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美國著名的《村聲》雜誌評選的世界百大演員,成泰燊是唯一入選的中國內地演員。
成泰燊一夜成名的經歷,比王寶強更富有戲劇性。成泰燊第一次演電影,就獲得了國際大獎,之後他成為了第六代導演們的「御用」演員。他比王寶強成名更早,卻商業化更晚,錯失了無數大紅大紫的機會,儘管他在國際上的名聲比國內大的多。成泰燊在《海鮮》《世界》《左右》等電影中沒有痕跡的表演,讓他成為藝術電影中年男演員的代言人。2005年,美國著名的《村聲》雜誌評選的世界百大演員,成泰燊是唯一入選的中國內地演員。
從太原工廠的鍋爐工人到蜚聲國際電影節的「影帝」,成泰燊一直覺得自己的成名過程非常荒誕。2001年,成泰燊的表演處女座《海鮮》,獲得了第58屆威尼斯電影節評審團大獎,同年,他因此片在法國收穫了第23屆南特三大洲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成泰燊「莫名其妙」地獲得了來自各方的空前讚譽,在此之後,他卻一直掙扎在藝術青年的身段中,該不該演「不那麼藝術化」的電影乃至電視劇?直到2006年,他出演了電視劇《狼毒花》中的「甄書記」後,走在街上才被人家認出來。接受本刊採訪的時候,成泰燊正在宜昌拍攝張藝謀的新片《山楂樹之戀》。在此之前,由《巴別塔》導演岡薩雷斯執導、成泰燊主演的《美錯》入圍坎城電影節。5月,成泰燊的第一部喜劇片也將在國內各大院線上映,這是他第一次出演喜劇。成泰燊的不著痕跡的表演方式,能夠一直保持到現在,並形成一種風格,進而實現「國際包圍國內」的「三級跳」,這一切都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成泰燊的聲音非常溫和,甚至有一點點蔫,他從不打斷或開啟新的話題,這種溫和本身也仿佛未經過訓練和控制。《村聲》雜誌這樣評價他的表演:成泰燊的表演是「沉靜如河流一般的表演」。
《馬文的戰爭》中的荒誕感
《馬文的戰爭》改編自著名作家葉兆言的同名小說,2008年由林永健和宋丹丹主演的該電視劇引起了空前的反響。而電影《馬文的戰爭》講述了成泰燊飾演的馬文經營著一家小照相館,生意一直不慍不火,他和妻子的婚姻危機以離婚告終。然而因為住房問題,他只好與前妻、兒子以及前妻的現任丈夫同住一個屋檐下。電影《馬文的戰爭》同電視劇版本在反映「戰爭」方面將要更加突出,成泰燊、姜宏波以及王姬、李夢男四人在一起圍繞現代都市的婚姻家庭展開了一系列精彩的演繹。
接受採訪的時候,成泰燊花了二十分鐘為記者講述馬文的故事,在他的敘述過程中,用得最多的形容詞,就是「荒誕」。馬文先是被前妻拋棄,經過一系列好玩又心酸的折騰,在影片的結尾,他竟然同時獲得了前妻和新歡的兩份愛情:「一個男人從憋屈到威風,不過是一夜之間的事,這個過程太荒誕了。」第一次演喜劇電影,成泰燊覺得很不容易。生活中,他是一個比較嚴肅、認真的人。他的兒子2008年出生,成泰燊只要一出去拍戲,兒子就會抱著他的腿喊:「爸爸不要走。」成泰燊就得坐下來,跟兒子「交代問題」,他希望自己能把演戲這件事,跟兩歲的兒子說明白:「爸爸不是要走,爸爸是去工作。爸爸不去工作,你就吃不到好吃的了。」成泰燊這樣評價自己的喜劇細胞:「有時候,直白也是一種喜劇。」
拍攝《馬文的戰爭》期間,成泰燊幾乎每場都是重頭戲。拍攝馬文跳城牆的時候,正趕上他得了重感冒,吃藥吃的頭很暈,卻還要在極高的城牆上走來走去。可為了能讓自己更好地進入角色,成泰燊不顧危險要求導演把保險繩去掉,這讓在一旁觀看的市民和工作人員都為他捏了一把汗。最終,成泰燊安全地拍完了這場戲,馬文的憋屈勁兒,讓他演得惟妙惟肖。
