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癌
今天的節目出現了兩份特別的檔案:1號檔案病例顯示患者出現了查不清原因的腰椎間盤突發癌變,而2號檔案卻顯示患者因為來路不明的胸腔積液導致死亡,這兩個看似毫無關聯的疾病,卻來源於同一個危險的病灶。究竟這些可疑的癌細胞是從哪裡來的呢?這種可怕的疾病又會是什麼呢?
蹊蹺「怪病」背後的真兇原來就是——
甲狀腺癌!這個被大眾一直冠以「溫柔癌」「幸福癌」的甲狀腺疾病!
甲狀腺癌因病程長、發展緩慢、症狀輕、不易發現而被稱為「懶癌」,可同樣是甲狀腺癌,有的人活了幾十年,而有人活不過半年,有的人輕鬆切除,有的人轉移全身多個器官,這是為什麼呢?
專家告訴我們癌就是癌,不會因為戴上善良的面具就變得不再有危險,所謂的」幸福癌「一旦變臉它的恐怖程度遠遠超出大家的想像,甚至直接威脅生命!
甲狀腺癌在所有癌症中的占比是
5.12%,排名第七位,遠遠超過了常見的宮頸癌和胰腺癌。
常見的甲狀腺癌類型:分化型甲狀腺癌:甲狀腺乳頭狀癌、甲狀腺濾泡狀癌,它們預後較好;未分化型甲狀腺癌,惡性程度非常高,甚至比「癌王」胰腺癌的惡性程度還要高,它在所有甲狀腺癌中占2%,生存率僅有3~6個月。
問
甲狀腺癌和哪些人群更密切?
1
——偏愛65歲中老人人群。
2
——偏愛女性。甲狀腺癌女性發病率約是男性的3-4倍,女性患者遠遠高於男性患病,但男性如果患甲狀腺癌一般病情較重。
1
危險信號1:頸部包塊
甲狀腺主要在氣管兩側,像蝴蝶一樣,也就是平時我們打領帶領結的位置。如果我們吞咽時發現脖子上有活動的鼓包,需要到醫院做頸部B超。
2
危險信號2:憋氣
造成憋氣的原因有很多,當排除其他因素後,可以考慮是否是甲狀腺結節壓迫了氣管造成的憋氣。
3
危險信號3:聲音嘶啞
甲狀腺的後方是負責說話的喉返神經,如果甲狀腺結節侵犯到喉返神經,會出現聲音嘶啞,且會持續存在。
專家指出,治療「懶癌」不能懶,這種可能在人體內蟄伏數年不爆發的惡性腫瘤雖然有著可怕的一面,但是它的早期症狀往往都表現在脖子上,看得見摸得著,常規的體檢更是排查它的好辦法,危險或者是安全往往取決於對它的重視程度!
初步自測結節的小妙招
第一步:
找到頸部領帶打結的位置
第二步:
做吞咽動作,看是否有活動的包塊跟著上下移動
如果發現有可疑的包塊,最好到醫院做三項檢查:
甲狀腺超聲,
可判斷是否有結節、良惡性、大小以及位置。
甲狀腺功能檢查,
可判斷是否有甲狀腺炎症、甲亢和甲減。甲亢表現為脾氣暴躁、能吃、消瘦;甲減表現為疲勞、睏倦、不愛吃、發胖。
甲狀腺腫瘤指標,
主要看降鈣素,如果它偏高一定要警惕髓樣癌。
良性結節建議6~12個月複查一次;良惡性不好判斷的結節,需要3~6個月複查一次。
當甲狀腺結節已經存在,不要害怕,專家還有四步簡單有效的排查方法教給大家。
1
第一步,看大小
都是良性結節,大的要比小的更危險。
2
第二步,看軟硬
腫物質地可以分為軟、中等、硬三類,惡性腫瘤一般質地較硬,但根據不同病理類型,軟硬度亦可表現不一。一般來說軟的要比硬的相對安全。
3
第三步,看形狀
惡性結節通常包膜不完整,形狀不規則,局部成角或呈蟹足樣。良性結節通常形狀規則,包膜完整,但也有些形狀規則的結節術後病理可能會提示惡性結節,如甲狀腺濾泡癌。
4
第四步,看位置
靠近甲狀腺後背膜的結節要重視,因為臨近喉返神經容易出現喉返神經侵犯出現聲帶麻痹。
甲狀腺癌變誘發因素:
輻射、遺傳因素、肥胖、碘攝入量。
肥胖與很多疾病相關,肥胖患者甲狀腺癌的發病率也會增加,如果
BMI指數超過30,甲狀腺癌的發病率比普通人高9%。
碘攝入是利大於弊的,我們需要每天攝入適量的碘,官方推薦每日的碘攝入量:
成人150微克/天,兒童3-14周歲90-120微克/天。
文章來源於:北京衛視養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