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希通信:硬核技術突破歐美重圍,募投項目推動「萬物智聯」

2023-11-17   梧桐樹下V

原標題:康希通信:硬核技術突破歐美重圍,募投項目推動「萬物智聯」

11月17日,格蘭康希通信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88653 簡稱:康希通信)成功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成為A股市場上Wi-Fi射頻前端晶片領先的國產替代企業

公開資料顯示,康希通信主要從事射頻前端晶片的研發設計,公司採用Fabless模式,產品包括Wi-Fi FEMIoT FEM,客戶覆蓋下游多家知名通信設備品牌廠商和ODM廠商,在國內Wi-Fi射頻前端行業處於領先地位。此外,在優勢業務基礎上,康希通信正將業務逐步朝物聯網及車聯網等新興應用領域拓展,意在尋求更大的成長和盈利空間。

厚積薄發,成長性矚目

射頻前端晶片是決定信號發射和接收的關鍵一環,其包含PA、LNA和Switch,作用分別為信號的發射放大、信號的接收放大、信號的發射和接收切換。但在早期Wi-Fi產品中,由於2.4GHz 頻段的穿透力比較強,Wi-Fi 4(僅支持 2.4GHz)時代 PA、LNA 等射頻晶片一般直接集成在核心收發晶片中,不需要額外配置。

2011年,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和中科院北京微電子所幾乎同時開始Wi-Fi 4 FEM項目研發,但在堅持三年後,項目停止,團隊解散。彼時,在海外從事射頻晶片研發設計多年的PING PENG 和趙奐回到上海,集結多位海歸人才開始了艱辛的創業之路

康希通信看好Wi-Fi通信市場的發展前景,並致力於研發高效率、高線性度、高可靠性的Wi-Fi射頻前端晶片及模組,不過這條路並不好走,當時行業和投資人對Wi-Fi FEM的認知基本停留在小眾市場上,認為市場空間較小,且2018年前,Wi-Fi射頻前端國產晶片在市場應用上幾乎是空白。

好在時間會證明一切。Wi-Fi版本不斷更新疊代,隨著信號衰減更明顯的 5GHz在Wi-Fi 5和 Wi-Fi 6中應用,外掛FEM成為保證通信效率和距離的關鍵。2020年2月,小米創始人雷軍在發布會上介紹年度旗艦機小米10搭載了Wi-Fi 6技術,網速更快,性能更佳,同時還發布了首款支持Wi-Fi 6的小米AIoT路由器AX3600。一時間,Wi-Fi 6迅速成為熱門話題,而Wi-Fi FEM也從往日的「小眾」賽道,變成了各路人馬都想來分一杯羹的香餑餑。

而此時,在業內堅持耕耘了數年之久的康希通信已然成為行業翹楚,公司自2017年起推出多款產品,通過不斷優化工藝和技術,在國內外市場有了一席之地。之後,康希通信又為業界帶來特有的小尺寸、高線性和高效率GaAs+CMOS射頻前端解決方案。在2020年上半年,公司更是率先推出了第一代Wi-Fi 6 FEM產品,成功搶占市場先機。

截至目前,康希通信已形成 Wi-Fi 5 FEM、Wi-Fi 6 FEM 以及 Wi-Fi 6E FEM 等廣覆蓋的產品體系,且在不同無線協議下,形成了面向不同場景及領域的細分產品線布局。

憑藉成熟的技術、可靠的性能、高效的服務等優勢,康希通信已成功進入A公司(國內知名通信設備廠商)、B公司(國內知名通信設備廠商)、中興通訊、吉祥騰達、TP-Link、京東雲、天邑股份、D公司(知名科技公司)等知名通信設備品牌廠商,以及共進股份、中磊電子、劍橋科技等行業知名 ODM 廠商的供應鏈體系。

突破重圍,技術引領國產替代

除了在國內各大終端客戶中有口皆碑,康希通信產品還通過ODM 廠商間接供應於歐美等諸多海外知名電信運營商,與國際巨頭同台競技

從競爭格局上來看,海外射頻前端廠商起步更早,歐美巨頭占據著全球射頻前端大部分市場份額。在網通端 Wi-Fi FEM 領域,Skyworks、Qorvo等境外廠商占據主導,境內廠商市場份額占比仍相對較低

康希通信創始團隊具備 RFaxis(2016 年被 Skyworks 收購)、RFMD(已合併為 Qorvo)、 Anadigics 等國際知名射頻前端晶片企業的工作經歷,不僅有著豐富的射頻前端晶片研發經驗,也具有全球化的技術視野。