國際大片的中國面孔
在過去,擁有著國際名聲的成泰燊也接拍了不少外國大片。其中比較有名的是和張靜初主演的《玉戰士》和岡薩雷斯導演的《美錯》。
《美錯》的導演岡薩雷斯之前拍過《愛情是狗娘》《21克》,他拍攝的《巴別塔》獲得了坎城最佳導演獎。新片《美錯》關注全球移民面臨的困境,展示西班牙的亞洲、非洲偷渡移民群體的艱難生活。影片原名《Beautiful》,導演故意把美麗的英文拼錯變成《Biutiful》。成泰燊在片中扮演一位偷渡到巴塞隆納的溫州商人,和同性戀人專做偽造名牌、走私生意。戲路仍是他最擅長的邊緣人物,與以往國內獨立影片相比,名導合作、國際班底和奧斯卡影帝的對戲,《美錯》無疑是成泰燊演藝事業新的制高點。
接受採訪之前,第63屆坎城電影節已公布主競賽單元的名單,《美錯》確定將角逐金棕櫚獎。可是在一開始,成泰燊差點推掉了這個片子。因為在影片中,成泰燊飾演的溫州商人一半台詞是西班牙語,而且這個人已經在西班牙生活了七、八年,他甚至把全家都弄到了西班牙。戲裡如果西班牙語說得半生不熟,會使人物大打折扣。雖然常常出入國際電影節,但成泰燊的英語很差,更何況西班牙語,更如天書一般。接到正式通知之前,成泰燊正在《高粱花》劇組拍戲,他本來想辭掉算了,但美方製片一再堅持,成泰燊只能硬著頭皮接下這部戲。隨後成泰燊趕緊請了一位北外的西班牙語老師來劇組。一喊開機,他去拍戲,一喊結束,他趕緊拿起劇本,跟著老師學「打嘟嚕」。西班牙語是非常標準的拼音文字,一開始很難,一旦掌握髮音規律,成泰燊就算不明白什麼意思,也能說得「像模像樣」。
成泰燊驚訝於岡薩雷斯的執著,為什麼不請一個西班牙語好的人來演,畢竟西班牙的華人大把抓,中間不乏有演戲天賦的,而且外國觀眾覺得中國演員都長得差不多。後來岡薩雷斯告訴成泰燊,他看了他演的《世界》中的表演,才決定這個角色非他莫屬。拍戲的過程中,最令成泰燊感到興奮的是與賈維爾·巴登飈戲。賈維爾·巴登剛剛憑藉《老無所依》里拿著煤氣罐的殺人犯,獲得了奧斯卡影帝稱號。成泰燊與巴登的對手戲,《美錯》開拍之初便被國際媒體譽為「高手過招」,甚至有業內人士大膽預測,他有望如《無恥混蛋》中的克里斯多福·瓦爾茲,斬獲最佳表演獎。
在國外劇組,成泰燊感觸最大的就是「待遇」和「規矩」。拍《玉戰士》的時候,他扮演一個魔鬼,每次都是坐飛機頭等艙來回。成泰燊開玩笑說:「我坐經濟艙,你們把省下的錢給我成不?」對方堅決不幹。更令成泰燊驚訝的是,每天拍完戲,演員無論大小,都會領到一筆不小的「津貼」,用作日常零花,而且是不包括在片酬里的。這些禮遇都讓成泰燊覺得自己特別受重視。
《狼毒花》中的底氣和信心
儘管成泰燊十年前已經蜚聲國際影壇,但走在街上被老百姓認出來,還是因為《狼毒花》中的甄書記。在《狼毒花》劇組時,許多人質疑成泰燊「無痕跡」的表演方式,認為這種表演不屬於電視劇,觀眾看了會不過癮。成泰燊自信在電影中積累的表演經驗,他讓質疑他的人放心,保證剪出來沒問題。他固執地認為,不加掩飾地演出一個人的內心狀態不會有錯。片子剪出來之後,成泰燊的表演果然讓大部分人都很滿意,也正是這個角色,讓許多觀眾記住了成泰燊。那一年,《狼毒花》甚至去美國做了一次宣傳,一家美國電台採訪他近一個小時。
關於演電視劇,成泰燊還有著一段「掙扎」的經歷,也許不演《狼毒花》,成泰燊還會走著「小眾」的路線。成泰燊承認,當初接《狼毒花》這個劇本,也是因為看了《歷史的天空》《亮劍》等一些熱播電視劇,他猛然發現中國的電視劇比他想像中的好很多,根本不是幾年前粗製濫造的代名詞。
走向世界
