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香港的電影行業應該多關注一下電影工作者的健康了。
根據官方統計,到2020年,香港男女平均預期壽命增至82.9歲及88歲。
但是,諸多著名的電影人卻早早離開。
陳木勝58歲;
吳孟達68歲;
廖啟智66歲;
他們明明是和楚原、王羽、曾江這些老一代,不是同一輩的人物,卻在同一時間段接連離世。所以對於他們的離開對於觀眾來說,多少都是有些震驚的。
於是羅啟銳的逝世消息,同樣是令人意外。
香港多家媒體7月3日消息,導演羅啟銳於7月2日因心臟病病發,救治無效去世,享年69歲。
羅啟銳出生於1952年11月30日,明明也就還有差不多5個月的時間,他就70歲大壽了。
雖然生涯只是執導了3部電影長片,但羅啟銳的名氣和地位,和陳木勝一樣,是中流砥柱般的存在。
提到他就必須要提到另一位導演張婉婷。
兩人是紐約大學電影系的同班同學,早早地就情投意合,最終也是白頭偕老,只不過沒想到,是還要小兩歲的羅啟銳先走一步。
張婉婷要比羅啟銳更早成名。
1987年《秋天的童話》不僅口碑上乘,成為港片愛情經典,當年票房是排在了年度第五位,比《英雄本色2》還要高一位,張婉婷因此打出名堂。
兩年後《八兩金》上映後,她的「移民三部曲」大功告成,成為了她電影生涯的標誌性代表作。
而三部曲都離不開羅啟銳當編劇,他也成為了張婉婷成功身後的,背後的男人。
羅啟銳也不是沒有自己嘗試當導演。
1988年洪金寶主演的《七小福》就是他的處女作。
正是憑藉這一部講述戲曲故事的電影,羅啟銳一出來就拿到了金馬最佳導演,影片也順帶砍下最佳影片;
而洪金寶則拿下了第二座金像影帝獎盃。
不知道是否是因為這次合作,一年後張婉婷的《八兩金》,也是洪金寶主演。
1992年,羅啟銳和張婉婷情侶檔聯手上陣,聯合導演編劇;
匯聚周潤發,鄭裕玲,毛舜筠,劉嘉玲等明星演員;
《我愛扭紋柴》再次證明「羅張組合」的實力,票房在香港市場就拿下了超3600萬港幣,排名年度第六。
這一年是名副其實的周星馳年,前五名都是周星馳主演的片子。至少在這一年,能打敗他們的就只有星爺了。
不知什麼時候開始,羅啟銳和張婉婷就被稱為「雌雄大導」。
要再等到羅啟銳親自執導電影長片,那就要等到18年之後了。
18年間,羅啟銳最主要的工作是當編劇,製片人。
妥妥的就是一位隱居幕後的工作者。
他應該就是一位求品質,而不求數量的人。所以在追求數量為主的香港電影黃金時代,他一直是很低調的存在。
也許是上天要給這位才子留下一點大眾印象,早早完成的一部劇本得到了開拍的機會。
這一次,張婉婷躲在了背後打輔助,而羅啟銳作為導演指揮作戰。
因為,這個故事源自羅啟銳的童年經歷。
這是他的半自傳電影。
2010年《歲月神偷》。
很難想像,這時候的香港電影還能夠誕生這樣一部神作。
任達華沒看走眼,他沒要什麼錢就接演,終於是拿下了他的第一個金像影帝。
這部難得的文藝片在豆瓣拿下8.7的高分,進入Top250榜單,被影迷捧上神壇。
而羅啟銳算是一戰封神,一舉奠定了他在香港電影的影史地位。
張婉婷有「移民三部曲」,他有《歲月神偷》。
羅啟銳去世後,包括成龍,王晶,任達華等一眾香港知名影人發文悼念。
有消息稱,羅啟銳的心臟問題其實一直有看醫生,但這意外突然發生,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又一位熟悉的影人離去,對於香港電影來說,除了沉痛,還有無奈。
這幫人用他們的大半輩子,奉獻給了曾經輝煌的港片。
只是歲月偷走了一切,我們也只能眼巴巴地看著,也不由得想起那句台詞。
「人,總要有個頂。」
總要信,總要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