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崢
如果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圖書館就是承載這個階梯的基石。根據美國公共圖書館調查系統的統計,在全美範圍內有約9000座公共圖書館和約17000個單獨的公共圖書館網點。在這個龐大的公共圖書館體系中,波士頓公共圖書館的地位和影響不容忽視。波士頓公共圖書館成立於1848年。美國第一座市立公共圖書館、第一座大型免費市政圖書館、第一座借閱書籍的公共圖書館、第一座擁有分館的圖書館、第一座開設兒童閱讀區的圖書館、第一座設立理事會的圖書館、第一座商業資料圖書館……波士頓公共圖書館在美國歷史上創造了多個「第一」。在這諸多「第一」的背後,展現了一座優秀公共圖書館的價值所在。
公共圖書館的價值始終與「圖書」密不可分
圖書所承載的知識是公共圖書館最寶貴的財富和資源,如何傳播這些財富和資源,則是一座好的公共圖書館必須考慮的事情。據統計,2023年,波士頓公共圖書館新註冊用戶50196人,接待到訪群眾2264592人次,紙質圖書借閱量達到了1868183次,電子文獻的借閱量達到了3826813次。之所以能有這樣的成果,與波士頓公共圖書館在「圖書」上做文章密不可分。一方面,波士頓公共圖書館把自己界定為一個知識中心,其擁有超過2300萬件藏品,並不斷豐富館藏、數字資源和學術網絡,為社會提供知識服務,使每個居民可以自由地遊覽知識的殿堂,在舒適的環境中汲取知識的力量。另一方面,波士頓公共圖書館也在拓展公眾接觸「圖書」的途徑,以促進公共資源最大化利用。例如,科技與網絡正在悄然改變著人們的閱讀習慣,也改變著人們與圖書館的關係。圖書館也在不斷改變並提供更多的數碼服務以順應這種數字化趨勢。作為全美第一座提供多媒體資料借閱服務的公共圖書館,其音頻和視頻部門於1950年建立並向公眾開放。近年來,圖書館針對移民社區和聽力障礙群體的多樣化需要,利用信息技術提供遠程視頻口譯服務,使讀者和圖書館工作人員能夠以200多種語言進行無縫互動。
公共圖書館的價值增值還在「圖書」之外
在波士頓公共圖書館的網站上寫著「在波士頓公共圖書館,書籍只是一個開始」。事實上,自公共圖書館誕生之日起,就承載著人們對知識的渴望及對社會進步的追求。馬克·吐溫曾說過,「一座公共圖書館是見證一個事件,銘記一個名字,保存一段情感最值得信賴最不朽的紀念碑;因為它,只有它,在人類漫長歷史的無數戰爭與改革中得到尊敬,得以永存」。公共圖書館不僅是圖書文獻匯聚的物理空間,更是廣大社會公眾了解自己、認識社會、追求夢想的精神家園。而且隨著經濟與科技的進步,人們對圖書館的價值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公眾來到圖書館,不僅有獲取知識的需求,還有更多對個體發展與社會進步的渴望與追求。而公共圖書館面向大眾,則需要提供更多「圖書」以外的價值增值服務。
一是歷史文化傳承。公共圖書館是保存歷史文化記憶的地方。在波士頓公共圖書館擁有的藏品中,包括書籍、地圖、手稿、信件、繪畫和其他可追溯到10世紀的原創作品。「與時間作鬥爭並贏得勝利!」是波士頓公共圖書館歷史文獻資料保護的理念。其始終致力於不斷發展和保存其獨特的特殊收藏,對重要的手稿、書籍、樂譜等,進行研究、編目、修復、數字化。同時,圖書館還努力為各行各業的公眾提供接觸其共同文化遺產的機會。如每年11月的慶祝美洲原住民傳統月,圖書館都會發布有關美洲原住民社區的書單,並通過表演藝術活動、藝術和手工藝工作坊等講述原住民生活故事。還有一個有趣的活動是圖書館開展的「秋季家譜」系列活動。包括「使用教堂和墓地記錄來研究你的祖先」「用報紙研究你的祖先」等,就如何利用數字化的教會記錄、報紙資料庫,提供一系列研討會和講座,幫助公眾了解和認識他們的家族發展史。
