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氏家族與「百雀羚」的前塵往事

2019-11-24     商業力智庫

摘要

1940年代,這個誕生於弄堂作坊的國貨品牌已成當時上海名媛佳麗的首選,著名電影明星胡蝶,著名歌星、影星周璇等,都用上了百雀羚——南京路永安公司樓下櫃檯,常常連樣品都斷貨。百雀羚取代德國妮維雅成為國內化妝品第一品牌!

胡蝶、周璇

回溯百雀羚的誕生,繞不開一個家族的創業故事。而這個故事的發端,還要從先施百貨公司的一場招聘說起……

先施老闆慧眼識才

1929年,26歲的顧植民看到南京東路上的先施百貨公司登報招聘營業員,先施公司、永安公司、新新公司和後來的大新公司並稱上海四大公司,在海內外赫赫有名。儘管應聘的人很多,顧植民還是大膽地報名了。

顧植民出生於1903年,上海嘉定黃渡人,14歲時就到上海城裡謀生,12年來已經飽嘗過多份工作的艱辛:煙紙店、茶館和工廠當學徒,在米號、典當行當帳房先生,百貨店當夥計和店員,上門推銷的「跑街先生」。21歲時娶才女徐貞志為妻,當年兒子顧炯為出生,顧植民渴望有一份既能掙錢又體面的工作。

昔日南京路

先施公司

儘管應聘競爭激烈,顧植民還是被錄取了!先施百貨公司老闆馬應彪後來把他找去,對他說:我看你很有才幹,不要做營業員,應該做更重要的事。我希望你負責化妝品的市場調研和銷售。

顧植民二話不說,一口答應,就這樣開始與化妝品打起了交道……

弄堂製造的美麗

轉眼幾年過去了,顧植民常年奔波在外,用腳奔波,用心做事,他的銷售業績年年上升,職位從最普通的職員上升到公司中層,薪水高,待遇好。

這時,顧植民心裡有一個念頭在暗暗地滋長:化妝品市場廣闊,並且利潤豐厚,我為什麼不自己創業當老闆呢?

顧植民和妻子徐貞志反覆商量研究,最終,他果斷地辭職了。1931年,顧植民成立了富貝康化妝品有限公司。

上海崇德路91弄(培福里)33號,一幢石庫門房子,顧植民一家三口住在樓上;底層四間房子100來個平方米是工廠;他高薪聘請來一位技術工人,還有兩三個操作工和兩三個包裝工,都在一條香料攪拌混合的生產線和成品包裝生產線上忙碌著——這就是他創業的全班人馬。

富貝康公司已成規模後,工人在包裝間進行產品包裝

顧植民請人研製了配方,為了保證質量,他所採用的香料大多從國外進口。最初,僅僅生產一些花露水、胭脂,慢慢地增加了香水、香粉等。顧植民既當老闆又是工人,每天很早就來到車間,全程注視著工人操作:把硬脂酸、十八醇和甘油等油性原料放入金屬容器內,加熱到七八十攝氏度後倒入大瓷缸,用長圓木棒邊攪拌油脂邊倒入熱水,攪拌冷卻至料體開始乳化時加入香精,最後直到成為乳白色軟膏體。

「等到生產穩定了,父親才從弄堂車間脫身出來,全力負責銷售。」在接受採訪時,顧植民之子顧炯為向筆者回憶說,「即使這樣,父親每天還是要到車間跑幾趟,他上班的時間比工人還要長。」

富貝康的化妝品漸漸有了銷路,銷售量緩慢但穩步上升。顧植民初戰告捷,更清晰地意識到:上海人注重儀容儀態,大部分女性都在使用化妝品,把國產化妝品的品質做好,一定大有市場。

當年的愛美女性

「百鳥鳴風」很靈光

1940年秋天,經過精心準備,顧植民推出了正式的商標。「當年父親正在為新產品的起名苦思冥想,正巧碰見一位算命瞎子。瞎子掐指一算,說:百雀羚。百雀,取其百鳥朝鳳,熱鬧景象;羚,是上海話『靈光』的諧音。父親一聽,拍手連聲叫好。」

顧炯為笑道:「許多百雀羚老用戶說,百雀羚喜歡在千家萬戶的屋檐下築窩,討人喜愛,這名字討口彩啊!」

第一款百雀羚冷霜產品保濕效果強,香氣濃郁;顧植民還用上了又圓又扁的藍色鐵盒外包裝。顧植民深諳經營之道,他使出渾身手段,除了常規地在報紙上刊登廣告,在電車車身上打廣告之外,還親自帶著工廠技術員走進當時最流行的電台直播間,向廣大聽眾講解百雀羚的種種好處。

