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劉娜
閒時花開 (ID:xsha369)
世間痴男女,誰能過情關。
有些情,躲藏在隱秘角落裡,知者寥寥卻似山崩地裂。
有些情,曝光於大庭廣眾下,眾人圍觀終成醜聞笑料。
6月2日,石家莊街頭,上演了一出熱心群眾幫原配捉小三的爽劇事件。
事件本身並不複雜:
一女子帶著一兒一女兩個孩子,走在馬路上,卻當面撞見了開著自家車載著小三的丈夫。
女子上前,把胳膊伸進車窗里,一把抓住坐在副駕駛座上的小三的頭髮,丈夫見狀試圖開車逃跑,逼妻子趕緊鬆手。
誰知惱羞成怒的妻子就是不放手。
丈夫突然猛地加速,「掛」著妻子開了二三十米遠,看得圍觀群眾心驚肉跳,紛紛驚呼。
大概是怕出人命,丈夫最後還是把車停了下來。
丈夫停車後,強烈要求妻子鬆開小三的頭髮,說有事兒上車說,或回家說,妻子執拗地說:
「我就在這會兒說,我不和你回家,回家你就要打我,你打我的還少嗎?」
圍觀群眾上前後,妻子拽著小三的頭髮,一邊悲憤地說事情原委,一邊逼丈夫下車:
「倆孩子多大了?我給過你多少機會了?我一邊上班一邊擺夜市,這車還是我給你買的!你竟然拿去養小三?」
圍觀群眾一聽,都非常氣憤,紛紛譴責丈夫「軟飯硬吃,養小三不要臉」,並第一時間報了警。
妻子讓熱心群眾幫她錄視頻取證,逼丈夫答應離婚條件:「房子車子,還有老家的一套房子,給我,倆孩子必須跟著我!」
被逼下車的丈夫只好承諾:「都給你,都給你,都給你行了吧。」
然後,熱心群眾一起把小三拖下了車,聞訊趕來的警察疏散了現場,把各方當事人帶回了派出所。
事情到此告一段落,但中間兩個細節,我看得五味雜陳:
一個細節是:
丈夫加速開車,「掛」著妻子非常危險地跑了二三十米時,他和妻子生的一兒一女,就在旁邊看著。
兩個孩子嚇得哇哇大哭,不停地喊「爸爸媽媽」。
撕心裂肺地哭喊聲,隔著螢幕讓人心痛。
如果丈夫沒有及時剎車,開得再快一點兒,或者再遠一點兒,妻子就有可能被捲入車輪下。
那麼,他們的兩個孩子會親眼目睹「出軌父親開車謀殺親生母親」的人間慘案。
不敢想像,這將給兩個年幼的孩子,留下怎樣的成長噩夢和心理陰影。
另一個細節是:
這件事的整個過程,從妻子拽小三頭髮被丈夫拖走,到眾人合力把小三從車上拽下來,兩個孩子一直站在旁邊圍觀。
母親的憤怒和哭泣,父親的猥瑣和醜陋,小三的掙扎和被毆,眾人的幫腔和怒罵……
一一映入了兩個年幼孩子驚恐的眼神里。
他們如何看待父母關係,又如何從這裡出發理解愛情與婚姻、家庭和社會?
心理學上有句話是:
父母的每一場戰爭,都是對孩子原始信任的一次破壞。
孩子從父母最糟糕的樣子裡,漸漸丟失了對親密、對愛情、對婚姻、對社會、對他人的信賴感與安全感。
恰恰因為這,看到石家莊街頭打小三的視頻,看到評論區里很多人糾結於,到底是小三該打還是原配彪悍,熱心群眾到底是見義勇為,還是踩了法律紅線……
我的第一反應,是真想鑽進螢幕,重返現場,帶離那兩個孩子逃跑,不讓他們這麼早就見證父母戰爭的齷齪和暴戾。
也恰恰是因為這,我更想通過這場看似爽劇的熱鬧,和更多朋友分享夫妻戰爭的5個思辨:
第一,不共情小三,但不意味著打小三是對的。
小三被原配扯頭髮,被熱心群眾合力拖出車,猶如過街老鼠被全城人指指點點……
我只想說:
她活該。
她知道男人有家庭有孩子,她還恬不知恥地去淪為第三者,還把自己所謂的愛情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她有什麼好同情?
但,我不同情小三,不代表我支持原配打小三。
原配打小三雖然解氣解恨,但不值得。
尤其是石家莊這場事件的原配,如果跟車奔跑中被丈夫軋死了,連自己的命搭進去了,兩個年幼的孩子怎麼辦?
