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春假
11月15日,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刊文稱,廣電總局將再次開展為期1個月的網絡微短劇專項整治工作,其中提到會加快制定《網絡微短劇創作生產與內容審核細則》,短劇審查將會提速。
網絡上流傳的一份禁投流名單顯示,11月16日當天就有125部微短劇被列入禁投短劇名單,與之前每周十部左右的新增數量相比,簡直一夜間換了天地。
禁投短劇的違規類型大多都是色情低俗,其中有些短劇甚至有十多個馬甲,百般變化想要去規避審查。這種低俗化低質量視頻內容,一部劇多名字的手法正是公告中提到的違規網絡微短劇轉移陣地、轉換馬甲播出的詭計。
廣電公告發出之後,審查啟動加速度,多平台發公告作出呼應,加緊審查效率。
抖音於11月16日發布公告,將持續打擊違規微短劇,下架違規微短劇119部;快手也於14日更新了新一輪關於違規微短劇類小程序的治理公告,下架違規微短劇10餘部,同時對發布違規內容的帳號予以相應處罰。
短劇審核正式進入快車道,那些擦邊低俗化微短劇正走向它們的末路。
從今年上半年起,北京局就已開展了針對網絡微短劇的專項調研工作,發現網絡微短劇以小程序的形式在短視頻平台出現,並已形成一定規模,問題比較突出。
北京地區網絡微轉機小程序涉及北京屬地公司14家,運營小程序74個。經查北京屬地14家小程序運營公司大部分持有廣播電視節目的製作經營許可證,部分持證網站也開展了網絡微短劇業務,但有些並不具備第二類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的第四項網絡劇片類視聽節目的製作播出服務職責,且未向屬地主管部門報備,申請開展微短劇的小程序業務。
相關規定明確要求,微短劇小程序的開發主體,除應符合國家有關應用程式提供者和應用程式分發平台的管理規定以外,還應取得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並依規納入總局的備案管理。
平台審核、政策加持、風口縮緊,短劇行業正在發生一場巨變,讓人不禁發問這個風口到底還能吹多久?
此次廣電的公告將會給短劇審核再加碼,收緊審查就是為了引導行業的風向,平台的加速執行必將形成一個新的短劇市場格局。
大浪淘沙下,入局與看局的人都需要重新整理一下發展思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