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歲重陽,今又重陽。
10月11日,農曆九月初九,
2024年的重陽節來了。
今天小編為您整理了
一些與重陽節有關的內容
在這個「九九」之節,
祝所願所愛皆「長長久久」。
重陽節·這些事情要知道
來歷
古人將「九」定為「陽數」,九月初九,兩九相重,故曰「重陽」,也叫「重九」。又因「九九」與「久久」同音,取長久長壽之意,所以古人認為這是個特別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九月初九這天成為節日,可以追溯到漢代,到了唐代被正式定名為重陽節,沿襲至今。
習俗
飲菊花酒
「九月九,飲菊酒,人共菊花醉重陽。」菊花酒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這個時節,菊花正盛,人們賞菊、戴菊、飲菊、食菊,可以說「無菊不重陽」。
食花糕
因「糕」與「高」同音,古人認為吃重陽花糕能「百事俱高」。據《西京雜記》記載,漢代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餌之俗,餌就是古代的花糕。
登高
九月九正值仲秋時節,秋高氣爽。人們於重陽登高,在時令上是最合適不過的。立於山巔,把酒臨風,心中定然別有一番滋味。
插茱萸
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天插茱萸可辟邪求吉,或佩戴於臂,或插於髮髻,或製成香囊香袋隨身攜帶。
孝親敬老 多多陪伴
這麼多的老年人,如何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需要全社會共同的努力。 之於個人,不如就從我們生命中最親近、最重要的老年人——父母——開始吧。
我們都曾見過父母之愛的模樣, 它是孟郊詩中的「慈母線」,是朱自清文里的「背影」,是無數作家筆下一次次的「牽衣送」和「倚閣望」。
「白髮催年老,青陽逼歲除。」而今,父母老去,我們又可以做點什麼?
我們可以 「常回家看看」,可以 「儘量不讓他們因為你的臉色變得小心翼翼」,可以 「接納他們的衰老、疾病、孩子氣,因為接納他們,就是接納未來的自己」。
我們還可以 「小孝孝於家,大孝忠於國」,還可以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還可以 「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
如果說孝親是「德之本」,是「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那麼敬老,就是一個文明社會的人倫常情、道德標的。
我們在重陽這天,追溯孝親敬老這一崇尚千年的傳統,感悟凝結在時光和生命里的重量。
然而, 孝親敬老又豈能依賴某個特定日子的提醒,它理應根植於骨血、銘刻於此心、踐行於每日。
此刻,如果你在父母身邊,記得給他們一個擁抱,對他們道一聲感謝。
此刻,如果你在異鄉奮鬥,可以拿起手機,給他們發一條信息,打一通電話,說一說想念。
金秋喜逢長久日,願君如意長安康。
西安市老年人的優待福利
1. 免費體檢
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可以享受每年一次的免費體檢。老年人需持身份證前往居住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體檢。
2. 老年乘車IC卡
7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
免費乘坐公交和地鐵:持「西安市老年人優待證」的7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可免費乘坐西安市公交總公司及巴士公司所屬線路公交車,在非尖峰時段免費乘坐地鐵。
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
免費遊覽旅遊景點:持「西安市老年人優待證」的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可免費遊覽市及區縣所屬旅遊景點。
3. 就醫優惠
7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
就醫免繳挂號費:持「西安市老年人優待證」的7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就醫免繳挂號費。
4. 老年優待證辦理
辦理條件
西安市戶籍人口及長期居住在西安市,年滿65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均可免費辦理「西安市老年人優待證」。
所需資料
西安市戶籍老年人:持身份證原件。
西安市以外戶籍老年人:持身份證原件、居住證原件或物業出具的居住證明原件。
