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一張照片是否拍攝成功,首先就是要看是否清晰,是否拍虛了、平時拍攝,如果不是拍一些特殊題材,比如延時、全景之類的,很多時候都會是手持拍攝,這樣方便快捷,能夠及時捕捉到想要的畫面。不過這也增加了照片拍虛的風險。這當中很多都是因為在弱光環境里,快門速度過低的原因。那如何來避免呢?
其實這個問題在很早以前就被人們所重視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提出了一個「安全快門」的概念。所謂安全快門就是指在手持拍攝時,拍出的照片不模糊的最低快門速度。這個快門速度是依據拍攝時所使用鏡頭焦段來確定的。
具體的做法是如果使用的鏡頭焦段是50mm,那此時的安全快門就是1/50秒。拍攝時,快門速度只要不低於這個數值,照片拍虛的可能性就會大大減少。不過這主要是針對全畫幅相機來說的,如果是半畫幅相機或者M4/3畫幅,還存在於一個畫幅上的換算,才能得到和全畫幅相機一樣的等效焦距。
不同品牌相機等效焦距的換算係數也不一樣。佳能相機的換算係數是1.6,半畫幅相機的50mm焦距,換算成全畫幅等效焦距是50*1.6=80mm,那此時的安全快門就是1/80秒,尼康於索尼相機的換算係數是1.5,M4/3畫幅的換算係數是2。
了解了安全快門後,在拍攝時儘量選擇帶防抖功能的相機與鏡頭這樣可以大大增加拍攝的成功率。在實際拍攝中,需要根據不同的環境,採取不同的應對方法。比如在光照充足的場景里拍攝,此時快門速度一般都不會低,所以曝光模式可以選擇光圈優先,這樣只需調整光圈控制曝光就可以了。
除此以外,還需要注意的是拍攝時對焦點的準確與否。手持拍攝,拍攝機位很多時候都是處於不固定狀態,只要不是拍攝運動速度過快的題材,為了對焦的準確性,可以選擇大範圍的對焦區域,然後再選擇單點自動對焦,這樣對焦的指向性就比較強,也增加了對焦的準確性。
如果是在弱光環境里拍攝,那最重要的就是快門速度的控制,隨時了解相機拍攝時的安全快門。這種情況下,在曝光模式的選擇上,就要選擇選擇快門優先了,把快門固定在安全快門以上,由相機根據拍攝需要,自動調整光圈。如果單獨改變光圈,不能保證相機的曝光,這時可以提高ISO,為了保證ISO調整的靈活性,ISO也可以設置成自動,但是ISO自動不能是無限制的自動。畢竟ISO太高會嚴重影響畫質的,要給ISO設定一個最高值,比如在ISO2000,這樣ISO的調整就只會在2000以內的數值。這樣可以就可以保證一定的畫面效果。
以上所講的這些,還需要在實際拍攝中,根據不同的場景和條件,靈活地調整和運用這些方法和技巧,才能拍出更清晰、更美麗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