百雀羚廣告

百雀香粉廣告

這一連串的奇招很靈,上門訂購的客戶絡繹不絕,來要貨的電話不停地響,上海各大商店化妝品櫃檯,顧客紛紛來點名要百雀羚。百雀羚在上海灘一炮打響,成為時尚暢銷貨。

要擴大市場,必須要改變家庭作坊式的生產模式。顧植民獲知崇德路91弄西側近濟南路崇德路口有一處廠房在出售,馬上趕過去洽談。經過多次談判,最後用好幾十根金條買下該廠房。

新廠房一樓是產品倉庫和原料倉庫,二樓用作廠房。顧植民又對設備大刀闊斧地改進,原來人工的攪拌工藝改成了機械攪拌,他同時改進各種產品的生產工藝,特別是重點改進百雀羚冷霜的先進生產工藝。

1940年代,上海街頭的百雀羚廣告

這時,顧植民除了生產百雀羚冷霜產品外,還生產香水、花露水、香粉、胭脂和口紅。公司員工也配備齊整,負責財務的凌福康先生為首的兩三人組成管理團隊;學徒工約有五六個,包裝工七八個;顧植民專管技術和銷售,妻子徐貞志負責技術配方原料的保密工作和管理工作,因為她會講英語,還負責和外籍客商打交道。

百雀羚化妝品名氣越來越響,越賣越好,特別是在1945年8月日軍投降後,上海復歸於和平,化妝品的需求掀起了一個高潮。儘管中外各種化妝品爭奇鬥豔,但百雀羚化妝品銷得特別好,著名電影明星胡蝶,著名歌星、影星周璇等,都用上了百雀羚——永安公司樓下化妝品櫃檯,常常連樣品都斷貨。百雀羚取代德國妮維雅成為國內化妝品第一品牌……

永安公司

顧植民也從一名職員成為大老闆,1948年購買了法租界陝西南路25弄一套新式豪華公寓,汽車進出。


為入朝志願軍防寒護膚

1949年,中國政局面臨著歷史性的變局,上海解放前夕,不少實業家紛紛逃離上海前往台灣和香港。

顧植民面臨著人生的十字路口。有人提出把工廠關掉,帶著資金前往台灣重啟爐灶,顧植民否定了。他不想離開上海。這時,一位在印度尼西亞經商的朋友來了。「到印尼重新開廠吧,百雀羚牌子在印尼很有影響啊!」朋友慫恿地說。顧植民左思右想,難以定奪,印尼的語言都聽不懂,怎麼做生意呢?唉,妻子如果在世就好了,至少有人可以商量。

百雀羚冷霜

百雀香粉

原來,1948年秋天,顧植民妻子拿著一疊報表從三樓往二樓走,一腳沒踩穩,一下子摔到二樓,當場就暈了過去。她被救到附近「四明醫院」(現名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搶救,可惜未能回天。顧植民無奈地叫兒子顧炯為放棄考大學,到工廠接替妻子的工作。顧炯為當時高中即將畢業,剛完成畢業考試。

徐貞志

1940年代,顧植民、徐貞志夫婦與兒子顧炯為合影

面臨著去還是留的重大抉擇,顧植民考慮再三,還是決定留在上海。1949年8月,上海市人民政府、解放軍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執行中央恢復經濟、扶助私營經濟的政策,在上海成立了上海市工商聯籌委會,顧植民應邀加入。上海市工商界訂立愛國公約,顧植民帶頭在愛國公約上簽字。

1950年,韓戰爆發,入朝志願軍急需防寒護膚品,顧植民在工商聯帶頭表態:「我捐出百雀羚冷霜,送給志願軍!」他會後趕回廠里,史無前例地安排二班制,連續半個月生產百雀羚冷霜,全部裝箱運往朝鮮。

韓戰爆發,入朝志願軍戰士遭遇零下三十度的酷寒

1949年2月,兒子顧炯為結婚,親家是中國制罐廠老闆孫文豪,也是百雀羚包裝(藍色小鐵盒)的供應商,媳婦是孫文豪的第二個女兒孫志芳。1950年12月,顧植民的孫子顧真揚在「大德醫院」(新閘路江寧路口,上海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對面)出生了。長孫的出生,給顧植民帶來新的動力。

