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過了本科線,為啥還有2成學生要上專科?老師無奈道出原因

2023-03-29     青湖已

原標題:高考過了本科線,為啥還有2成學生要上專科?老師無奈道出原因

我們都知道大學是分為「本科」和「專科」的,正常來說只要考生過了本科線以後,就可以讀本科大學。

可大家不知道的是,每年都有將近2成的學生明明高考過了本科線,但最後還是去了專科,這是為什麼呢?老師無奈道出原因。

高考過了本科線就能上本科?還有2成學生,過線後依然要讀專科

我們通常意義上說的本科線就是「本科三批」的最低錄取分數,部分省市可能已經取消了三本,那麼就要看「本科二批」的最低錄取分數。本科線並不是隨便劃分了,而是按照當年各大高校的招生計劃,按照比例進行劃分。

一般來說,本科線並不會正正好好地按照招生計劃劃分,而是會留出一定的空餘,按照120%左右劃分。

這就意味著在招生上實際上是供大於求的,並不是所有超過本科線的同學都能上本科。

舉個簡單的例子,高校計劃招生100名學生,但現在有120名同學過線了,高校就會再重新劃一個線擇優錄取,而剩下的20學生只能去讀專科。

有家長覺得這樣非常不公平,為什麼非要多劃出20%呢?這不是給人希望,又讓人絕望呢?

其實多劃的這20%還是很有必要的,並不是每個過線的同學都會選擇上本科,有些同學可能覺得自己考得不好想重新復讀。

有的同學可能由於家庭經濟原因無法讀「三本」,這樣的同學也不會上本科大學。

如果高考在劃線的時候劃得正正好好,那麼高校肯定會出現招不滿的情況,多劃的這20%既是為學校招生著想,也是為我們的考生提供了一個機會。

還有一種情況,也會導致同學們「讀專科」

還有一種情況,也會導致我們的同學無法上本科,那就是滑檔。這種情況常出現在高考分數與本科線差的不是特別的多的考生身上,這類學生可能會滑到「專科」院校中。

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這部分同學在報考的時候覺得自己「穩」上本科,所以乾脆沒有報考專科院校。

這種情況下,同學們一旦滑檔那麼連專科都上不了,只能等後面的補錄,如果同學們連補錄都沒有成功,那麼只能選擇復讀。

大家千萬不要以為這是危言聳聽,每年都會有不少考生因為報志願沒報好而滑檔,據統計2020你那河南省就有8萬考生滑檔、河北省也有近5萬人滑檔。

所以在這裡提醒各位考生,在報考的時候一定不要太過自信,尤其是成績不太穩的同學,還是應該把專科院校填上。

高考分數剛過本科線,選三本還是專科

對於考生來說剛過本科線既是一種幸運,也是一種「不幸」,幸運的是同學們有機會讀本科大學,不幸的是剛過了本科線的大學多數都是「三本」高校,這樣很多考生和家長都很糾結。

在當前這個注重學歷的年代裡,家長們更願意讓學生讀一個本科,可三本的收費卻讓很多家庭無力承擔。

根據相關了解,正常公辦本高校每年的學費在4000-6000元之間(除特殊專業);但民辦三本每年的學費卻在10000-30000元之間。

如此高昂的學費讓很多考生都望而卻步,不少學生最後只能無奈讀了專科。

其實讀不讀三本,還要看同學們具體的情況,這裡包含同學們的家庭情況和對未來的規劃等。

倘若同學們家庭條件還可以,自己也有意願在讀完本科後考研,那麼三本院校或許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可若是同學們家庭條件一般,自己也沒有考研計劃,那麼選擇一個好就業的專科或許才是最佳選擇。

考生和家長在報志願時,還應該注意這些問題

高考的競爭還是比較大的,一個不小心就有可能慘遭「滑檔」,這就要求同學們在報考的時候要多注意一些細節問題,尤其是今年志願進行調整的省市更應該注意。

為了防止滑檔建議同學們要好好報考第一志願,在報考的時候不要光看往年分數,而是要看「省排名」。

此外,為了避免退檔同學們應該好好看看,各高校報考的具體要求,不要出現「選科不符」最後退檔的烏龍事件。

如果你所在省市依然是院校+專業的報考模式,那麼建議大家最好選擇服從調劑,這樣可以避免滑檔。

對於志願是「專業(組)+院校」模式的省市,應該要好好填滿這112個志願,避免滑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3ffcfd8043179dd2b63bb9f528bd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