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鈴鈴、叮鈴鈴……,辦公桌上的電話急促響起。值班的李醫生,一個彈跳就跑過去接電話了。因為,這部電話幾乎只用於通知手術。電話響起,基本上就是手術的事。而在未接到通知的情況下,幾乎必定就是急診手術。
急診手術,那肯定是急的,李醫生的反應才如此快。
接通電話後,果然是急診手術。不過,要求麻醉科火速趕往急診科會診、制定搶救方案。
到了急診科,李醫生髮現-這個患者面色蒼白、煩躁、出冷汗。不用說,可以直接確定患者屬於重度失血,失血量大約800毫升到1200毫升。看著床單邊上依然在滲出的血液,如果再不及時救治,恐怕會出大事。
然而,婦科醫生的一句話,讓大家非常緊張——她們說,婦科方面沒有什麼好辦法。再說,患者的凝血也有問題了。貿然開刀,可能導致嚴重後果。
麻醉科李醫生這時也說,麻醉也是一個問題。如此低的血壓,是椎管內麻醉的禁忌。勉強上全麻,循環非常不好控制。因為,患者血容量不足,血管內都空了,血壓一旦掉下去就很難升上來。即便升上來,也是以犧牲很多周圍循環的代價換來的。周圍循環的問題繼續加重,可能誰也沒有辦法。
多學科討論,最大的優勢是,可以發揮不同學科的優勢以及制定整體搶救方案。
這時,介入科當仁不讓的說:我們科可以先上介入。等把血止住,就沒這麼急了。
說干就干,剛商量完怎麼搶救,手術室護士就推著患者往介入手術室跑了。隨後,各路專家都魚貫進入手術室。
按照感控規定,手術室內不能同時存在這麼多人。但是,大家都在忙著搶救,她也只能象徵性的阻止了一下。
隨著介入科為患者實施了雙側子宮動脈造影和雙側子宮出血動脈介入栓塞止血手術,患者的血壓穩住了。不過,也有輸血的功勞。那個時候,麻醉科已經開始輸血了。
血管里有「東西」了,這個循環就好控制了。
接下來,還要進行宮腔鏡下冷刀疤痕妊娠病灶清除術。這個手術,需要在靜脈麻醉下完成。儘管接下來的手術看上去不大、麻醉也是短小的,但誰也不敢掉以輕心,各種搶救藥、血管活性藥一應俱全,紅細胞、新鮮冰凍血漿、冷沉澱也都上了。
麻醉後,為防止患者反流誤吸,麻醉科及時為患者下了一個胃管。
為了搞清楚患者內環境紊亂到什麼程度了,血氣分析也及時跟進了。
分析結果,血液內嚴重乳酸堆積、應激性高血糖。之後,麻醉科開始了擴容糾酸以及調整血糖等操作。
手術後,患者睜開球結膜有些水腫的眼睛,恍如隔世的看著天花板。沒有任何情緒表達,但她的內心應該是在慶幸遇到了這些人。
如果單從麻醉方式上來看,也許有些人以為麻醉科是不是小題大做了:又是準備搶救藥、又是輸血、還給患者做了價格不菲的血氣分析。但是,這種危重症手術一點兒問題都不能再發生了。如果因為某個環節出了問題,就不是幾百塊錢的事了。
也許所有人都不會理解,但麻醉科自己理解就可以了。
【溫馨提示】點個關注,這裡有大量專業的醫學科普,為您揭秘手術麻醉的那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