辦理流程
老年人持身份證原件,到任一辦證服務點辦理,立等可取。
5. 其他優待
免費進入公園和博物館:老年人憑「西安市老年人優待證」,可免費進入國有或國家投資為主體的公園、旅遊景點、風景名勝區、博物館、紀念館等。
6. 高齡老人生活保健補貼
90-99周歲高齡老人:每人每月發給不低於50元的生活保健補貼。
100周歲及以上高齡老人:每人每月發給不低於100元的生活保健補貼。
最後
小編想與大家分享一篇作品
祝福父母
身體健康 福壽安康
《 抱著父親回故鄉》
(節選)作者丨劉醒龍
抱著父親。
我走在回故鄉的路上。
我很清楚,自己抱過父親的次數。哪怕自己是天下最弱智的兒子,哪怕自己存心想弄錯,也不會有出現差錯的可能。因為,這是我平生第一次抱起父親,也是我最後一次抱起父親。
父親像一朵朝雲,逍遙地飄蕩在我的懷裡。童年時代,父親總在外面忙忙碌碌,一年當中見不上幾次,剛剛邁進家門,轉過身來就會消失在租住的農舍外面的梧桐樹下。
長大之後,遇到人生中的某個關隘苦苦難渡時,父親一改總是用學名叫我的習慣,忽然一聲聲呼喚著乳名,讓我的胸膛感覺到一種從未有過的溫厚。那時的父親,則像是穿堂而過的陣陣晚風。
父親像一隻圓潤的家鄉魚丸,而且是在遠離江畔湖鄉的大山深處,在滾滾的沸水中,既不浮起,也不沉底,在水體中段舒緩徘徊的那一種。父親曾抱怨我的刀功不力,滿鍋小丸子,能達到如此境界的少之又少。抱著父親,我才明白,能在沸水中保持平靜是何等的性情之美。
懷抱中的父親,更像一枚五分硬幣。那是小時候我們的壓歲錢。父親親手遞上的,是堅硬,是柔軟,是渴望,是滿足,如此種種,百般親情,盡在其中。
父親抱過我多少次?我當然不記得。
我出生時,父親借了一輛自行車,用一天時間,騎行三百里山路趕回家,抱起我時,隨口為我取了一個名字。這是唯一一次由父親親口證實的往日懷抱。父親甚至說,除此以外,他再也沒有抱過我。我不相信這種說法。與天下的父親一樣,男人的本性使得父親盡一切可能,不使自己柔軟的另一面,顯露在兒子面前。所謂有淚不輕彈,所謂有傷不常嘆,所謂膝下有黃金,所謂不受嗟來之食,說的就是父親一類的男人。
父親太普通,也太平凡,在我抱起父親前幾天,父親還在掛惦一件衣服;還在操心一點養老金;甚至還在埋怨那根離手邊超過半尺的拐杖!父親也不是沒有丁點志向,在我抱起父親的前幾天,父親還要一位老友過幾天再來,一起聊一聊「十八大」;還要關心偶爾也會被某些人稱為老人的長子,下一步還有什麼目標。
冬日初臨,太陽正暖。
這時候,父親本該在遠離家鄉的那顆太陽下面,眯著雙眼小聲地響著呼嚕,曬曬自己。身邊任何事情看上去與之毫無關係,然而,只要有熟悉的聲音出現,父親就會清醒過來,用第一反應拉著家人,毫無障礙地聊起台灣、釣魚島和航空母艦。是我雙膝跪拜,雙手高舉,從鋪天蓋地的陽光里抱起父親,讓父親回到更加熟悉的太陽之下。我能感覺到家鄉太陽對父親格外溫馨,已經蒼涼的父親,在我的懷抱里慢慢地溫暖起來。
那時候的父親身強體壯,立下軍令狀,不讓老鸛沖因全村人年年外出討米要飯而繼續著名。那裡小路更堅硬,也更複雜。父親在遠離鄭倉,卻與鄭倉有幾分相似的地方,同樣留下一次著名的佇立——
是那山洪暴發的時節,村邊沙河再次潰口。就在所有人只顧慌張逃命時,有人發現父親沒有逃走。父親不是英雄,沒有跳入洪水中,用身體堵塞潰口。父親不是榜樣,沒有振臂高呼,讓誰誰誰跟著自己衝上去。父親打著傘,紋絲不動地站在沙堤潰口,任憑沙堤在腳下一塊地崩塌。逃走人紛紛返回時,父親還是那樣站著,什麼話也沒說,直到潰口被堵住,父親才說,今年不用討米要飯了。果然,這一年,豐收的水稻,將習慣外出討米要飯的人,盡數留了下來。
我的站在沙河邊的父親!
我的站在小秦嶺上的父親!
一個在懷抱細微的夢想!
一個在懷抱質樸的理想!
春與秋累積的小秦嶺!短暫與永恆相加的小秦嶺!離我們只剩下幾步之遙了,懷抱中的父親似乎貼緊了些。我不得將步履邁得比慢還要慢。我很清楚,只要走完剩下幾步,父親就會離開我的懷抱,成為一種夢幻,重新獨自佇立在小秦嶺上。
一個堅強的男人,何時才會接受另一個堅強男人的擁抱?
一個父親,何時才會沒有任何主觀意識地任憑另一個父親將其抱在懷裡?
山坡上,一堆新土正散發著千萬年深蘊而生髮的大地芬芳。父親沒有掙扎,也沒有不掙扎。不知何處迸發出來的力量,將父親從我的懷抱裡帶走。或許根本與力學無關。無人推波助瀾的水,也會在小溪中流淌;無人呼風喚雨的雲,也會在天邊散漫。父親的離散是邏輯中的邏輯,也是自然中的自然。說道理沒有用,不說道理也沒有用。
龍回大海,鳳凰還巢,葉落歸根,寶劍入鞘。
父親不是雲,卻像流雲一樣飄然而去。
父親不是風,卻像東風一樣獨赴天涯。
我的懷抱里空了,卻很寬闊。因為這是父親第一次躺過的懷抱。
我的懷抱里輕了,卻很沉重。因為這是父親最後一次躺過的懷抱。
西安晚報綜合整理
編輯:王安迪|審核:賈思源 沈璐
出品:西安報業傳媒集團
2024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
最終檢測結果:出人意料!
西安晚報視頻號
給您身邊最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