在這一背景下,康希通信始終將技術對標海外龍頭,專注於Wi-Fi通信領域射頻前端晶片的研發及創新。公司目前已掌握基於CMOS、SOI、GaAs等多種材料及工藝下的PA、LNA、Switch等Wi-Fi射頻前端晶片及模組產品的設計能力,並建立了自主完整的研發技術體系,截至當前,公司已取得專利28項,其中境內發明專利15項,另取得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21項。

康希通信自主研發的Wi-Fi 5 FEM成功突圍,打破該領域產品被海外企業壟斷的局面。此後在Wi-Fi 6 FEM、Wi-Fi 6E FEM產品的研發上,康希通信已經能夠做到在線性度、工作效率等主要性能指標上與境外頭部廠商 Skyworks、Qorvo 等同類產品基本相當,部分中高端型號產品的線性度、工作效率、噪聲係數等性能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憑藉產品性價比、本土化快速響應服務等優勢,康希通信獲得全球主流SOC公司及龍頭客戶認可,公司在全球網通端Wi-Fi FEM市場份額由2020年的1.47%增長至2022年的6.52%。與此同時,公司營業收入水漲船高,招股書顯示,2020年至2022年,康希通信營業收入分別為0.81億元、3.42億元和4.20億元,增長率分別為183.88%、321.07%及22.90%;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55、0.14、0.20億元,增長勢頭強勁。

另一方面,得益於近年來政策的扶持,國內終端廠商對供應鏈穩定日益重視,本地化設計企業發展前景良好,預計市場份額將進一步提升,逐步實現對進口晶片的國產替代。

前景廣闊,探索業務新領域

從行業發展上來看,雖然境外行業龍頭企業具有一定的先發優勢,在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但中國具有龐大的消費市場容量,智慧型手機、通信設備、物聯網設備等電子產品的製造中心也集中在中國,國內射頻前端晶片企業也將獲得良好的發展機會。

聚焦Wi-Fi 細分領域,Wi-Fi 技術最初以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等消費級終端為主要應用場景,隨著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工業物聯網等物聯網市場的發展,以及AR、VR、元宇宙、4K/8K 高清/超高清等新領域的崛起,Wi-Fi 技術的主流地位進一步鞏固應用場景的拓展及市場需求的增加,也促使 Wi-Fi 技術不斷升級疊代。

從終端應用上來看,採用Wi-Fi 6標準的終端產品出貨占比逐步提高。根據TSR數據,2021年Wi-Fi 6終端出貨共5.92億台,占Wi-Fi終端出貨比例為14.43%;預計2026年Wi-Fi 6/6E終端出貨共23.83億台,占Wi-Fi終端出貨比例為47.39%。

Wi-Fi協議標準的不斷疊代升級,為Wi-Fi FEM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一方面,新協議標準下更快的傳輸速率、更高傳輸穩定性、更多的使用頻段對Wi-Fi FEM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MU-MIMO及多天線技術的採用,使得單設備中Wi-Fi FEM配置數量大幅增加,上述趨勢共同促進了Wi-Fi FEM市場需求的持續增長

康希通信作為國內少有的已導入全球頭部主晶片廠商參考設計的射頻前端晶片涉及企業,將有望深度受益於下游市場需求的擴張。同時,公司已在積極進行Wi-Fi 7 FEM技術及產品研發,已有多款產品在研,部分在研產品與高通、聯發科等多家國際知名Wi-Fi主晶片(SoC)廠商進行技術對接及納入參考設計的認證工作。

此外,康希通信還針對物聯網領域開發了支持藍牙通信、ZigBee 通信等協議的射頻前端晶片模組產品,即 IoT FEM。

在萬物互聯的時代,終端設備智能化、互聯化的趨勢推動物聯網市場規模快速增長,根據Gartner等機構發布的《2021全球AIoT開發者生態白皮書》,2022年全球IoT市場規模將突破一萬億美元。物聯網的高速發展,帶動了Wi-Fi、藍牙及ZigBee等通信模式下射頻前端晶片及模組市場規模的持續增長。

康希通信本次上市募投項目中就包括「泛 IoT 無線射頻前端晶片研發及產業化項目」,該項目的落地,將幫助康希通信進一步拓展物聯網應用領域,並開拓車聯網應用領域,增強公司在射頻前端晶片行業的整體實力,為公司尋求新業務增長點的同時,為Wi-Fi射頻前端晶片「中國智造」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