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克蘇自駕,一路上都充滿了驚喜,自駕的第二天下午,我們來到了庫車市,很多喜歡自駕旅行的朋友,對於庫車應該很熟悉, 庫車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也是獨庫公路的終點,光是在庫車境內就有石窟、古城堡、烽火台等文物達195餘處。
獨庫公路
我在庫車旅行打卡的第一站,就是獨庫公路的終點路標,獨庫公路被中國國家地理評選為縱貫天山脊樑的景觀大道,全長561公里,花了10年的時間才修建而成,起點獨山子,終點庫車。
這是一條凝聚了無數人心血的英雄路,也是一條充滿了那些熱愛新疆的老兵們傾注了無數情懷的路,至今還有參與修路的老兵,一直留守在獨庫公路的旁邊。
克孜爾尕哈烽隧
克孜爾尕哈烽隧,荒涼的沙漠中矗立著一個土黃色的建築 ,看著真的不起眼,沒想到卻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這裡 是古絲綢之路北道上時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烽燧遺址,且位居絲綢之路北道的黃金地段,喜歡歷史人文的朋友,來到庫車旅行,一定不要錯過這個景點。
克孜爾尕哈烽隧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庫車市西北,217四道東側鹽水溝河谷的東岸,位置比較偏僻,除非專程前來,才能找到。歷史資料 記載,這裡夜間舉火稱「烽」,白天放煙稱「燧」,現在看起來覺得很平淡,在歷史上,這個烽隧發揮過很重要的作用。
蘇巴什佛寺遺址
庫車是一個寶藏旅遊目的地,對於喜歡中國古代歷史的愛好者來說,庫車有太多的地方可以參觀研究了,驅車繼續前行,我們來到了蘇巴什佛寺遺址。
在玄奘的《大唐西域記·屈支》中,記載著一座寺宇恢弘、僧侶雲集、香火繁盛的龜茲國佛教寺院,這座被稱作「昭怙厘」的大寺,就是今天人們所見的蘇巴什佛寺遺址,要參觀這樣的佛寺遺址,一定要了解這裡曾經發生過的故事。
蘇巴什佛寺遺址,距庫車市西北20公里處,年代也很久遠,遺址地形開闊,很荒涼。
始建於公元3世紀,是新疆地區保留至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歷史最悠久的佛教建築群遺址。
斷垣殘壁,依稀訴說著這裡曾經的輝煌, 蘇巴什佛寺遺址不僅僅是一座佛寺遺址,更是中原王朝經略西域的見證,也是東西方文明交流的一個縮影。《新疆庫車蘇巴什佛寺遺址考古發掘與研究》課題組組長、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教授冉萬里說,我們在遊覽之前,最好提前做一下功課,才能更深刻的了解這座遺址的意義。
遺址目前是免費的,面積很大,整個遺址被庫車河分為東寺和西寺兩處佛寺遺址群,分布面積約20萬平方米,由佛塔、廟宇、洞窟、殿堂、僧房等建築組成,這裡不能航拍,所以不能很直觀的看到遺址的全貌,不過行走在遺址之間的木棧道上,還是不由得感慨,這個 始建於魏晉,鼎盛於隋唐佛寺,完成了自己在歷史長河中的使命,至於那些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的故事,就讓後人來慢慢研究吧。
庫車王府
庫車旅行的最後一站,我來到了中國最後一個王爺的家,這裡是庫車王府, 歷經十一代親王擴建,既有中原漢文化風格建築,又有維吾爾族 特色建築,還有俄羅斯 式建築,讓人十分好奇,這裡也是遊客來到庫車旅行都會打卡的地方。
在庫車王府,我詳細的了解了中國這位第十二代親王 達吾提·買合蘇提的故事,他 是中國最後一位的王爺。在已經88歲高齡的時候(於2014年7月30日去世),擔任庫車市政協副主席職務,也是中國目前年齡最大的 國家公務員,一生跌宕起伏,在新中國成立後,過上了平靜幸福的生活 。
聽當地人說,王爺的最小的老婆還在世,今年五十多歲,偶爾也會在庫車王府呆著,如果運氣好還會遇到她。
庫車王府始建於清朝道光八年,也就是公元1828年,後來經歷了戰亂被破壞,我們現在看懂啊來的庫車王府是2004年重建的,參觀後,還可以去王府的後花園走走。
庫車王府的後花園出去,還可以看到了一段清朝的古城牆。
從庫車王府出來,有一條古街,叫做熱斯坦歷史文化街區,這裡在清朝的時候,是很熱鬧繁華的集市,每一門都有一個故事,色彩絢麗的裝修風格,也吸引了很多遊客專程前來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