何況,原配打小三, 雖然占據了道德高地,但很容易踩到法律紅線,涉嫌侵犯他人名譽權,或犯下侮辱人格罪名。
另外:
小三固然該打,但罪魁禍首是男人。
相比打小三,髮妻們最該瞄準的是渣男:
動用一切可動用的關係、方法和智慧,在離婚時想辦法把渣男吃干抹凈,才是有本事的女人。
第二,當潑婦很難堪,但太優雅會很慘。
石家莊事件中,我不支持原配打小三,但我又覺得她把家醜搞得如此興師動眾,也不失為一種策略。
就像我在《男局長和女經理的醜聞:髮妻是個狠人》 (點擊查看) 中,所表達的那樣:
搞臭渣男是一步難言體面的險棋,但也是被逼無奈下的自救和自保。
石家莊事件中的髮妻,不僅遭遇丈夫出軌,還曾遭遇丈夫家暴。
她街頭捉姦,看似彪悍又不體面,但武漢那個體面媽媽的自殺,反而提醒我們:
一味的體面和隱忍,並不是好事兒。
有時候,好女人要有潑婦精神。
因為撒潑和耍賴的原始手段,不好看,但好使。
作為婚姻中的受害者,石家莊這個髮妻,用自揭膿瘡的方式,把家醜搞大,既 贏得了輿論的支持,引發了公權力的關注,也保護了自己和孩子:
出軌男人要是再敢家暴動她一個指頭,別說警察不同意,網友也不會同意。
第三,不是「為了孩子不離婚」,而是「離婚後也能更好地為孩子」。
很多朋友,尤其是女性朋友,選擇在婚姻內隱忍,給自己的理由是:
為了孩子。
石家莊事件就像一面鏡子,它以極其殘酷的事實,讓我們看清:
夫妻感情破碎到無法挽救後,與其在日復一日的內耗中,讓孩子一次次親眼目睹大人之間的熱暴力和冷暴力,不如早點放過彼此,給孩子相對的寧靜。
孩子成長需要的,不是看似父母健全、實則暗戰不斷的家庭,而是相對健康、穩定、有序、有愛的環境。
這樣的環境,可以來自父母雙親,可以來自父母一方,也可以來自其他撫養者(比如外公外婆,爺爺奶奶)。
只要撫養者給予孩子穩定又足夠的愛與信賴,就很好。
第四,不是「你不夠好,所以男人才出軌」,而是「你再好,也擋不住男人出軌」。
看過石家莊事件視頻的朋友,不難得出這樣兩個結論:
第一,原配的樣貌,遠遠比小三好看。
第二,原配非常能幹,既上班又擺攤,努力賺錢,還帶兩個孩子。
即便如此,也擋不住丈夫一而再再而三出軌。
很多女人被丈夫背叛後,總愛撞牆責怪自己:「是我哪裡做的不夠好嗎?」
這種自我懷疑,會讓她們在自我嫌惡里,陷入自暴自棄,變得更加卑微去討好男人,讓出軌男人有恃無恐。
甚至更有甚者,像樊小慧兒那樣去整容,去隆胸,去減肥,用傷害自己的方式,去挽留渣男。
當膚白貌美的張雨綺,也擋不住王全安嫖娼,當賢惠持家的秦香蓮,也擋不住陳世美變心,新時代女性應秉持的認知之一:
「不是我不夠好,他才出軌。而是我再好,也擋不住渣男出軌。
既然這樣,我亭亭玉立,無畏無懼,他變質變渣,就隨他去。」
第五,不是「男人有錢就變壞」,而是「壞男人不分貧富」。
男人有錢會變壞,有沒有道理?
有。
因為,一個擁有了財富權的人,就會擁有話語權,同時有極大機率認識更優秀的異性,也會面臨更多性資源的誘惑。
無論男女。
但, 男人有錢會變壞≠男人有錢就變壞≠沒有錢的男人就不變壞。
石家莊事件中,妻子賺錢養家,還辛苦帶著倆娃,軟飯硬吃的男人,開著老婆買的車,出軌養小三。
「 軟飯男,卻是出軌者」,這種現象在婚姻中並不少見。
這是男權社會,雄性動物的一種變態復仇:
沒錢沒本事的男人,因為在婚姻中找不到存在感,就在婚外求刺激。
他看似報復了能幹持家的髮妻,但最後會因為出軌的把柄,輸得更慘:
不管男女,你沒有賺錢能力,就缺少和另一半議價的資本。
強大自己才是王道,不僅說給婚姻中的女性,也贈給婚姻中的男同胞。
最後:
當柳州出軌女經理的男局長,被組織撤職處分,當石家莊出軌小三的軟飯男,被群眾圍攻譴責,在情慾里沉浮的男女有必要看清這樣的真相:
不管是高官權貴,還是平頭百姓,都當嚴持色戒,管控淫慾,敬畏因果,修行正念,方得始終。
每天和孩子一起進步,共同見證孩子的成長
每天和孩子一起進步,共同見證孩子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