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的、致命的、具有高度傳染性的呼吸道疾病可能引發全球大流行,」2008年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NIC)在一份報告中警告道。報告明確指出,「冠狀病毒或其他流感毒株」是最有可能的「罪魁禍首」。
10年前,很難想像一場流行病會讓全球陷入失控。然而事實是,從2004開始,便不斷有各國專家、政府機構預警稱,一場危及全球的大流行病正在成為可能。據今日俄羅斯(RT)15日報道,這些報告甚至精準地預測到如今正在全球各地發生的細節:重症病房變得擁擠不堪,社會陷入隔離等。
在多年不斷的預警中,新冠肺炎疫情依然肆虐全球,目前已有超200萬人感染。那麼,為何沒人早早為這場全球危機做好準備?
圖據今日俄羅斯
16年間,多國專家接連發出預警
在2008年的報告中,美國NIC警告稱,這種新疾病可能具有極強的傳染性,而且在傳播時「沒有足夠的治療手段」,從而導致全球大流行。至於「罪魁禍首」是什麼病毒,報告中也給出了潛在的對象:如H5NI這樣的高致病性禽流感毒株,冠狀病毒或其他流感毒株同樣在列。
報告寫道,當病毒開始傳播時,各國政府「緩慢的公共衛生反應」將阻礙人們認識到一種高度危險的病原體正在傳播,無症狀旅行者可能將病毒帶到每一片大陸。在最極端的情況下,「數千萬到數億」美國人可能會生病。
據今日俄羅斯報道,這並非美國NIC第一次發出警告。在2004年的另一份報告中,美國NIC就提到一場大流行可能會「破壞全球化」,專家們認為,這樣的事件「只是時間問題」。
2004年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NIC)報告截圖。
發出預警的,不僅僅是美國政府機構。2012年,德國政府的一項針對大流行威脅的風險分析中描述了一種冠狀病毒的威脅,驚人地接近新冠病毒造成的全球現狀。
該分析是在羅伯特科赫研究所(RKI)的主持下,由政府部門聯合參與制定的。在模擬分析中,新病毒將迅速蔓延,讓衛生系統和重症監護病房不堪重負。分析還指出,許多病人將在緊急醫院(Emergency Hospitals) 接受治療,這與如今正在全球上演的場景如出一轍。
3月30日,美國紐約賈維茨會展中心改造的臨時醫院區。 新華社發
報告還預測,除了關閉學校、禁止大型集會外,可能還會採取社會隔離、追蹤密切接觸者和自我隔離等防疫措施,以減緩病毒的傳播。報告還指出,在疫苗問世之前,這種病毒將在德國傳播三年時間。
雖然這些預測在非專業人士看來是天方夜譚,但對病毒學家和相關專家而言,這是個常識問題。多年來,他們一直在預警全球缺乏防範措施,一場新的大流行病是不可避免的。
2005年,傳染病專家麥可·奧斯特霍爾姆就表示,為下一次大流行做準備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是時候採取行動了。他在2017年出版的《最致命的敵人:我們與殺人細菌的戰爭》(Deadliest Enemy: Our War Against Killer)一書中試圖發出警告,並提出了9點策略。
流感專家羅伯特·韋伯斯特在2018年出版的《流感獵人》(Flu Hunter)一書中警告稱,另一場全球大流行可能導致「社會混亂和巨大的經濟代價」。
2015年,億萬富翁比爾·蓋茨也在一次演講中表示,全球會爆發一場大流行病,呼籲人們做好準備。
面對預警,為何不願「備戰」
然而,面對預警,全球為何依然被新冠病毒打了個措手不及?
今日俄羅斯在報道中指出,或許答案很簡單,人們不願為「可能」和模糊的未來危機做準備,更願意在問題出現時才開始著手解決。而這條規則的唯一例外是軍事準備,政府可能沒錢預防應對大流行病,但總有足夠的錢為戰爭做準備。
今年3月,一份解密英國政府的分析報告被公布,人們發現,儘管15年來決策官員多次警告稱,大流行性流感疫情是英國安全面臨的「最嚴重威脅」,但英國政府依然沒有制定任何應對計劃。
儘管此前發出了大量警告,但西方國家對病毒傳播的反應極其緩慢。今日俄羅斯指出,反應遲緩可能是因為傲慢自大。
2009年,法國歷史學家和哲學家亞歷山大·阿德勒在自己的書中引用了美國NIC的預測,儘管這份預測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正如阿德勒評論的那樣,人們更容易假設這些事情會「發生在別人身上」,而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但只有當人們意識到他們都在同一條下沉的船上時,進步才會開始。
紅星新聞記者 王雅林 徐緩
編輯 彭怡
來源:紅星深度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D2ZhHEBfwtFQPkdNS_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