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時評】一言不合封網約車帳號,是執法還是在發泄怨氣

2024-09-24     開屏新聞

據瀟湘晨報報道,9月23日,安徽合肥一名網約車司機在網絡上反映,近日合肥市交通運輸局一名女性工作人員乘坐其車輛,下車地點為合肥市交通運輸從業資格考試中心,對方在快下車時亮證後要求檢查其「兩證」,他質疑對方便裝和單人執法拒絕配合,之後其網約車帳號被封禁。這名司機質疑對方「公報私仇」,隨後來到對方工作單位理論。

是不是「公報私仇」,我們暫且不說,至少從目前的公開信息來看,這次執法存在著明顯的程序瑕疵。根據我國《行政處罰法》的規定,執法機關在執法時,必須按照正規執法流程,比如主動出示執法證件,身著制服,且至少兩名執法人員在場。司機隨後在網絡上公布了自己持有的運營網約車所有合法證件,只是覺得對方執法不合法,所以未配合。可以說,網約車司機的做法並無不當,且有理有據。

網傳視頻顯示,這名司機之後來到女子所在單位反映情況,並和涉事女子理論其執法問題,這名女子稱「我不是執法,我只是作為一個乘客……」。爭執過程中,女子稱對方「膽子還不小」。

不得不說,女子的辯解令人「大開眼界」。不是執法,為什麼要亮證?普通乘客可以隨隨便便亮出證件嗎?對此,有網友分析,當時女子可能因為司機的服務問題與其發生了糾紛,開始是想以普通乘客的身份與對方理論,但發現對方「不識相」,只好亮出執法人員身份以勢壓人。

細細品味這句「膽子還不小」,也是意味深長。它既有語氣上的傲慢,也有態度上的壓迫感,更是對對方身份的一種蔑視。不知道她所謂的「膽子還不小」,指的是司機沒有按照她的要求,在事發時乖乖交上「兩證」,還是事發後竟敢來到工作單位向其討說法,從目前的情況看,大機率指的是後者。這不禁讓人困惑,配合執法人員的執法工作是公民義務,但如果執法活動本身不規範,公民也有權質疑和申訴,這是法律賦予公民的正當權益,跟膽子大小有什麼關係?

在我看來,「膽子還不小」的不是司機,而是這名公職人員。事實上,這名女子不僅存在執法不規範的問題,甚至不具備執法資格。據了解,合肥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系當地負責網約車監管的執法單位,但該支隊工作人員表示,涉事女子並非該支隊工作人員,而是合肥市交通運輸局工作人員,理論上並沒有資格執法。

從單位名稱看,女子所在的交通運輸局與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同屬一個系統,但職責分工明確,並非所有部門和人員都有執法權。明明沒有執法資格,卻公然亮出執法證件,即便算不上冒充執法人員,也屬於嚴重的權力濫用。

此事最關鍵的問題在於,一沒有執法權限,二在執法過程中不符合執法流程。按理來說,如果是一時衝動,說清楚就完事,為何要封禁司機的網約車帳號?

報道中,執法支隊的工作人員兩次提到,該名女子「理論上並沒有資格執法」。為何稱「理論上並沒有資格執法」,令人費解。到底有還是沒有?又或者是明文規定上沒有,但實際操作是有的?這些問題必須搞清楚,不能敷衍了事。因為執法活動必須公開透明,才能保證執法的公平公正。這裡的公開透明,不僅指執法過程,還包括執法權限的清晰明了。唯有如此,才能讓被執法對象的切身利益不被權力濫用所侵害。

執法文明,建立在執法規範之上。網約車違規運營要查,但更要警惕執法人員借執法之名泄私憤,搞打擊報復。開網約車不僅是一份工作,可能還是一家人的生活來源,一言不合就封號,究竟是哪一股力量在發揮作用,需要一個答案。

開屏新聞首席評論員 吳龍貴

責任編輯 呂世成 陳潔

責任校對 羅秋旭

主編 熊波

終審 編委 李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fb0f2d9079ae3d0bcd0d03e60163de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