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提醒!多地正在爆發

2023-05-23     瀋陽地鐵第一時間

原標題:緊急提醒!多地正在爆發

5月22日

話題 #AI詐騙正在爆發#

衝上微博熱搜

據「平安包頭」微信公眾號消息,近日,包頭市公安局電信網絡犯罪偵查局發布一起 使用智能AI技術進行 電信詐騙的案件,福州市某科技公司法人代表郭先生 10分鐘內被騙430萬元

4月20日中午,郭先生的好友突然 通過微信視頻聯繫他,自己的朋友在外地競標,需要430萬保證金,且需要公對公帳戶過帳,想要借郭先生公司的帳戶走帳。基於對好友的信任,加上 已經視頻聊天核實了身份,郭先生沒有核實錢款是否到帳,就分兩筆把430萬轉到了好友朋友的銀行卡上。郭先生撥打好友電話,才知道被騙。騙子通過 智能AI換臉和擬聲技術,佯裝好友對他實施了詐騙。

「從頭到尾都沒有和我提借錢的事情,就說會先把錢給我打過來,再讓我給他朋友帳戶轉過去,而且當時是給我打了視頻的,我在視頻中也 確認了面孔和聲音所以才放鬆了戒備」,郭先生說。

幸運的是,接到報警後,福州、包頭兩地警銀迅速啟動止付機制,成功 止付攔截336.84萬元仍有93.16萬元被轉移目前正在全力追繳中。

AI詐騙常用手法

第一種:聲音合成

騙子通過騷擾電話錄音等來提取某人聲音,獲取素材後進行聲音合成,從而可以用偽造的聲音騙過對方。

案例

某公司財務小王接到領導電話,要求立刻給供應商轉款2萬元,並將轉帳信息以郵件形式發送,轉款理由是避免繳納滯納金。由於老闆的口音十分逼真,小王信以為真,在1小時內轉款完成,後發現被騙。

第二種:AI換臉

人臉效果更易取得對方信任,騙子用AI技術換臉,可以偽裝成任何人,再通過視頻方式進行信息確認。

騙子首先分析公眾發布在網上的各類信息,根據所要實施的騙術,通過AI技術篩選目標人群。在視頻通話中利用AI換臉,騙取信任。

案例

近日,小李的大學同學通過QQ跟她借錢。對方打過來一段四五秒的視頻電話,小李看到確實是本人,便放心轉帳3000元。然而,她在第二次轉帳時感覺異常,便再次撥通對方電話,這才得知同學的帳號被盜,遂報案。警方判斷,那段視頻很有可能是被人換了臉。

第三種:轉發微信語音

騙子在盜取微信號後,便向其好友「借錢」,為取得對方的信任,他們會轉發之前的語音,進而騙取錢款。

儘管微信沒有語音轉發功能,但他們通過提取語音文件或安裝非官方版本(插件),實現語音轉發。

第四種:AI程序篩選受害人

騙子利用AI來分析公眾發布在網上的各類信息,根據所要實施的騙術對人群進行篩選,在短時間內便可生產出定製化的詐騙腳本,從而實施精準詐騙。

例如:實施情感詐騙時,可以篩選出經常發布感情類信息的人群;實施金融詐騙時,可以篩選出經常搜索投資理財信息的人群。

如何防範?

多重驗證,確認身份

如果有人要求你分享個人身份信息,如你的地址、出生日期或名字,要小心;

對突如其來的電話保持警惕,即使是來自你認識的人,因為來電顯示的號碼可能是偽造的;

網絡轉帳前要通過電話等多種溝通渠道核驗對方身份,一旦發現風險,及時報警求助;

如果有人自稱「熟人」、「領導」通過社交軟體、簡訊以各種理由誘導你匯款,務必通過電話、見面等途徑核實確認,不要未經核實隨意轉帳匯款,不要輕易透露自己的身份證、銀行卡、驗證碼等信息;

保護信息,避免誘惑

不輕易提供人臉、指紋等個人生物信息給他人,不過度公開或分享動圖、視頻等;

陌生連結不要點,陌生軟體不要下載,陌生好友不要隨便加,防止手機、電腦中病毒,微信、QQ等被盜號;

提高安全防範意識

公檢法沒有安全帳戶,警察不會網上辦案,如果有網絡警察說你犯事了,讓他聯繫你當地的派出所,你也可以主動打110諮詢;

如不慎被騙或遇可疑情形,請注意保護證據立即撥打96110報警。

轉發提醒!

來源:北京日報、中國新聞社、「平安包頭」微信公眾號、武漢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9c464a9e53b32af415785cc29ffecb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