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東西,成為中小商家的「爆款生意」

2023-12-24     娛樂資本論

原標題:丑東西,成為中小商家的「爆款生意」

作者 | 廿四

「好醜!好喜歡!可以買來減肥用,飯都吃不下一口,每一口都感覺在跟青蛙舌吻。」

前兩個月,一柄通體碧綠,瞪大眼睛,張開血盆大口的青蛙瓷勺在小紅書等社交平台走紅,因「丑」得逆天,尤其是躺在紅豆粥里的圖片被年輕人瘋傳,被稱為「減肥神勺」。

一個「丑」爆品帶來的關注,瞬間輻射整個店鋪。靠這柄勺子的流量,其創作者陳二溝從「吃飯困難」的景漂一躍成為月入十萬的「淘寶品牌主理人」。

他告訴剁椒,除了日用的碗碟瓷器,景德鎮當地各種可愛的瓷製小玩意兒大約占了95%,「當我意識到可愛市場的市場似乎有點內卷時,做個性的丑東西無非是另一種審美創新。」

飛戀傘廠也關注審丑消費很容易解鎖流量密碼。飛戀傘廠是浙江紹興雨傘產業帶的一個老牌傘廠,如何讓自己的商品脫穎而出?這一產業帶老大哥瞄準了年輕人,一群85後、90後每天以00後的網速衝浪,他們關注年輕人的熱點、評論,每天穿梭在海量的信息中尋找可以結合雨傘製作靈感,發現「審丑」文化成為年輕人新的個性消費觀,不過丑的標準其實很難界定,對於品牌而言,「丑萌營銷」是創新,也是一場冒險。

90後的員工張建彬會關注每年舉辦的「淘寶丑東西大賽」,來預判年輕人最近的審丑潮流飛向。

最近,他們製造了一把前無古人的雨傘「吾皇的傘」,一經推出,就在社交平台火爆。張健彬告訴剁椒:「買這把吾皇傘的主要是年輕人,基本是在15-30歲,主要是場景需求,日用的不多。都用在漫展、舞台劇、演出、甚至還有買來告白的。」「道具傘」在越來越多的場景下走進了年輕人的視野,甚至成為了一種個性與品味的外顯。

與此同時,吾皇傘出圈也帶動年輕人認知飛戀傘廠,不僅成為B站知名UP主,淘寶店的其他雨傘的銷量也大幅增長;

還加快了產品推陳出新,「雙人傘」、「捲心菜傘」等好玩好用的生活雨傘直接讓這一老牌傘廠迅速完成「年輕化」。

99年的陳二溝,大學主修陶瓷製作專業,一畢業就隻身一人來到中國瓷都景德鎮,成為了一名「景漂」,由於跟家庭對他的規劃有偏差,他一個月只能獲得1000塊錢生活費。

「畢業後家裡人都讓我考編,職業相對穩定,但如果我讀書4年就是為了一紙文憑做敲門磚去考編,那我不就白學(陶瓷)了嗎?」陳二溝說,當時1000塊錢只夠付房租,剩下的吃穿用度,只能靠自己的雙手。

在景德鎮市場,大多數都日常的陶瓷都走「可愛」風,用小貓、小狗、小豬等萌系動物燒制,陳二溝反其道而行之,去做年輕人喜歡的、個性化的瓷器。

最開始,陳二溝做的是95後的「童年回憶殺系列」瓷器,比如《成龍歷險記》里的12生肖符咒,不過「叫好不叫座」,社交平台點贊的很多,銷量卻平平。

2022年3月,疫情期間,小陳用不多的積蓄買了些便宜的陶土,製作了一些小青蛙的擺件在景德鎮線下擺攤。

「當時只打算碰運氣,沒想到全賣完了。」感動之餘,陳二溝開始以青蛙為創造靈感,做出涼水壺、水杯、茶盤等各式商品。他透露,從10月青蛙勺破圈以來,兩個月他的收入已經超過20萬元。

由於這類擺件無法批量生產,需一個個手工燒制,搶不到批次的年輕消費者一直在催更,陳二溝也藉此積攢了一批極有粘性的粉絲。而那個曾經不被父母理解的畢業生,如今一個人設計、製作、運營店鋪、成立工作室,成了一個真正的「品牌主理人」。

「吾皇的傘」這一最「丑」爆品,則直接打破銷售受制於渠道的困境。2014年,傘業出口正值紅利期,只要成立一個傘廠就不愁生意。雷鵬琳在紹興創辦了「飛戀傘廠」,通過給外貿、小商家供貨,一天能出幾千單傘。但這一紅海市場,同行紛紛湧入,同質化競爭加劇。賺了一陣快錢後,雷鵬琳的日出貨量從4000把銳減到了1000把。

「我們之前生產傘都是從實用性、功能性角度出發,很少考慮用戶喜歡什麼。」當飛戀傘廠走到線上,他們意識到在網際網路的浪潮中,傘已經從日用品變成了年輕人表達自我的裝飾品和社交產品,尤其在淘寶,有無數年輕人詢問客服可不可以定製傘。

爆品「吾皇的傘」最初的靈感來源於一次偶然的定製。「一個大學生有廣播劇的角色需求,他扮演一位皇帝,需要一把雨傘的道具,我們當時就來了靈感,將皇帝的冕冠、珠鏈、以及尊貴的金色彙集到日常的遮陽傘上,花了半個月的時間,打造了吾皇的傘,輕輕撐開雨傘,帝王的尊貴氣場與遮風擋雨的實用屬性完美融合,一個人也能走出一個儀仗隊的排場。」張建彬表示,當時打造時,就覺得在年輕人中有戲。

