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的智能汽車在哪裡?

2023-09-30     E電園

出品 | 搜狐汽車·E電園

當我們提到智能汽車也許你會想到蔚小理、華為、智己、阿維塔等一眾中國企業,而豐田這個老牌巨頭當下的產品卻難以跟前沿智能化扯上關係,被吐槽的車機螢幕、生澀的智能語音、進展緩慢的智能駕駛……豐田的智能汽車到底在哪裡?

近日,在豐田中國的一次「智能化電動化體驗」活動上,主辦方介紹了豐田在智能座艙、智能駕駛以及氫燃料汽車方面的成果。並在北京亦莊親身體驗了具備L4級自動駕駛能力的Robotaxi車輛,通過溝通並結合親身體驗,也許能為您解答上述問題。

【· 自知而後勇:豐田的在華布局 ·】

豐田同樣意識到了自身在電動化、智能化方面的問題,於是基於中國消費者需求,豐田正在推進中國式「繼承與進化」。而接下來發生在豐田身上的一切變化都將是這個理念的展開。

所謂的中國式「繼承與進化」就是繼承"安心""可靠"的品牌基因,用中國速度進化出一條中國式的"製造更好的汽車"之路。造車經驗的積累和品牌口碑積澱是豐田最大的優勢,也是新造車企業難以在短時間逾越的護城河。而中國有全世界最完備的新能源產業鏈以及對智能汽車接受度最高的用戶土壤,超高的社會生產效率和成本優勢非常適合新時代智能汽車的打造。

而推進這個理念最核心的就是在研發方面,豐田已經在華設立獨立研發部門。今年8月1日,豐田在中國最大的研發基地「豐田汽車研發中心(中國)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豐田智能電動汽車研發中心(中國)有限公司(IEM by TOYOTA)」同時,豐田在中國的3個合資公司(一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廣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比亞迪豐田電動車科技有限公司) 的研發中心的工程師也打破組織壁壘加入到IEM by TOYOTA 主導的研發項目中,目前這個研發團隊已經達到了2000人的龐大規模。

此外,豐田已經加強布局和本土企業合作,持續擴大朋友圈。除了我們熟知的和比亞的合作之外,還和一汽、廣汽、小馬智行、百度、滴滴等多領域夥伴。不斷加強多種新能源車型的本土研發,包括BEV、HEV、PHEV、FCEV等。在本土豐田中國聯合廣豐與小馬智行將在年內成立合資公司,投資總額預計10億元人民幣以上,計劃推出以廣汽豐田生產的豐田品牌純電動車輛為原型車的Robotaxi車輛。

所以從這些角度看,豐田在跨國車企中已經屬於變革較快,布局完整的企業了,它構建了一個面向未來的通路,相信不久的將來,一個完全不同的豐田就會展現在我們面前。

【· 初見端倪:豐田智能車初體驗·】

這次在活動現場,豐田展示了面向2025-2035的概念智能座艙,從展示的功能上看,它能實現諸如連續語義、智能推薦、自然對話等諸多內容,但這些的功能目前已經在一些車企產品上落地實現了,而相對前沿的智能AI交互以及基於車路協同實現的超視距感知等則是基於技術進步而自然能實現的內容。當然他們的交互優秀與否取決於各家車企的開發能力,但從創新功能實現以及智能座艙設計理念上,我們其實對豐田抱有更高的期待。

在智能駕駛方面,筆者親身搭乘了搭載小馬智行第五代智能駕駛解決方案的雷克薩斯RX,在北京亦莊進行了大約20分鐘的城區無人自動駕駛體驗。因體驗當時行人車流流量正常,尚無「地獄級」路況考驗,所以整個過程尚未發現明顯槽點,能感受出車輛對亦莊這篇示範道路的路況非常熟悉,駕駛得心應手。如果不是看到無人的主駕駛位,我們是很難分辨是在智駕還是人駕,坐在後排看著獨自忙碌的駕駛位,不禁感嘆未來生活如此觸手可得。

不過在雷克薩斯RX上的這套硬體系統相對笨重複雜,並且對汽車美觀度會造成一定影響。在展示區,以賽那為原型車的賽那Autono-MaaS,採用了小馬智行第六代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在外形上清爽了許多。豐田正在不斷加深和小馬智行的合作和聯繫,而它們在智駕方面的探索以及經驗,未來都有機會下放到豐田其它車型上。

【· 總結 ·】

豐田的目標是圍繞"電動化""智能化""多樣化"三個主題加速向移動出行公司進化。目前無論是「繼承與發展」的發展理念還是多領域布局的「朋友圈」,目標、理念、合作夥伴、團隊、機制均已完備,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加速發展。也許近幾年我們仍看不到驚艷於世的豐田智能汽車,但這條大船方向已定,一個更加中國化的豐田也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97f63a176843479db54290bf10f7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