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下稱「專項債」)是穩增長的重要政策工具,為了更好發揮這筆超3萬億元資金的效應,專項債管理將有所變革。
一些專項債項目審核權可能下放
10月8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劉蘇社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針對目前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使用、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發改委、財政部正在按照部署抓緊研究合理擴大地方政府專項債支持範圍,適當擴大用作資本金的領域、規模和比例,研究開展項目審核自主權試點,實施續建項目「綠色通道」等,儘快出台優化完善地方政府專項債管理的新舉措。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溫來成告訴第一財經,目前地方專項債項目需要最終經過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審核通過才能發行,此次兩部門研究開展項目審核自主權試點,未來可能將一些項目金額小、地方政府容易把握風險的專項債項目審核權下放到省一級發改、財政部門,這樣便於提高項目審核效率。
「而對於一些需要跨年度發行專項債籌資的續建項目,給予綠色通道,意味著這類續建項目後期發行專項債時,由於前期已經有項目實施方案、財務評價報告書、法律意見書,後續審核時可以放寬,加快審核進度。」溫來成說。
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影響,為了穩投資穩增長,近些年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規模逐年攀升,2024年新增專項債限額達到3.9萬億元,比2023年增加1000億元。專項債已經成為落實積極財政政策的重要抓手,是政府拉動投資最直接、最有效的政策工具之一。
由於近些年地方財政收入增長乏力,重大項目建設更加依賴通過專項債等籌資,因此地方都積極申報專項債項目。但實踐中一些地方在專項債項目申報時,有的項目前期準備工作不紮實,相關手續不齊全;有的虛報收入、低估成本,從而將項目包裝成收益覆蓋本息等。這也使得近些年一些專項債項目資金閒置,項目收益不及預期,甚至沒有收益,潛藏償債風險,加大地方支出壓力。
為此近些年財政部、發改委加大了對專項債項目審核力度,希望把好項目篩選的第一道關,提高專項債項目質量,從而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從專項債項目審核流程來看,在基層市縣政府相關部門按照專項債項目要求篩選出具體項目,並做好前期準備工作,由地方財政和發改部門審核通過後,將項目分別納入「地方政府債券項目庫」和「重大建設項目庫」。省級發改和財政部門會對地方上報專項債項目進行初步審核,初核通過後分別提報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相關「項目庫」。
專項債支持範圍不斷擴大
按照專項債券工作職責分工,國家發改委對地方報來專項債項目的投向領域、前期工作等進行把關,完成初步篩選後將信息推送給財政部。財政部重點從專項債項目成熟度、融資收益平衡、資金使用合規性等方面對項目加強審核把關,並最終核定下達省級專項債額度。
地方申報專項債項目數量較大,比如今年4月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僅篩選後的2024年專項債項目約3.8萬個、專項債券需求5.9萬億元左右。這一資金需求遠遠高於今年3.9萬億元的新增專項債額度。
此前多位財稅專家告訴第一財經,今年專項債項目審核更為嚴格,這也是導致今年專項債發行進度慢的原因之一。
比如,公開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地方發行新增專項債額度僅1.5萬億元,發行進度不足40%,明顯低於過去五年同期均值。今年4月和7月中央兩次要求加快專項債發行使用進度。隨著今年8月和9月專項債發行明顯加快,前三季度新增專項債發行約3.6萬億元,發債進度達到90%,剩餘約0.3萬億元專項債也基本在10月份完成發行。
財達證券副總經理胡恆松告訴第一財經,此次國家發改委提出研究開展項目審核自主權試點,意味著在一些地區或項目中,地方政府可能會獲得更大的自主權來決定項目的審核流程以及審核標準,這種權力下放可以提高地方政府申報發行地方債項目的靈活性,使其能夠根據國家最新政策對及時申報項目方案進行調整,並根據地方實際情況更快速、更有效地進行項目審核。
胡恆松認為,實施續建項目「綠色通道」將進一步優化重點建設項目審批流程,加快項目進度,確保項目能夠順利完成,防止出現「半拉子工程」,提高地方政府專項債資金使用效益,確保資金可以落到實處。
除此之外,今年7月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合理擴大地方政府專項債支持範圍,適當擴大用作資本金的領域、規模、比例。而這一工作財政部和國家發改委正抓緊研究部署。
「總體來看,這些正在研究的專項債新措施,目的是提高地方政府在項目審批和資金使用方面的效率,加快項目建設進度,推動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從而促進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胡恆松說。
近些年專項債支持範圍不斷擴大,比如今年專項債券支持範圍增加了獨立新型儲能、重點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等領域。
劉蘇社在上述會上表示,下一步研究將老舊街區(老舊廠區)改造等有一定收益的城市更新項目納入地方政府專項債支持範圍。國家發改委主任鄭柵潔在會上介紹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時稱,可運用專項債券等支持盤活存量閒置土地。
近些年專項債用作項目資本金的範圍也在逐步拓寬,不過根據民生銀行研究院整理的數據,前三季度新增專項債資金中用作項目資本金比重為9.8%,這與政策允許最高可達25%的比例存在差距,也折射專項債用作項目資本金政策沒有用足,因此下一步專項債用作資本金範圍和比例將進一步擴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