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被華為超越之後,今年蘋果的全球銷量又被OPPO反超,跌至第四。
據知名市場調研機構IHS Markit最近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蘋果在Q2季度的手機出貨量為3530萬台,而OPPO則為3620萬台。至此蘋果正式被OPPO反超,在全球範圍內的銷量跌到了第四名。
去年同期的時候,蘋果的出貨量是4130萬台,同比減少了14.6%,而且根據蘋果目前的新機情況來看,銷量下跌趨勢還會繼續下去。
在以前,國產手機廠商還沒有發展起來,那時候的蘋果代表著高端,代表著逼格,手機外型出色,體驗也是遠遠領先。
但是這幾年,蘋果開始逐漸走下了神壇。
小衛拿iPhone X舉例,雖然它的劉海全面屏有些丑,但必須要承認的是,iPhone X開啟了手機全面屏的新時代,引發廣大國產手機廠商的模仿和跟進。雖然劉海設計不算完美,但用戶也願意為這個創新買單。
但是都過去2年了,蘋果今年即將發布的新手機,還是那個熟悉的大劉海。
反觀國產安卓,從最初模仿蘋果的劉海屏,再到後來的水滴屏、挖孔屏、升降式攝像頭,甚至雙面屏等等,已經疊代了4-5代。
除了外觀,國產手機在拍照、電池、快充等各方面都在不斷疊代更新,蘋果一直以來引以為傲的創新和領導者的標籤被國產手機撕下來了。
不僅如此,在創新乏力的情況下,iPhone的價格還是一路上漲,iPhone 6售價5288起、iPhone 7售價5388起、iPhone 8售價5837元起、iPhone X售價8316元起、iPhone XS售價8699元起,這幾年蘋果新機的發布價漲了超過3000元。
如果說以前5000起步的時候還能接受,那現在8000起步對大部分人來說還是有點割肉啊。。。
而國產手機,僅僅iPhone的一半價格,就能給到用戶們各種功能和設計上的驚喜,加上比蘋果提前一年發布的5G手機,蘋果的用戶不想轉移也難啊!
雖然蘋果這兩年銷量下跌,但它的利潤還是還是遠遠超過其他廠商的。基本是三星的3倍,華為、OPPO、vivo的4-5倍,從營收的角度來說,一部iPhone就等於三四部安卓手機,非常恐怖。
蘋果能做到這樣也是有原因的。
2007年1月9日,蘋果發布了第一代iPhone手機,3.5英寸的全觸控螢幕、金屬機身,以及iPhone OS真正推開了智慧型手機的大門。
iPhone不僅僅是一款手機,而且是一件藝術品。隨後每一代iPhone都有著各種引領行業的新技術,憑藉多年的領先地位,給了蘋果超高的品牌溢價。手持蘋果,就能羨煞旁人。
其次就是體驗無敵好的iOS系統和蘋果軟體生態。
雖然現在的安卓手機不怎麼卡了,而且還有各種定製化的貼心小功能,但這並不是最重要的。一個系統的能不能讓人用的舒服,要看它的穩定性、安全性、跟手程度還有後台優化等等,在這些方面,iOS都做的非常成熟。
蘋果的生態非常強大,應用非常優質,使用iPhone、iPad、MacBook等蘋果設備,可以輕鬆實現設備之間的互聯互通,非常方便。
除此之外,對比蘋果和其他品牌手機的做工,你會發現iPhone的品控非常優秀,無論是材質還是做工細節,外觀質感,蘋果都是最頂級的,拿在手上都非常舒服。
現在的部分安卓手機,剛剛發布開心的搶到手,結果發現攝像頭進灰,邊緣掉漆等各種各樣的小問題,這種現象並不少見。
這些軟硬體上面的優勢,也讓iPhone非常耐用,一部iPhone的平均壽命可以達到4~5年,而且體驗絲毫不輸最新的安卓旗艦。
雖然這幾年蘋果創新乏力,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蘋果的細節設計和人性化考量都是值得國產手機廠商繼續學習的。
這兩年,華為手機的進步大家有目共睹,不僅自主研發麒麟系列晶片,和高通實力不相上下,而且拍照水平也是提升驚人,每一年的P系列和Mate系列輪流霸榜DXOMark。
憑藉實力,華為和榮耀的全球市場份額達到了18%,已經超越蘋果(11%),追趕三星(23%)。
而據去年的一份市場調研報告顯示,蘋果轉向安卓的用戶中,絕大部分都選擇了華為。
所以華為和蘋果,你願意選哪個呢?
其實很簡單,想要拍照和續航,就選華為;想要系統和性能,就選iPhone。
華為mate 20 Pro的後置徠卡三攝以及P30 Pro的徠卡四攝,在去年和今年都是排行DXOMark第一的位置。而且在超廣角、微距以及超級夜景等模式下的效果都要比iPhone出色,今年的50倍數碼變焦「放大鏡」功能驚艷眾人。
而4200毫安的電池加上40W的超級快充更是吊打蘋果的5V1A。
但在性能方面,拿去年發布蘋果A12處理器和麒麟980對比,蘋果A12單核跑分4822分,多核跑分高達11508,而麒麟980的單核多核分別是3390分和10318分,雖然多核跑分成績相近,但單核跑分相差甚遠,蘋果A12處理器的性能吊打一眾安卓處理器。
那麼最後,同樣的價錢,你是願意買蘋果去年的手機,還是買華為最新的旗艦呢?
今日話題
同樣的價錢,
你會選擇去年的蘋果還是最新的華為?
蘋果和華為的拍照,你更喜歡哪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