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國越來越多地將3D列印技術應用於工業模具、航空航天部件、文創產品、生活用品等製造。3D列印技術發展至今主要分為哪幾條技術路線?未來有哪些發展趨勢?針對這些話題,《環球時報》記者採訪了國內業內專家。
據專家介紹,3D列印涉及的工藝種類非常多,從列印材料來說,主要可以分為面向金屬和非金屬材料的雷射粉末床熔合(LPBF)、粘結劑噴射、雷射定向能量沉積(L-DED)以及電弧增材製造(WAAM)等,面向聚合物的技術,如光固化技術、數字光處理(DLP)、熔融沉積成型(FDM)、選擇性雷射燒結 (SLS)等。其中使用最多的是雷射粉末床熔合,一直以來這都是主流金屬工藝路線,粘結劑噴射列印金屬材料近兩年受到重視,發展速度非常快。另一種是其他聚合物,從幾年前開始,粉末床聚合物市場已經超過光固化技術。
對於國際上3D列印的發展情況,這位專家介紹,引領3D列印技術的國家主要是美國。從開發和應用角度來看,業內普遍認為美國是不可或缺的。其次是德國和英國。以色列也有相關企業在做3D列印方面的研發。除了上述國家,澳大利亞幾個高校在相關研究領域有不少成果。韓國、日本、法國等國也在推進相關研究。經過十多年的發展,中國的不少相關技術已經不比國外差,比如雷射粉末床燒結和熔融等。
據專家介紹,在應用方面,國內近些年發展很快,與國外相差不大,甚至可能做得更好。專家認為,我們和國外先進企業的差距主要體現在工藝技術方面。雖然對於現有技術的應用,我們使用得比較好,但對於新技術的發展,一些國外研究機構與科技企業仍在引領技術潮流。
對於3D列印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專家認為,目前新技術層出不窮,3D列印技術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要重視相關技術發展的新趨勢,特別是多種學科的交叉融合,例如如何和人工智慧更好地結合,尤其在生產端。隨著3D列印技術的批量化應用越來越廣泛,無論是專門的3D列印服務商還是一些汽車製造商,他們內部會組建增材製造中心。到時會涉及人工智慧、管理和設計方面的相互融合。(唐 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5e858754fc4e20609b794f7cc483c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