mm*150mm,大理石價格大概70~100元,花崗石價格大概30~50元。
關於顏色,如果有與鄰近地磚相似顏色的過門石,那再好不過了。
也可以選擇和門套接近的顏色。
關於施工,在地板和地磚之間用過門石,過門石可能會高於地板地面。如果僅僅是略高,可以將過門石與地板銜接的那邊磨成一個小斜坡,以平滑過渡。
如果高低差太大,最好加扣條來平衡這個高差,防止磨損地板,導致地板翹邊。
扣條
扣條的材料有很多種,有銅的、不鏽鋼的、塑鋼的、鋁合金的、實木的、PVC的……
扣條形狀也有很多種,有U型的、L型的,還有平的、高低差的……
L型扣條
像廚房和餐廳門口等存在高低差的地方,可以選用專門過渡高低差的扣條。
連扣條都覺得丑怎麼辦?
常規的做法,扣條比地板和瓷磚都稍微高一些,兼顧保護兩邊,但這樣的扣條較寬,有人覺得不太好看。
比較寬的扣條
於是有了正流行的銅條做法——
看上去比扣條精緻一些,插在縫中間,兩邊地面齊平銅條,很美觀。
銅條也可以用在衛生間,但防水性不及過門石,所以只能用在乾濕分離的衛生間門口。這種銅條一般是L型,安裝完成後要比衛生間地磚高0.5~1cm,防止水溢出去。
地磚、地板都會和銅條之間留有縫隙,地磚縫需要用填縫劑,地板縫需要打玻璃膠。
或者用Z型的銅條,可以擋住一邊的地板縫,省去了打玻璃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