憑藉《海鮮》這部影片中的出色表演,成泰燊一舉獲得了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的金熱汽球大獎。這個獎項對於第一次拍電影的成泰燊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在成泰燊獲獎以前,這個獎項只有著名表演藝術家黃宗洛在1993年因影片《找樂》而獲得,之後國內再無人獲此獎項。《海鮮》繼威尼斯電影節當代電影單元獲得評審團大獎銀獅獎之後,又錦上添花地獲得了許多獎項。但由於違規參賽,這部作品最終沒能與國內觀眾見面。
應該說,成泰燊進入《海鮮》劇組是一個非常偶然的機遇。成泰燊在見了導演朱文三次之後,劇組還在不停地找演員,完全還沒有選定他。然而畢竟成泰燊有18年農村生活的經歷,有近10年工作、求學等豐富的生活經歷,因此,初上銀幕並第一次擔綱主角的他沒有讓導演失望。談到與導演朱文的合作,成泰燊感嘆道:朱文絕對是個天才!
影片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妓女小梅從北京來到北戴河自殺,但卻遭遇到了意料之外的凌辱。警察鄧建國想阻止她自殺,卻在另一個意外中死於小梅之手。最終,小梅重新開始生活。成泰燊在影片中扮演警察鄧建國。
朱文有一整套方法訓練成泰燊等一班演員,他首先在排練時,只給演員提供故事線索、簡短要求和少量台詞,完全依靠演員自身去設計與表現人與人的關係與氣場。第二個階段,他給演員一些支離的片斷讓演員進行排練,最後在開拍之前,才把整個劇本給演員。所以在正式拍攝時,演員們已經幾乎完全地脫離了「演」的狀態,而徹底地與角色混為一體。體積小、運動方便的DV拍攝更使演員的表演趨近於原生態。此時DV的拍攝方式才更加體現出它本身的美學意義,而非僅出於小製作的考慮。影片投資100萬元,當時這筆投資,使用膠片拍攝也是可以的。
成泰燊在完成導演誘發出的自身的潛力的同時,更對角色進行了個人化的設計,他為鄧建國設計了脖子扭動的特殊動作和活吃泥鰍情節,豐富了人物的性格特徵。成泰燊說,演戲就像蠶吐絲一樣,吃進的是鮮活的生活,吐出的是人物的原生態。
成泰燊至今也不知道為什麼當時會演得那麼好,各方面的好評紛至沓來。朱文對他說,你是大演員,要保護自己的這種品質。成泰燊把這句話放在心上,於是拒絕了許多能讓他大紅大紫的機會,一心只演自己看得上的劇本。拍完這部影片後的三年,反而是成泰燊最困難的三年。在那三年里,成泰燊演了兩個小成本電影《王首先的夏天》《楠溪江》,反響都不太大。他總結自己那時候的想法,有一種「文學青年」式的狂熱與清高。成泰燊原名成太生,前幾年朋友們幫他改成了現在的名字。他們認為「成太生」這個名字太「輕」了,成泰燊對記者說:「我拿影帝的時候,用的就是『成太生』啊!」在2005年左右,成泰燊皈依佛教,佛教教會他放下執著。
2009年,成泰燊接演了央視大戲《天地民心》。「文學青年」經過十年歷程之後,演「四朝文臣、三代帝師」祈雋藻。祈雋藻歷經嘉慶、道光、咸豐和同治四代,輔政為官達46年之久。電視劇讓曾經的文藝青年成泰燊變身成為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傑出的知識分子的一員。
從鍋爐工到電影演員
成泰燊出生於山西交城,父親是工人,母親是家庭婦女。他從小就對文學有著濃厚的興趣,自覺地讀了許多文學作品。他當時的最愛,是托斯妥耶夫斯的作品。高中畢業後,18歲的他便去了太原,頂替了父親在工廠的工作,成了一名爐前工,每天面對攝氏1000度高溫,掄幾百次鐵鍬。在那裡,成泰燊得到了他的第一個機會。一個話劇團正在拍演瓊瑤小說改編的話劇《夢的衣裳》,毫無表演經驗的成泰燊居然被選作主演。《夢的衣裳》中的桑爾炫成了成泰燊平生以來的第一個角色,更使他做起了演員夢。1990年,成泰燊進了山西省話劇院及山西省文化藝術學校,開始了正規的藝術教育。
