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絡)
出品|搜狐財經
作者|馮圓圓
在《國企董事長"工資條":226家董事長薪酬超100萬,紫金礦業、浪潮信息薪酬超700萬
》中,搜狐財經在同花順數據的基礎之上,以「中央國有企業」、「中央國家機關」、「地方國有企業」、「地方國資委」、「地方政府」及「國資委」六大關鍵詞,對A股5362家上市企業進行篩選,篩選後共有1302家國企符合條件。
截至2024年5月9日,共有325家企業的在職董事長薪酬超過100萬,85家企業的在職董事長薪酬超過200萬,18家企業的在職董事長薪酬超過400萬。
但行業屬性的不同,董事長薪酬的高低漲幅亦不能一概而論,本篇為醫藥行業。
在上述數據的基礎之上,按照同花順二級行業分類,醫藥行業共有51家企業。從數據來看,醫藥零售及流通企業在職董事長薪酬大多在百萬以上;除此之外,部分藥企在2023年選擇不披露其在職董事長的薪酬,而這些企業的在職董事長均有在關聯方領取報酬。
薪酬差異大,最高461萬、最低僅有14.36萬
按照同花順二級行業分類,醫藥行業共有51家企業,剔除部分2023年未披露具體數據的企業後,企業數量可進一步縮減至31家。
從數據來看,31家企業的在職董事長薪酬水平差異較大。在職董事長薪酬最高的華潤三九金額高達461.35萬,而最低的ST目藥在職董事長的薪酬則僅有14.36萬。
ST目藥全稱杭州天目山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擁有六味地黃口服液等金牌產品,自2020年起已經連續虧損了4年。
(數據來源:同花順)
2023年,在職董事長薪酬超過100萬的醫藥企業共有18家;其中在職董事長薪酬超過200萬的共有8家,其中2家企業在職董事長薪酬超過300萬,分別是華潤三九及華仁藥業,其在職董事長的薪酬分別為461.35萬、305.08萬。
整體來看,醫藥商業行業的薪酬水平較高,在31家企業中,醫藥商業行業雖然僅有8家企業,但其中7家企業的在職薪酬均在百萬以上,且從數據來看,7家企業的在職董事長薪酬在2022年及2023年均超過百萬。
從業務來看,上述醫藥商業主要涵蓋藥品的零售連鎖、批發及終端配送等。
(數據來源:同花順)
部分企業在職董事長披露薪酬為「0」,卻在關聯方領取報酬
2022年及2023年,在職董事長薪酬均在百萬以上的共有17家,除了上述的7家醫藥商業企業外,還有5家中藥企業、4家化學製劑企業及1家原料藥企業。
(數據來源:同花順)
從增降幅度來看,共有11家企業在職董事長2023年的薪酬較2022年有所增長,其中力生製藥及萊美藥業的董事長薪酬漲幅較高。
具體來看,力生製藥在職董事長的薪酬從2022年的13.6萬增長至83.3萬,漲幅512.5%;萊美藥業在職董事長2023的薪酬則為72.94萬,較2022年的14.02萬同比增長420.26%。
從財報來看,力生製藥的董事長並未進行換屆,也未在關聯方獲取報酬;業績方面2023年力生製藥的歸母凈利潤較2022年的0.94億,同比增長286.54%為3.62億。而萊美藥業的董事長雖未進行換屆,但在2022年財報中顯示,其董事長同時在萊美藥業關聯方獲取報酬。
(數據來源:同花順)
與漲薪相比,過半藥企的在職董事長被降了薪酬。
(數據來源:同花順)
其中,中恆集團、昆藥集團、華北製藥、南新製藥及東阿阿膠的在職董事長薪酬之所以降幅為100%,主要是前述5家企業在其2023年財報中均披露其董事長的薪酬為「0」,但與此同時,前述5家企業的在職董事長均在關聯方獲取報酬。
不過從2022年薪酬金額來看,中恆集團、昆藥集團、華北製藥、南新製藥及東阿阿膠的在職董事長薪酬並不過百萬。
相較之下,海正藥業的在職董事長薪酬則從2022年的155.13萬降至47.23萬,降幅69.55%。從2022年及2023年財報來看,海正藥業在此期間進行了董事長換屆,原董事長蔣國平原計劃終止任職時間為2025年4月18日,最終在2023-08-30離任,並於2023-09-19由沈星虎繼任。
業績方面,2023年海正藥業由盈轉虧,全年虧損0.93億,較2022年盈利的4.89億,下滑幅度近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