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後,說到羊水許多孕媽媽可能並不陌生,但具體的羊水常識很多孕媽媽就了解的不多了,今天就和孕媽媽們分享一篇關於羊水的文章,羊水的功能及產檢時醫生經常測量的幾個羊水的數值,希望可以幫到孕媽媽們。
羊水,我們都知道是子宮裡邊圍繞在胎兒周圍的那些液性。它是維繫胎兒生存的要素之一,從胚胎開始形成之前,就必須先要有羊水將厚實的子宮壁撐開來,提供胎兒生長發育所需的自由活動空間。
孕初期的羊水主要由覆蓋胎盤和臍帶的羊膜所分泌,到了四個月之後,胎兒吞食羊水與排尿能夠調節羊水的量及成分,同時羊水進出呼吸系統也會有所影響。
羊水量的多少因人而異,通常隨著妊娠周數增長而逐漸增加,
羊水指數(AmnioticFluidIndex縮寫:AFI):以臍水平線和腹白線為標誌,將子宮直角分成四個象限,測量各象限最大羊水池的垂直徑線,四者之和即為羊水指數。
羊水指數比羊水深度要更準確,或者是比測量的要更客觀一些。但是羊水是活動的、流動的,如果只要測一個部位,就會很局限。而要測羊水指數,是要在不同的部位測它羊水的深度。然後把這個幾個部位測量的數值加起來,更能反映羊水在宮腔里的情況。
羊水指數有一個正常標準範圍:是8-22cm,如果指數小於8cm就算羊水少了;若是多於22cm,就算羊水多了。
羊水深度,可以把子宮裡邊想像成一個平面圖,羊水在子宮裡面到底有多深,這個就叫羊水深度。
關於測量,孕媽媽站起來和平躺下測出的數值肯定是不一樣的,因而需要有一個測量的標準,臨床上是有專業的方法:檢查時,孕媽媽平臥,醫生會測和肚皮垂直方向,測量的深度就叫羊水深度。
這個羊水深度有個正常標準,是最大的深度應該別超過8厘米,這個方法確實現在來說不是特別的科學,也不太準確。接下來就是一個羊水指數,那個比較客觀、比較準確,而且更能說明宮內羊水的一些情況。
羊水深度,是指B超檢查表示最大羊水池的垂直深度,羊水深度3-8cm為正常羊水量。小於2cm表示羊水過少,大於8cm表示羊水過多。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