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U18男籃亞洲杯,中國隊在季軍戰中大勝約旦,拿到第3名,追平了上一屆的戰績。雖然未能拿到賽事的冠軍,但至少球迷們則是看到了中國男籃鋒線未來的希望,他便是拿到這次U18男籃亞洲杯中國隊的得分王,並且還入選了賽事最佳一陣的張博源。
本屆U18亞洲杯,17歲的張博源是跳級參加,他出戰6場比賽,場均砍下17.2分,排名賽會第4,另有2.8板1.3助1斷1帽進帳,投籃命中率47.9%,三分命中率43.2%。
不管是身高、力量、對抗還是技術方面,張博源這樣的持球型鋒線,確實讓人想起了當初的丁彥雨航。即便在本屆賽事遭遇感冒,但這個小伙子仍然帶病作戰,幾乎是以一己之力在帶著球隊前進。說張博源一人扛起這支U18男籃大旗一點也不為過。
本屆賽事,中國隊全隊一共僅兩名球員得分上雙,除了張博源,另一個就是陳家政。不過,若非在季軍戰對戰約旦的比賽中迎來大爆發,砍下和張博源並列第一高的22分,陳家政的場均得分恐怕也難以達到兩位數(場均12分)。
其實中國男籃這些年很少能培養出具備持球能力的鋒線,除了丁彥雨航,之後像是張鎮麟以及被寄予厚望的曾凡博,都沒能真正在賽場上兌現自己的天賦。尤其是曾凡博,當初作為四星高中生,一度被球迷認為是下一個能夠進入NBA的中國球員,結果放棄NCAA,跑去發展聯盟點燃隊掙快錢,導致自己無緣NBA的同時,球技也沒能得到提升,如今回到CBA,曾凡博已經快要淪為一名角色球員。
不過張博源也並非沒有缺點,那就是面對歐美強隊的時候,動作很容易變形。這次在面對大多數亞洲球員時,張博源倒是沒有什麼壓力,在此前U17男籃世界盃,面對黑人成群的法國隊,張博源的突破明顯遲滯許多,但還是能憑藉自己的身體優勢去頂開防守人完成終結。
可之後遇到美國隊,張博源的持球進攻則是現了原形,所以對於這樣一個現階段還存在明顯弱項的潛力新星,大家也不要特意去「捧殺」。
如今的張博源,確實具備著丁彥雨航的雛形,但考慮到他還沒有真正打過職業聯賽,去和成年人對抗,所以他的上限到底會在哪,也不太好說。但有一點可以明確的是,這樣的好苗子,如果真能去到美國曆練,那自然是再好不過,倘若留在國內這個舒適圈,張博源恐怕要成為下一個曾凡博式的傷仲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