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接診過程中,白羽肉雞關節腫大,長水泡等症狀多發,很容易誤診為滑液囊支原體,但確診後並不是。而是葡萄球菌導致的。
白羽肉雞關節腫大,不一定是滑液囊支原體,這個病也要警惕
我們先來了解下葡萄球菌:
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籠養雞皮膚,腳墊等位置不小心被籠體刮傷,容易感染葡萄球菌。
雞體內也同樣存在葡萄球菌,機體健康情況下並沒有什麼大礙,但是現下養殖中,黴菌普遍存在,黴菌蓄積破壞機體免疫抑制,所以即使沒有外傷,葡萄球菌在肉雞上發病率也越來越高。
白羽肉雞關節腫大,不一定是滑液囊支原體,這個病也要警惕
如何區分:葡萄球菌和滑液囊支原體
1 .品種因素,白羽肉雞發生滑液囊支原體的幾率並不高。白羽肉雞因生長速度過快,體重大,關節負擔重,所以關節性疾病種類比較多,因此白羽肉雞出現癱瘓,不能單純考慮滑液囊支原體。
2 .發病時間,葡萄球菌發病日齡段要早些,一般雛雞十幾天就可能出現,而滑液囊支原體一般發病在30日齡左右,偶有提前,也是在20日齡。
3. 症狀差異,葡萄球菌感染後,關節處不單單腫脹,還伴隨有鼓包,同時身體其他部位也有這種鼓包,常見翅膀等地方,部分病雞還會出現皮下水腫的情況。
滑液囊支原體只侵害關節,腱鞘,胸骨龍骨處,引起囊腫。
4.臨床表現,葡萄球菌感染後,雞精神狀態尚可,採食正常,只是跛行,行動不便。
患滑液囊支原體的雞,關節病變後疼痛,發病雞喜臥,不願站立,採食量下降,精神狀態不好,雞很快出現消瘦等情況。
白羽肉雞關節腫大,不一定是滑液囊支原體,這個病也要警惕
葡萄球菌如何防控:
葡萄球菌不容易控制,同滑液囊支原體一樣,病變處在關節,所以藥物很難達到病灶。
常用青黴素,頭孢等控制,但在臨床中這類藥經常使用,易耐藥,導致效果不佳。
雞群發病後可以使用青黴素控制,同時加強雞舍消毒。
如果養殖場經常發生葡萄球菌,用藥效果不佳或控制無效,建議更換雞雛廠家。
我是輕鬆養殖吧,更多養殖問題交流,私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