後來,飛戀傘廠成為網友口中的「人形許願池」,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出的傘。他們成為通過腦洞大開,做出了帶電筒的雨傘、六花洛麗塔公主傘、還有呼聲很高的釣魚傘,被釣魚愛好者們瘋搶近萬把,不僅解決了傘廠曾面臨的滯銷危機,老闆也成為傘業紅人,「人狠話不多」9秒全方位硬核展示個性雨傘的風格也深入年輕消費者的心。

「審丑文化」帶動的消費,不是年輕人審美方向發生改變,而是由於產品調性特殊,又具備很高的社交屬性,同時符合Z世代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即這些單價幾十元、小一百元的「丑東西」,可以讓年輕人用很低成本來滿足這種展示個性的心理。

能製造「丑」爆品的商家,其商品往往具備話題度以及提供了卓越的情緒價值,且年輕人的互動感與參與感一定是拉滿的。

談起一炮而紅的青蛙勺,因為丑得實在太出眾而被網友強行抬進淘寶丑東西大賽40強,陳二溝開始是無奈的,甚至發了個店鋪公告,請求立刻撤回入圍。然後把自己的所有商品名前面加上「美東西」「酷東西」「萌東西」。

還有人發現一提丑字,客服就以各種理由裝不在,一旦不提丑字,客服立馬又出現。陳二溝的無心之舉,反而激起了網友們叛逆之心,引發了潘多拉效應,越來越多的網友認為「一樣東西丑,我偏要看看有多醜,看能不能丑到我」,這樣的新異刺激,讓網友直接評價這是「抽象的丑」。

陳二溝則回應,這個青蛙其實是寫實派,在創作的時候,他在網上搜到了一張真實的、青蛙跳起來張嘴捕食的畫面,認為特別有生命力,於是做出了第一個青蛙勺。

多次來回的交流中,年輕網友們從直面丑、到討論丑、再到了解創作者的創作意圖,產生共鳴後去購買丑,最後一舉送青蛙勺子進入五強。

飛戀傘廠的破圈也並非偶然,這一品牌非常注重社媒營銷,尤其是抖音和B站,他們通過積極與用戶互動、定期發布內容以及選擇用戶在線活躍時間段發布等方式,吸引了大量粉絲的關注和參與,尤其是各種奇葩傘的測評、甚至去漫展和美女合拍等等主題的視頻播放量也居高不下。這些緊跟熱點的做法使得飛戀傘廠的產品始終保持了高度的關注度和購買慾望。

不難看出,這就是掘金爆款丑東西的方式,在線上場景,完成商家展示、網友討論、觀看者獵奇、在淘寶購買的閉環。

淘寶的「年度丑東西大賽」,則直接成為反映年輕人消費「丑東西趨勢」的一個窗口

剁椒了解到,過去一年,淘寶上搜索「丑東西」的人數增長了 900%,搜索「2024年度丑東西」,會出現「好運來發財服」「鑽石三角褲」「滿頭黑線企鵝玩偶」等奇奇怪怪的小商品,從廚具到飾品、擺件到掛件,應有盡有。

2020年,淘寶聯合豆瓣「丑東西保護協會」小組舉辦第一屆淘寶丑東西頒獎典禮,就在B站播放量過百萬。大賽始終強調的評比原則是:我們不要譁眾取寵的丑,不要低俗辣眼睛的丑。丑有自己的個性,儘管可能過於前衛而顯得特別;丑彰顯了一種態度:自由洒脫,無拘無束;丑帶來一定的啟迪,哪怕只是一次開懷大笑。

「從四屆大賽中,我們也發現了年輕人投票前五強的規律,一定是跟當下熱點和時代情緒強關聯的。」淘寶丑東西負責人胡昱舉例,比如今年無語菩薩因完美契合了當下打工人的精神狀態,帶火了景德鎮,讓更多的年輕人關注到陶瓷品,同樣,青蛙勺子就具備創意陶瓷產品的獨特性。

而在豆瓣「丑東西保護協會」小組秉承「東西也想要有人愛,從暗淡中發現閃光點」的建組理念,倡導「丑東西聚集在一起,快樂歡愉,不用在乎別人的眼光」,致力於發現生活中的丑東西,給予理解寬容的目光,這與淘寶丑東西的評選理念不謀而合。剁椒了解到,目前豆瓣「丑東西保護協會」小組已經聚集了超過24萬丑東西愛好者。

淘寶和豆瓣聯合發起的選丑大賽之所以能持續帶動話題熱度,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精準洞察目標受眾的需求。而「丑東西保護協會」的成立,以及今年小紅書的加入,更增強了用戶的參與感,促進用戶自發生產內容,加速話題出圈,讓小眾的「獨樂樂」變為一場「眾樂樂」的品牌營銷盛宴。

要知道,「丑」背後不僅是討論度和社交話題,更是有著更加明顯的、廣闊的商業價值。張健彬告訴剁椒,從2020年他就開始關注淘寶丑東西大賽,尤其是他發現,這次火爆的產品成本薄、利潤高、能走量。

尤其是綠頭魚的頭套給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剁椒觀察,在淘寶平台上,售賣綠魚頭頭套的商家不在少數,售價在18元到30元之間,還有個別賣到了60塊錢以上。

由此可見,當普遍趨同於追求「美」時,淘寶通過丑東西大賽為品牌、中小商家提供了另外一種營銷路徑,追求「丑」來打造反差從而出圈。隨著大賽不斷疊代,也可以說是,商家的營銷創新重新捧紅了「個性經濟」、「丑萌經濟」,滿足了有個性追求的年輕消費者,一次次循環最終實現了「丑的自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40f5c12072b4c914313f60c9245fbb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