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丨一年一端午,一歲一安康

2024-06-10     博物館世界

貳零貳肆

端午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又稱龍舟節、重午節、龍節、五月節、五日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端午安康

中·國·傳·統·節·日

一 二 三 四 五,家家戶戶過端午;

雄黃酒,灑庭戶,小孩頭上畫老虎;

驅邪氣,防五毒,高高興興過端午。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

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

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端午節起源於上古先民擇「飛龍在天」吉日拜祭龍祖、祈福辟邪,注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後因戰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在此日殉國明志而演變成中國漢族人民祭奠屈原以及緬懷華夏民族高潔情懷的節日。

端午安康

中·國·傳·統·節·日

屈原自沉汨羅江之後,老百姓怕他被江中的魚吃掉,把飯糰投下去,這就是粽子的前身。端午食粽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已成了中華民族影響最大、覆蓋面最廣的民間飲食習俗之一。

屈原自沉汨羅江之後,漁夫們划船去救屈原,這就是賽龍舟的前身。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艾草和菖蒲插在門上。

端午飲雄黃酒的習俗極為盛行。古語說:「飲了雄黃酒,病魔都遠走」。古詩云:「唯有兒時不可忘,持艾簪蒲額頭王」。

供稿:社會教育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80a005d01252a19ba1598cdff2e2ed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