二是鄰里社區建設。公共圖書館的「公共性」不僅體現在低成本或無成本的接觸知識和文化方面,還體現在空間的接近性和社會的融合性方面。1870年,波士頓公共圖書館的第一個分館在東波士頓開業,這也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家公共圖書館分館。如今,波士頓圖書館擁有25家分館,相當於在波士頓居住區每兩英里內就有一家公共圖書館。而每家分館都是一個社區的市民中心。生活在不同地方的公眾都可以在「家門口的圖書館」,無差別地享受擁有圖書館的生活。公共圖書館也是連接社區活動與城市的紐帶。無論是主圖書館還是各分館,在圖書館服務台顯眼位置上常常放著各種館內館外的活動行程和活動通知單等,可以憑藉圖書證拿到各種博物館、海洋館,或者其他展覽館的免費門票。在社會公眾心中,公共圖書館已經成為了和自己所處城市社會聯繫的紐帶,凝聚了自身的情感,並希望一些珍貴的時刻能夠在圖書館得到見證。如波士頓科普利廣場中央圖書館就響應社會需要,為擬在圖書館舉辦婚禮的市民提供每小時200美元的婚禮慶典機會。
三是終身教育支持。公共圖書館也是一所公共學校。波士頓公共圖書館相信所有年齡段的讀者都應該堅持終身學習,並為不同年齡段、不同需求的公眾提供具有針對性的教育服務。其中,作為美國第一座開設兒童閱讀區的圖書館,波士頓公共圖書館重視培育兒童對閱讀的熱愛以及批判性和創造性思維的技能,對兒童及家長的教育支持始終走在前列。同時,波士頓公共圖書館針對其他年齡群體的教育服務也各具特色。例如,對於成人學習者,圖書館提供創新技術、電子資源和數字信息的獲取和培訓,來幫助他們獲得個人和職業發展目標所需的學位或認證。而對於青少年學生而言,波士頓公共圖書館則開展了家庭作業援助計劃,為K-8年級的學生提供家庭作業幫助、指導。而針對新移民、留學生或者剛來美國的第一語言不是英語的外國人,波士頓公共圖書館創辦了ESL教育項目,人們可以在這裡學習英語、找到練習語言的夥伴等。
四是城市品牌塑造。無論是外化的文化建築,還是內在的文化底蘊,文化始終是城市品牌的關鍵基因。作為波士頓市的歷史文化機構,波士頓公共圖書館的中央圖書館由古典和現代兩座樓宇構成。前者是於1895年開放的麥金大樓,收藏了圖書館傑出的研究和特殊收藏,有精美的壁畫、寧靜的內庭院,宏偉的貝茨大廳閱覽室,以寧靜和優雅而聞名。1986年,國家公園管理局將麥金大樓指定為國家歷史地標,稱其為「美國文藝復興時期美術古典主義的第一個傑出典範」。後者則是一座現代風格的建築。兩座樓宇內部相通、連為一體,記錄了波士頓文化發展的脈絡,也是波士頓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地標性建築之一。當然,波士頓公共圖書館能夠成為波士頓最重要的城市品牌符號,不僅在於其外化於形的建築風格,更在於其內化於心的理念和價值。我們可以看到,波士頓公共圖書館的座右銘「對所有人免費」(freetoall)今天仍然鐫刻在圖書館的大樓上。這是圖書館第一位捐助者約書亞·貝茨於1852年提出的口號。這一理念至今影響著美國公共圖書館的發展,也使得波士頓「美國雅典」的文化品牌愈發出彩。
(作者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與人力資源研究所綜合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總 監製丨王 輝車海剛
監製丨李丕光王彧 劉衛民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陳姝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