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退休已定?專家又提新方案:對這5類人影響太大,希望沒有你

2022-10-08   職場火鍋

原標題:延遲退休已定?專家又提新方案:對這5類人影響太大,希望沒有你

中國即將進入老齡化社會,延遲退休,始終是一個千家萬戶關注的社會熱點。一邊是海水,一邊是火焰。一方面,就業難、失業多,一方面,又要延遲退休。這個熱點,不可能不引起廣泛關注和焦慮。

2022年應屆畢業生突破1076萬人的歷史新高,畢業生去向落實率不到20%,然而,根據8月統計數據,各個年齡段的失業率屢創新高,尤其是24歲以下青年失業率高達19%。網上報道一張圖片:一位女生在求職市場上無助地說,卷得我想哭!

延遲退休政策,已經提出好多年了,為什麼沒有推行?因為千千萬萬的年輕人找不到工作,千千萬萬的老年人不想再上班受累了。然而,早在去年的時候,有關部門就明確要推進延遲退休政策,為了回應老百姓的呼聲,提出了「5年的緩衝期」的方案。但是,形勢基本明朗,延遲退休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

平地一聲驚雷!有些地區已經開始進行試點了。比如,江蘇省採取「員工申請、單位批准」的彈性政策:職工自己申請延遲退休,只要單位批准就可以延遲退休了。再比如,山東省也嘗試讓職員自願選擇延遲退休,最長不能超過65歲。其實,已經暗示,延遲退休可以晚到65歲。

實行延遲退休,幾家歡樂幾家愁。少部分高薪的編制人員當然舉雙手贊成,本來工作就不累,工資又高,多掙幾年錢何樂而不為呢?大多數低薪的勞動者是不願意的,拿著幾千元工資受苦受累的,誰不願意早一點退休呢?何況有些地區,在職工資甚至低於退休金了,他們當然願意早一點回家休息。

關於延遲退休應該採取什麼方案比較合理?目前,各路專家提出了多種方案,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比如,有的專家建議,不管男女,全部延遲5年。有的專家建議,直接「一刀切」:男性65歲,女性60歲。也有專家建議,只要工作滿30年工齡就可以申請退休,不管年齡多大。

當然了,更多的專家提出了彈性十足的方案:是不是延遲退休,完全根據個人意願,願意的就申請延遲,不願意的到齡正常退休。不過,最近,有關專家又提出了「新方案」:小步調整,彈性實施,分類推進,統籌兼顧。

專家的新方案只有短短的16個字,卻體現出了專業性、客觀性、合理性,關照了循序漸進的普遍心態。簡單地說就是:根據年齡的梯度,每年延遲幾個月,逐漸加大,慢慢過渡,讓老同志有一個適應期和過渡期。

如果這種延遲退休方案一經實施,估計會對五類人造成影響,有的人估計要哭暈在廁所了:

【第一類】即將退休的人群。

現在已經接近正式退休年齡的男性和女性,本來已經做好的退休準備。工作都交接了,崗位也邊緣化了,職務也調整為虛職了,如果延遲退休,他們將面臨非常尷尬的局面。有些編制內單位,女性到了50歲、男性到了55歲,就實行「退二線」政策了,本來已經不上班、等著退休了,如果實現延遲退休,他們「卡在中間」,最尷尬了。

【第二類】70後的人群。

70年出生的職員,今年已經52歲。女性職員本來可以過三年到達55歲就退休了,男性職員本來也開始計劃退休之後的第二春了。延遲退休如果設立「緩衝期」,從2025年正式實施,70後這一批人就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70後這一批人,大多數人都是盼著早一點退休的。因為他們工作的年代,實行的是低工資、高福利、大強度的機制,年輕時代都累出了一身病,對工作普遍感到力不從心。如果延遲退休,他們的精力能否跟上工作節奏也是一個難題。

【第三類】靈活就業的人群。

根據新聞報道,國內有靈活就業人員將近2億多人。他們沒有單位為其繳納社保,所有的社保都是自己花錢買的,每個月要掏出一兩千甚至大幾千元買社保,現實的壓力確實很大。收入本來就不穩定,延遲退休後還要繼續自己花錢繳社保,壓力可想而知。他們可能真的要哭出聲來了。

【第四類】內部退養的人群。

在一些經營狀況不好的國企,由於近年來效益下滑嚴重,有的企業實行了「提前內部退養」的政策。比如,提前五年離崗,發基本工資,給繳基本社保,等到正式退休年齡再辦退休手續。這些人已經回家了,如果延遲退休,難道讓他們再返崗嗎?

【第五類】剛剛退休的高管人群。

今年剛退休的高管人員,他們是不願意看到推行延遲退休政策的。他們在職時實行年薪制,少則三四十萬年薪,多則上百萬年薪。退休後只能拿到一萬元左右的退休金。如果很快實行延遲退休政策,比他們晚一年退休的同事就能享受到延遲退休的「紅利」,可以繼續拿著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年薪。他們對比他們小几歲的同事要「羨慕嫉妒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