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叛逆期是情商形成的重要期,做好這三點,優秀一生

2019-07-01     教育志願者

青少年處於叛逆期,做事情比較極端。比如:數學搶答題沒有做好,老師批評了,從此反感數學老師,反感數學這門課程;美術課上很多同學畫畫得到老師的表揚,自己卻沒有,就把畫兒撕了;演講比賽沒有得到榮譽,很受挫、沮喪;同學之間玩著玩著,不高興就聚眾打架……

每個人生來就有好勝新,做什麼事情都想比別人好。但是叛逆期的學生並沒有經歷過風雨,自尊心強且內心脆弱。所以,叛逆期的學生做錯什麼事情,家人要及時進行疏導,不然在以後的人生成長過程中可能會有不良的影響。

青少年叛逆期是情商形成的關鍵期,做好這三點,優秀一生:

1、切記莫灌輸帶有壓力性、攀比性、虛榮心等思想

處於叛逆期的青少年三觀還沒有正式的形成,只是對周身事物有一定的認知:成績優秀,老師會表揚,同學會羨慕,父母也會肯定。對學校外面的事情有著懵懂的看法。但是部分家長在聊天的過程中會說:「你看人家誰誰誰,跟你年齡一樣大,一個年級,人家多懂事、聽話、成績多好」「看人家家裡多富有多富有,咱家窮的就剩幾個人了」「看看人家穿衣多會搭配,你就跟土老帽一樣」。

久而久之,青少年就會產生自卑心理,有的非常嚴重。對於一個初中或者高中生,能想到的賺錢方法就是考好大學,畢業找好工作,就有錢了。若日後中考/高考失敗,這一打擊對孩子是非常沉重的。其實這一切都來源家長的好勝心、攀比性、自卑。通過語言的形式傳播下一代。

2、教導子女學會接受失敗,面對挫折

我相信有很多人會納悶兒,為什麼學習好的學生考試會帶小抄?成績優異的學生一貫在老師和家長的讚揚中、同學的羨慕中生活著,所以考試失敗可能會動搖自己在他人眼裡的地位。

這是一種非常不良的行為。根源在於害怕失敗,不敢面對不完美的自己。家長要及時發現問題,對子女進行分析疏導,教導子女接受失敗,接受不完美的自己。這樣,以後的人生才會幸福。

多和子女交流,多給予語言上的鼓勵和支持:「我知道你已經盡最大努力,雖然這件事情沒有做好,但是你把它堅持做完了」「上次期中大會你都不敢上台演講,這次你念完了自己的詞稿,這就是進步」「雖然放學後你沒有及時回家,讓爸媽擔心了,但是你幫助同學補習。」

3、家長應幫助子女學會調整心態

因為優秀的重要性,所以孩子需要承受很大的心理壓力—大人的期盼和表揚,同齡的羨慕和崇拜。若在未來的某一天遇到一個或多個比自己優秀的人,就會產生一些不良情緒和心理問題,會嫉妒、憎惡、自卑甚至深度自卑。

家長應多講述正能量事情,可觀分析事件的正反面,讓子女在事情的認識上更全面更透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e8hGWwBmyVoG_1Zt7o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