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證券來了!首家新設外資獨資券商即將展業,還有3家在排隊

2023-12-12     時代財經

原標題:渣打證券來了!首家新設外資獨資券商即將展業,還有3家在排隊

繼摩根大通證券、高盛(中國)證券後,第三家外商獨資券商即將登陸中國市場。

12月11日,渣打證券(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渣打證券」)宣布,已獲得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頒發的《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並計劃於2024年上半年正式展業。

自外資股比限制放開以來,合資券商不斷提高外資持股比例,外商獨資券商也陸續在華申請展業。據時代財經梳理,截至目前,全行業共有外資參控股券商18家,其中10家為外資控股券商(3家外資獨資)。

圖片來源:渣打銀行

未來將專注於固收領域

與摩根大通和高盛(中國)證券通過提高持股比例實現全資控股不同,渣打證券是首家新設的外商獨資券商,也是國內首家英資背景的券商。

據渣打證券官網,其於2023年1月19日獲批籌建,5月5日完成登記註冊,總部設在北京,註冊資本10.5億元人民幣。此次渣打證券獲准開展四類證券業務:證券經紀、證券自營、證券承銷、證券資產管理(限於從事資產證券化業務)。

渣打證券股東為渣打銀行(香港)有限公司。渣打銀行(香港)有限公司是渣打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後者在倫敦及香港的交易所掛牌上市。渣打銀行成立於1853年,總部位於英國倫敦。其在華業務歷史悠久,1858年便在上海設立首家分行,1859年開始在中國香港開展業務,現為香港三家發鈔銀行之一。

渣打證券獲頒《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後,渣打集團亞洲金融市場部主管、渣打證券董事長陳銘僑表示:「渣打證券作為渣打集團在華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將進一步豐富和提升集團在華服務客戶資本市場需求的能力。我們堅信中國金融領域的開放會不斷推進,資本市場的樞紐功能也會不斷增強,對全球投資者和金融機構的吸引力將不斷提升。」

陳銘僑具有豐富的銀行管理經驗,曾先後在香港滙豐銀行、通用再保金融產品(香港)有限公司、德意志銀行、香港大新銀行任職,2007年加入渣打銀行。

而渣打證券的執行長耿琳則在外資券商有過長久「歷練」,2011年至2021年,耿琳任摩根史坦利華鑫證券資本市場部聯席主管、董事總經理,為一級部門負責人。

2023年5月份,耿琳在接受新華財經採訪時表示,未來渣打證券會更專注在固定收益業務領域,例如債券承銷業務和資產證券化等,這也是渣打集團的優勢業務領域。此外,耿琳還提到,渣打非常重視綠色發展與可持續金融,集團計劃在2030年前引導、調動3000億美元進入綠色及轉型融資領域。

對於公司未來的盈利和業務規模,耿琳稱,「中國是渣打集團極為重要的戰路性市場。2022年2月,渣打宣布末來三年在中國將投資3億美元,再一次強調了集團對中國市場的長期承諾。」

針對後續展業及布局情況,時代財經聯繫渣打證券方面並發去採訪提綱,但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外資「搶灘」

2018年4月,證監會公布了《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管理辦法》,將境外股東持有證券公司的股權比例放寬至51%。2020年3月,證監會宣布自2020年4月1日起取消證券公司外資股比限制。自此,外資開始「衝鋒」,合資券商不斷提高外資持股比例,外商獨資券商也陸續在華申請展業。

2023年10月底,在北京舉行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加強優質金融服務,擴大金融高水平開放,服務好「走出去」和「一帶一路」建設,穩慎紮實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據時代財經梳理,截至目前,全行業共有外資參控股券商18家,其中10家為外資控股券商(3家外資獨資)。

除了摩根大通證券、高盛(中國)證券、渣打證券外,2022年9月,瑞信證券控股股東瑞信銀行宣布,擬受讓中方股東方正證券持有的49%瑞信證券股權,股權轉讓完成後瑞信證券將實現外資全資控股。

11月22日,證監會官網顯示,瑞穗證券株式會社的《證券公司設立審批》申請材料已獲得接收。11月29日瑞穗證券對材料進行了補正。瑞穗證券若順利展業,將是繼野村東方國際證券、大和證券(中國)後第三家日資券商。

此外,還有兩家等待設立批覆的外資券商,分別是法巴證券(由法國巴黎銀行獨資)和青島意才證券(外資方為Intesa Sanpaolo S.p.A,即義大利聯合聖保羅銀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67fa2e70f88c2340677817ddd8ba7e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