1992年,冬天越來越近了,年輕的成泰燊的心也越來越緊了。此時的他已決定要去北京報考北京電影學院,但當時作為在讀中專生的他是不允許報考的,眼看著考試日期一天天地到來,黔驢技窮的成泰燊終於心生一計。
在全校同學集體參加的早鍛鍊上,成泰燊當著全校同學的面在一個下水道井口重重地摔了一跤,同學與教師們都嚇壞了。偏巧走過一位中醫大夫,大夫號了脈說,他一切都很好。成泰燊眼看著就要露餡了。誰知事情突然峰迴路轉,一位白鬍子老者撥開人群「突然降臨」,走到成泰燊面前,裝模作樣地號了號他的脈說:「年輕人,你中了邪風,需要大約6個月的治療療程。」成泰燊終於順利地踏上了進京趕考的征程。
到了北京,成泰燊才發現原來離報考北京電影學院的報名時間還差得很遠,他便陰錯陽差地進了中央戲劇學院的考場,順利地一路過關斬將。最後一試之後,他無聊地在學校里溜達,一個經過他身邊的中年人專門從自行車上下來問他:「小伙子,還在這兒幹嗎呢?還不回家去複習專業課?」後來成泰燊知道,他是導演系主任鮑黔明。
1993年7月,成泰燊終於進入中央戲劇學院表演導演混合本科班。那一年他已經25歲,已經過了當時能夠考大學的年齡界限,他在有關手續中偷偷地為自己減齡三歲。1997年畢業後的成泰燊,被分配到西安電影製片廠導演室。他在黃建新的影片《睡不著》中擔任過導演助理、場記與配角演員。
《世界》中的世界警察
成泰燊和賈樟柯都是從山西走出來的,然後同一年考到北京讀大學,只是一個在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而另一個則是在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上學期間成泰燊經常跑到電影學院看電影,莫名其妙地就認識了賈樟柯。在1994年的時候,賈樟柯本來打算找他拍一部電影,結果由於資金原因擱淺,直到2004年電影《世界》的來臨。
成泰燊在戲裡的角色就叫「成太生」,成太生在世界公園當保安,和趙濤演的趙小桃是青梅竹馬的戀人。因為比較有社會閱歷,成太生很快就打開局面當上了保安隊長,手下管著七八十個保安,很有點優越感。世界公園裡面有埃及的金字塔、巴黎的聖母院,甚至還有已經倒塌的美國紐約世貿中心……在這樣一個濃縮的世界裡,成太生不自覺地有些虛幻和虛榮。兩個人住在公園裡,一起上班、吃飯、相愛、爭吵、和解。儘管這個男人會跟黑幫打交道,會玩別的女人,但他是愛小桃的,他想停下來,可是又做不到,因為這個世界是不會因為某個人停下來就停止變化的。
成泰燊說漂泊異地的人都會有沒有根基的感覺。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世界仿佛更大了,但生存的空間卻沒有變大,甚至會變得更小。這個時候,人心裡會有一種不安,一種無助的騷動:「很多人都曾經或者正在經歷這個過程,電影就是要去還原一個真實。」成泰燊認為在《世界》里,他演的這個人物有些扭曲,非常奇特。有觀眾看了《世界》之後對成泰燊說:「你肯定是保安,不是演員。」他聽了特別高興,並把這句評價看作是扮演小人物的成功標誌。那一年,成泰燊主演的《世界》揚威威尼斯電影節,他被提名角逐最佳男主角。
談起與自己合作過的第六代導演朱文、賈樟柯、王小帥,成泰燊最大的感觸是,第六代整體拍片比較關注個體在大時代的尷尬命運,這與第五代導演的宏觀視野不一樣,所以才會有像他這樣的「另類」演員的生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