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湖南耒陽的一位小米SU7標準創始版車主在停車過程中發生問題,據車主描述,在停車的時候剎車踏板失靈並且失去了阻尼感,同時車內還發出警報聲,隨後車機螢幕中顯示「制動性能受限」、「制動系統故障」等4條車輛異常信息。隨後呼叫車內SOS緊急救援電話,但是卻無人接聽,最後還是由本地道路救援將車輛拖回長沙交付中心。但是在第二天送檢後,車輛卻無故「自愈」。
隨後事件發生後的五天後,小米集團王化在微博回應了本次車輛異常的問題。以原文簡單來說,本次異常為小機率軟體誤識別事件。故障發生時,制動主控制器(DPB/BCP)誤識別並觸發了備用制動策略,由ESP/BCS直接響應制動需求,為車輛提供剎車減速。在此過程中,駕駛員可能會感受到踏板「腳感力不足」,但車輛並未完全失控。SU7的制動系統採用了DPB+ESP雙備份機制設計,即使在主制動系統出現問題時,也能通過備用系統保障行車安全。
而車主按下SOS緊急救援電話無人接聽的原因,官方則是回復由於當時為進線高峰,占線排隊較多而導致無人接聽。在這裡小編就覺得,一家車企在造車並且售出後,不是應該把接聽用戶救援電話這種售後服務給完善好的嗎?要是發生十分緊急的事故,用戶撥打緊急救援電話,但因為客服太忙人太少無人接聽,導致失去了最佳的救援時間,這樣的後果不堪設想。而這一點小米真的需要向沃爾沃學習了,別人可是一有問題客服直接撥打電話過來諮詢的呢。
而小編髮現在網絡上眾多事件中顯示,小米SU7上市交付後發生問題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在5月初的時間,福建廈門的一位小米車主,就在提車後出了交付中心39公里,車輛就高速路上出現故障無法行駛,車機顯示「車輛即將關閉,請安全靠邊停車」的提示。除此以外,4月10日,一位車主在提車兩小時後車輛顯示異常需要維修,但肉眼可見的地方卻沒一點問題;也是同一天,重慶一位車主稱車輛GPS導航總是卡頓十幾分鐘才反應過來,並且持續5天都有同樣情況,但小米官方卻稱這是偶發事件;前翼子板下飾板容易開裂、小米手機無法連接小米車機、尾箱防夾手功能不防夾、座椅缺陷等等。小米CEO雷軍也提到過,不少網友拿著「放大鏡」來看小米,壓力很大有點受不了。
小米SU7上市後發生這麼多的車輛問題,一些發生問題的小米車主有著需要退換新車的要求,但小米汽車說到暫時無法做到,因為目前排隊的都是新車訂單,並且經過前段時間的車展,訂單量是普通時間的三四倍,就算是新車也要等待16-29周,工廠產能無法跟進,也難怪前面說到的緊急救援電話也忙到無法接入。
如今新興新能源品牌發展速度快,造車能力也快,但是創造出來的產品質量真的能夠獲得保證?也有不少朋友會調侃,現在買小米SU7早買早享受、嘗個鮮,出門即是焦點,出了問題也是焦點,那這些車主可能成為第一批的「小白鼠」。小米汽車正式成立於2021年9月,到現在還不足3年的時間,而在一次發布會中,小米CEO雷軍還曾稱道,現版的小米SU7在2022年初因為種種原因推倒立項重做,也就是說小米SU7從立項到上市,就只花了大約兩年的時間。
而按照以往,研發一款車一般需要3-5年的時間,而其中驗證車輛可靠性、穩定性的時間要占大約2年,吉利則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而如今眾多新能源新勢力品牌為了能夠趕上市場的熱度,以及減少與競爭對手的差距,甚至只用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推出市場,要知道,研發到上市還要面對設計、審批、安全測試等等一系列驗證。
汽車網評:「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並且汽車行業是要看中持久發展,若是不能穩固根基,在樹苗成長過程中,被大風吹垮,就很難再繼續成長為參天大樹,很難再去趕超像蔚小理這樣的造車新勢力等等品牌大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