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在幼兒園,你還哭嗎?
是不是感覺已經適應了幼兒園呢?
不是所有孩子都能那麼快的融入幼兒園的小集體,甚至還有些孩子被老師告知出現一些不合群的情況。
鄰居家三歲的小男孩兒悠悠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剛上幼兒園一個星期,他媽媽就被老師告知悠悠不合群,希望媽媽能來幼兒園一趟。
悠悠媽到了幼兒園趕緊找到老師,老師告訴她說:
「悠悠嚴重不合群,不說話也不愛吃飯,睡覺的時候還默默的流眼淚,有事情也不和老師說,別的孩子做什麼他總是無動於衷,建議最好能先退學,看看孩子是不是心理上有什麼問題。」
悠悠媽一聽老師這麼說很是頭大:「難道孩子有自閉症傾向嗎?」
老師並沒有否認,但是也沒有肯定,只是默默地看著悠悠媽媽。
悠悠媽媽怎麼也不能接受自己孩子有自閉症的傾向的說法,因為在家裡的時候孩子有說有笑的,非常正常。
於是想著再觀察幾天,看看孩子在幼兒園的反應,再做最後決定。
等悠悠再上幼兒園的時候,媽媽在幼兒園的欄杆外觀察孩子的表現。
在課外活動的時候,孩子們都很好動,有玩滑梯的,有玩小車的,她看到悠悠自己一個人在玩兒。不一會兒悠悠表現的緊張起來,好像是想要尿尿的樣子。
悠悠媽看著悠悠慢慢地蹭到了老師跟前,好像是說想要尿尿,可是老師卻在和另一個老師說話,完全沒有聽到孩子的需求。
最終悠悠尿了褲子,可是老師自始至終就沒有發現,孩子一直穿著尿濕的褲子到活動結束。
接著中午吃飯的時候,悠悠媽回家看幼兒園的監控。發現悠悠吃午飯的時候好像沒有食慾,其他的小朋友吃的差不多了,悠悠的盤子裡還剩了很多。
沒想到老師直接收了悠悠的餐具,悠悠小心翼翼地站了起來,兩隻小手擰在了一起。看得出來,孩子非常緊張。
等到孩子們下午玩玩具的時候悠悠,確實不太主動,一直自己坐在座位上,而老師全程無視悠悠,大部分小朋友站起來圍成了圈,悠悠沒有參加,老師也不主動找他,一直處於被冷落的狀態。
悠悠媽媽看完悠悠的表現後非常生氣,在悠悠下午放學的時候找到了幼兒園的老師,把自己看到的情況和老師溝通了一下。
1.老師疏於對孩子的照顧
悠悠媽媽對於老師疏於對孩子照顧的問題,進行了認真的溝通。
當悠悠尿褲子的時候有向老師求助,可是老師因為正在聊天疏忽關注孩子,而造成了孩子一直穿著尿濕的褲子堅持到活動結束,這明明是老師的工作疏失所造成的。
悠悠媽提議讓老師多關注孩子,而不是疏於職守,這樣孩子才能更好的在幼兒園裡接受照顧。
2.老師沒有對孩子進行引導
在孩子們下午玩玩具的時候,因為樂樂對於大家的不熟知,所以出現不主動參與的情況。這一行為並不是孩子不合群,而且老師也並沒有任何引導的動作,直接無視、冷落孩子。
悠悠媽建議老師應當多引導孩子幫助孩子融入集體,這才是正確的做法,而不是一味的忽視孩子。
3.應當提升孩子的自理能力
最後悠悠媽也非常認真的檢討了一下孩子的自理能力,認為孩子包括吃飯、尿尿都需要再提升,並且讓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需求,這樣才能夠和老師建立有效的溝通。
最後,老師們也接受悠悠媽提出的改進意見,並且保證以後悠悠到幼兒園以後多和悠悠溝通,多引導多鼓勵,讓孩子能夠儘快的融入集體,讓孩子快樂地在幼兒園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