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斷供華為,其結果可能兩敗俱傷

2020-07-16     專門網

原標題:台積電斷供華為,其結果可能兩敗俱傷

今天,台積電在二季度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未計劃在9月14日之後為華為繼續供貨。這正好與美國商務部於5月15日公布的對華為限制新規生效日期(9月15日)相契合。

雖然台積電只是用了「未計劃」這個含糊不清的詞,但根據最近美國對華為的態度來看,不允許台積電繼續為華為代工晶片的心思路人皆知。而台積電之前也有表示,在先進晶片製造過程中,使用了美國的半導體設備及相關技術。也就是說,如果美國不同意或者不延長限制期限的話,台積電將沒有辦法繼續為華為代工晶片,而海思晶片將面臨斷供問題,對於下半年的華為來說,這無疑是雪上加霜。

然而,台積電若真斷供華為,其結果不一定是華為單方面受傷。在台積電發布的截至到6月30日的2020財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台積電第二季度合併營收為3106.99億新台幣,較上年同期的2409.99億新台幣增長28.9%。凈利潤為1208.22億新台幣,較上年同期的667.65億新台幣增長81%。從數據來看,這樣的成績很華麗,因為台積電今年第二季度的凈利潤就超過了中芯國際在2019年全年220.2億元的營收。

台積電第二季度的利潤增長如此之快,除了5G新機發布的晶片需求之外,我們還應該看到華為在5月15日之後追加了7億美元的大訂單。120天的緩衝期讓華為不得不在限制時間到來之前儘量多的儲備一批晶片以供新機的正常發布,而台積電也確實在這期間加大產能。所以台積電第二季度有這麼矚目的成績,華為功勞不小。

從目前的智慧型手機市場來看,中國占據不少份額,而在中國智能機市場上,華為手機又是不可忽視的存在。台積電一旦斷供華為,對其營收也會產生巨大影響。而且根據2019年台積電披露的數據顯示,華為是台積電的第二大客戶,占據全年訂單的14%,僅次於蘋果。所以台積電斷供華為將是兩敗俱傷的結果,另一方面,同為晶片製造商的三星也在一旁虎視眈眈,近期甚至公布了3nm工藝製程晶片,這對於台積電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壓力。

之前有市場消息稱台積電已向美方提交意見書,力爭寬限期後可持續為華為供貨,台積電不予置評。雖然其結果是兩敗俱傷,但在美國的施壓下,台積電斷供華為似乎已經成為了既定事實。在美國的限制下,可以看到華為近幾年確實很艱難,但同時,我們也看到了華為一直在尋求突破,沒了台積電,我們還有中芯,雖然要落後許多,但也不是沒有奮起直追的可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63DUV3MBiuFnsJQVCPB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