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為何能統一中原?專家:秦軍用的兵器,不該出現在2000年前

2023-12-24     千年史館

原標題:秦始皇為何能統一中原?專家:秦軍用的兵器,不該出現在2000年前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明斷自天啟,大略駕群才。收兵鑄金人,函谷正東開。

公元前247年,嬴政繼位成為秦國的君王,這一年他還只有十三歲。但是十三歲的他志向遠大,在親政後前後攻打了韓國、趙國、魏國等六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秦朝,自稱皇帝,由此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稱皇的人,甚至比肩三皇五帝。

很多人想知道為何秦始皇能成為千古一帝,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國家,六國的勢力並不弱,他又如何脫穎而出,帶領秦國獲得最終勝利呢?1974年秦始皇兵馬俑被發現後,這一點疑惑很快被解開了。史學家們通過研究秦始皇墓穴的文物後達成了一致的認識,他們秦始皇能統一六國的最大原因在於他們擁有的武器在2000多年前不應該出現。

從夏商周開始,我國已經進入青銅時代,青銅冶煉技術十分高超,製作的兵器很輕,便於攜帶和攻擊。青銅指的是銅錫合金,含有5%-10%的錫,它的優點是不容易生鏽,如果經常摸的話還容易發亮,但是合金的一個缺點是比較脆,因而在堅韌性上比不上鐵。因而在戰國時期,鐵兵器成為了人們常用的武器,如匕首、鐵矛等。

然而,秦國卻與這些國家有著巨大的差別,他們主要使用的是青銅器,在青銅中加入其它元素,以此來製作鐵器。這樣一來解決了鐵礦嚴重不足的問題,又能加強它的對敵效果。除此之外,他們的武器鎧甲等的製作方式與其他國家也有鮮明的區別,如他們的鎧甲便會採用獨特的連接方式,這樣便能方便士兵的出擊和防禦。

秦兵馬俑中,出土了一把青銅長劍的文物,劍身為柳葉狀,比其他國家的劍要長上30-40厘米,這也方便了他們更好地攻擊,最關鍵的是,兩千多年來,這把劍竟然還光亮如新,基本上沒有被腐蝕的痕跡。這是由於他們採用了防鏽技術,而這種技術在20世紀出現在人們視線中,由此可見他們的冶煉技術之精進。

除此之外,他們還使用了弩,這種弩的長度有60多厘米,還有幫助瞄準的設備,裝置非常複雜,射程和威力都比其他國家製作出來的弓弩要強。在秦國統一後,弓弩還被人使用著,它成為了防禦匈奴的利器。甚至有匈奴人稱,一看到秦朝的弓弩就瑟瑟發抖。

這些都不是秦始皇獲勝的關鍵法寶,而是秦軍的戈。「絕漠干戈戢,車徒振原隰」,戈作為古代最常用的武器之一,是制勝的關鍵所在。秦軍的戈有兩種,一種是步兵使用的,另一種是騎兵使用的,分開使用有助於發揮最大的功效,畢竟在地上殺敵和在馬上殺敵並不相同。秦步兵戈的長度是1米,而騎兵的長度則是3米,殺傷力非常大。

而秦國還有兩種全新的武器,一是長鈹,一是金鉤,這是兩種特殊的武器,其他國家都沒有,是工匠們花費了很多心思慢慢打造出來的,主要是為了攻克軍隊,達成意想不到的效果。

當然,秦始皇能統一六國與他本人也有著莫大的聯繫,但是軍隊的武器裝備不好的話,在戰爭中節節敗退的話,就算秦始皇有著敏銳的政治能力和超強的軍事能力,也無法取得最統一六國的結果。

秦始皇使用的兵器的相關知識主要來源於兵馬俑里出土的文物,這些文物中蘊含了深厚的歷史與文化價值,小編給大家推薦一本精裝版《中國文物常識》,裡面講述了豐富的文物知識,內容充實質量上乘,原價117現在只要88,喜歡清朝歷史的朋友們可不要錯過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dbdc74be29394f418c5d4ddfc4abc24.html