1956年,公司在公私合營後改名為:公私合營富貝康日用化學工業公司。此後,因為心肌梗塞,顧植民在半百之年意外去世。

兒孫與百雀羚纏繞

顧植民之子顧炯為的人生,也始終與百雀羚纏繞著。

顧植民去世前半年,聽說華東化工學院夜大學在招生,馬上叫兒子顧炯為報名。當年自己中斷了兒子的大學之夢,心裡一直有愧疚。顧炯為報考「無機化學系專業」,念了整整5年,1961年7月,他獲得一張本科文憑,還能講一口流利的英語、法語、俄語和德語。顧炯為決心改進百雀羚油脂配方。經過幾年努力,終於獲得成功:百雀羚的油脂油和水分離,天熱時不再會溢出來。

1962年,公私合營富貝康日用化學工業公司改名為「上海日用化學二廠」,工廠從濟南路崇德路搬到靜安區句容路15號(近海防路口),二廠專業生產百雀羚系列化妝品。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顧炯為全家福

1962年5月,顧炯為通過交換房子的方式,從石庫門培福里搬到南昌路的光明邨,他終於告別了煤爐和馬桶,這讓他高興;告別了百雀羚的誕生地,又讓他感覺仿佛失去了什麼。

「文革」來了,顧炯為作為「資本家」受到了衝擊,從技術科下放到車間,成為百雀羚的配製工。特殊年代也有真情。「我基本上沒有挨過造反派的打罵;被批鬥前,工人們總是悄悄地對我說,『我們批判你的話,不要當真,只是演戲而已』,這讓我欣慰。」顧炯為微笑地說。

顧真揚和弟弟顧真平早年在培福里33號後門合影

1976年顧炯為被平反,恢復了原來的職稱和技術工作。1980年,他被輕工業局調往市日用化學研究所工作。1986年,日化二廠經過資產重組變成了上海鳳凰日化有限公司,廠里黨總支書記周麗媛又把顧炯為找了回來;那年,他和同事去法國作學術交流,兼任法語翻譯;也是那年,他向上海市輕工業局提出申報高級工程師職稱考試的請求,隨後順利地通過了考試,1989年,他獲得了由上海市職稱改革委員會頒發的高級工程師資格證書。

改革開放年代,鳳凰日化公司連年虧損,工廠瀕臨破產,最後將百雀羚品牌僅僅以50萬元人民幣變賣給香港商人,從此,百雀羚在上海市場上銷聲匿跡。

老品牌涅槃新生

眼見父親顧植民建立起來的百雀羚品牌就這樣被丟棄,顧炯為痛心疾首,在家對兒子顧真揚傷心地說:「一個品牌要樹立起來,需要幾代人的努力;然而,要糟蹋一個品牌,幾個人、幾年就夠了!」

孫輩顧真揚對百雀羚也有著執著的感情,「我出生於1950年,5歲的時候見過祖父,我6歲時祖父去世了。」顧真揚回憶道,「我還記得,祖父的公寓正對著赫赫有名的紅房子西菜社,祖父常常帶我和弟弟去吃西餐。崇德路培福里91弄33號,是百雀羚的誕生地,也是我從小生長的地方,直到1962年才搬離。如今,培福里已經消失了,可它還在我的心裡鮮活著。」

顧炯為(右)、顧真揚父子

讓顧炯為、顧真揚父子感到欣慰的是,2008年,上海市政府用500萬元人民幣重新買回百雀羚的商標權,並在上海成立了百雀羚有限公司,百雀羚獲得了新生。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您是否正在思考以下問題:

企業家們,你應該有聽說過真格基金的徐小平吧,他為什麼投資大學生的項目,而咱們為什麼拿不到融資呢,差到哪裡?

他們的項目不如你,他們管理能力不如您,成功失敗的經驗不如您,都不如您;

他們沒有經歷過成功失敗,他們就是拿資本的能力比你強;

咱們的思維和投資人為什麼總是不同頻,好項目融資為啥這麼難?...

我們定期舉辦《資本賦能·領袖峰會》,聯合東方賽富劉俊宏、前海梧桐併購基金謝聞栗、前海股權交易中心負責人龍瓊、創業英雄匯投資人洞見資本杜明堂、華洋資本於浩天、香港時空資本、銀河資本...等9位投資大咖、資本專家和25家風投機構賦能產業升級項目對接。

【關注領域】: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藥、教育,先進位造業等符合條件的領域。

9位導師之一:前海梧桐併購基金董事長謝聞栗(投資過優客工場、脈脈、喜馬拉雅等獨角獸項目)

峰會價值

【項目升級】:商業計劃書專業輔導、股權頂層架構設計、資本運作 、商業模式 、產業併購、營銷策劃、融資路徑設計、企業轉型升級...

【股權融資】:現場還特邀20家風投機構一對一對接優質項目進行股權投資!

舉辦城市:北京/深圳

請點擊左下角的「了解更多」 打開會議連結,查看會議流程與報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vrJnm4BMH2_cNUgBAI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